《孙子兵法》,一本兵家宝书,被翻译成德文、日文、发文等等远销海外,据说在日本侵略中国时,对中国的孙子兵法研究的极为透彻。《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出生名门,孙武的祖先有一个确切的世系是从舜的后裔虞阏父开始的。武王伐周时,虞阏父是周的官员,主管制陶工艺和管理数百名从事制陶的工匠。由于管理有方,周武王把长女大姬,嫁给了阀父之子满,封他到淮阳县一带,他在此地建立了陈国。周王赐姓为妨。史称胡公,他是陈国的第一位君主。孙武是怎么死的
经过十代十二君的世袭传授,到陈桓公时陈国内乱,陈厉公之子完因内乱跑到齐。他便是苏武直系祖先,到第四代田桓子时已经成为一名“上大夫”。田桓子,有五子。其中一字因在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上书伐苴有功,封赐姓孙,即孙书,孙书是孙武的祖父。
如此世家背景为孙武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能够阅读古代军事经典《军政》来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和当时伊尹,
姜太公、管仲等人的治军策略,后来齐国战争频繁。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善于带兵打仗的将领,他从小就对行军打仗极为熟系,这对年轻的孙武的军事训练非常重要。不过孙武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充满危险。
所以他确定离开齐国,另谋出路,当时吴国国势强盛,他决定前往吴国,他在这里认识
他一生的至交好友,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国的官员,他的父亲伍奢和兄弟伍尚被楚平王杀死,他只身逃到了吴国。他决定兴兵攻楚,为他的父亲和兄弟报仇。
孙武认识伍子胥,二人非常投机,成了好朋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处于动荡之中,他们只能隐而不发。《孙子兵法》也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公元前515年,公子光杀了吴王僚后,自立为王,他重用贤臣,其中包括伍子胥。同时礼贤下士,体恤民情,很快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吴国伍子胥“七荐孙子“,使得阖闾同意了接见孙武。在见完他后,阖闾认为孙武有将相之才。任孙武为将,二人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
不过吴王阖闾十二年时。孙武见阖闾日益专横,生活糜烂,沉溺于酒色,不纳臣谏,遂以回国探亲为由,隐遁山林,从此史无所记。在他出生至他42岁之间的经历都有据可考。一种说法是夫差继位后,杀掉伍子胥后,同样诛杀了苏武。这种说法有史籍记载,较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