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心雕龙》的作者是谁?《文心雕龙》的内容是什么?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谁?《文心雕龙》的内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45 更新时间:2024/1/10 13:29:52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他生平经历了宋、齐、梁三朝,具体生卒年已不可考。刘勰出身于个贫寒的家庭,青年时代会依附《弘明集》的编者僧佑生活,井且做过佛经的整理工作。他的著作《文心雕龙》一书作于齐代。到了梁代,他曾做过几任小官,后来出家作和尚,改名慧地,不久就死了。

刘勰的思想受儒家和佛家的影响都很深。在《序志》篇中,他说自己:“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他还推崇过东汉的经师马融郑玄等。此外,他也会屡次提到桓谭、充等思想家,他们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曾对他起过一些好作用。另一方面,刘勰从小同和尚生活在一起,也颇受佛漵的熏陶。现存刘勰的遗文除《文心雕龙》外,还有《灭惑论》见于《弘明集》,《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见《艺文类聚》和《会稽掇英总集》。前一篇是从哲学上阐述儒、佛两家“殊教合契”、“异经同归”的主张;后一篇则是宣扬佛教威灵的。由此可知他思想中也接受了不少佛敏的唯心主义观点。但在《文心雕龙》中所表现的则主要是儒家思想。

刘勰生活于文风绮靡的齐、梁时代,对当时的交学情况很不满意。他从儒家的立场出发,认为:“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然而当时文坛的情况却“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因此他写作《文心雕龙》的动机,是要扭转当时浮华的文风,使之归于平实。

《文心雕龙》一书共包括五十篇。前面五篇——《原道》

《征圣》《宗经》《正纬》和《辨骚》是全书的总纲,阐述了他那文学应该宣扬圣道,裨益风化的道理。从《明诗》到《书记》共二十篇,论述各种文体的源流和前人作品的优缺点。从《神思》到《隐秀》十五篇是发挥作者对创作过程的见解和对创作的要求。.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关于文章作法的意见。从《指瑕》到《程器》九篇则着重论述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标准。最后一篇《序志》则是总结全书的自序。

标签: 文心雕龙刘勰

更多文章

  • 钟嵘简介,他的《诗品》主要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钟嵘简介

    钟嵘,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他的《诗品》是刘勰《文心雕龙》之后的又一杰出的文学批评名著。《诗品》写成于形式主义诗风已经发展得相当严重的梁代。钟嵘清楚地看出诗歌的衰微是那些“膏腴子弟”、“王公缙绅之士”的罪孽。这些贵族地主们“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其结果却是“独观谓为警策,众睹终沦平钝”

  • 香囊暗解,香囊暗解这句话出自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香囊暗解

    秦观出生在高邮。秦观幼时极为聪颖、小小年纪便博览群书、他胸怀壮志,走遍了游湖州,杭州和润州。21岁的秦观,因目睹百姓遭受水灾的悲惨境遇,写下了《浮山堰赋》等赋。熙宁十年,苏轼从密州迁到知徐州,秦观前去拜谒。他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其后他前往拜谒。第二年,应苏轼的请求,他写了一篇文

  • 如何评价李鸿章,为什么很多人称李鸿章卖国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如何评价李鸿章

    李鸿长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李文安,兄弟姐妹八人,他是李文安的第二个孩子,也都被称为“李二".李鸿章六岁时进入家馆棣华书屋。他少年极为聪慧,曾师从合肥著名学者李仿仙和徐子苓,专攻经史,由此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1843年二十三年,李鸿章入选为优贡。当时在京任职的父亲希望儿子更进一步,便写信催促鸿章去北京

  • 孙武怎么死的,孙武是被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武怎么死的

    《孙子兵法》,一本兵家宝书,被翻译成德文、日文、发文等等远销海外,据说在日本侵略中国时,对中国的孙子兵法研究的极为透彻。《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出生名门,孙武的祖先有一个确切的世系是从舜的后裔虞阏父开始的。武王伐周时,虞阏父是周的官员,主管制陶工艺和管理数百名从事制陶的工匠。由于管理有方,周武王把长

  • 海瑞罢官的故事,海瑞罢官前都干了什么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海瑞罢官的故事

    海瑞幼年丧父,与其母相依为命,靠祖上留下的几十亩田,勉强维持生活。他的母亲谢氏性格要强,对海瑞要求很是严格,督促他学习诗书经传,不许他有懈怠之心。长大后的海瑞性格刚强,不谗权贵。而海瑞罢官的故事流传甚广,是说明朝太师徐阶的第三个儿子徐瑛,嚣张跋扈,强占渔村少女赵小兰。其母亲洪阿兰,上衙门告状,华亭县

  • 吕壹和孙权的关系,为何吕壹成为了众矢之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壹,孙权

    前些日子,据典校吕壹报告,云阳侯朱据有严重的贪污行为,孙权决定亲自审理。经过认真的调查,竟发现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在调查过程中,暴露了吕壹利用职权,严刑退供,捏造罪名,陷害大臣的种种行径,特别是残酷拷打犯人的血腥事实,令人发指。过去,每逢大臣来告吕壹的状,孙权总是主观地认为:因为吕壹敢于打击世家

  • 三国酷吏吕壹为何被孙权重用?他是怎么失去信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壹

    这天,孙权想和自己的继承人深入讨论吕壹的问题。孙权心里很明白,这不是吕壹一个人是否称职的问题,事关大局,应该让太子了解自己的用心。孙权从桌上的一大堆公文中挑出了七、八份上疏,连同步骘的那份一起递给太子,说道:“这些都是揭发吕壹罪恶的上疏,你读一下,理出个条理,再交给我。”接过那厚厚一叠的上疏,太子知

  • 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在太史公《史记》中多有记载,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攻打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西汉建立时,北方面临强大游牧民族的威胁。这个民族,最初被命名为"猃狁"、"俨狁",后来被称为“匈奴”。春秋战国以后,匈的奴隶跨越了阶级社会的门槛,奴隶制在各小国形成,国王被称为单于。楚汉战争期间,冒顿

  • 包拯字希仁,包拯其人是被后世神话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字希仁

    包拯字希仁,天圣朝进士。多次上疏宋真宗,建议培养选拔将领,充实边防准备。使契丹还,先后担任三司户部判官,以及京东,陕西、河北的路转运使,入朝担任户部第三司的副职,以断狱清正严明著称。后世称其为包青天。元人编的《宋史》中有关包拯断案的故事一直带有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经过不断的编织和神化,明代出版了一部

  • 元好问的论诗写了什么?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出身于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他在金历任南阳等地县令,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后,致力于金代史料的搜集,幷编纂了金诗总集《中州集》。但是,他的主要贡献还在他自己的创作。各种刻本中,以《遗山先生全集》辑存的作品最多。元好问八岁就能作诗,又在老师郝天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