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官至宰相,是著名的“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之一。
谢安出身名门大族。谢安4岁的时候就露出了将相气质。名士桓彝看到他后赞叹地说:“此儿风神秀彻,将来不会比王导差。”
谢安童年时,就穿梭于高官名士之间,他的天才和智慧,他的超群见识,他的敏锐思想,他那不凡的气宇,他那幽雅风度,一手漂亮的行书,无不令人敬服。王导、桓彝都很器重他,期待他长大后能建立不世之功。可是,谢安就是不出仕。他迷恋山水,志趣高雅,淡泊名利。东晋朝廷先是征召他入司徒府,接着又任命他为佐著作郎,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许。
士大夫们都说:“安石不出,当如苍生何!”后来,谢安干脆隐居到会稽东山,和名士王羲之、许询、僧支遁等频繁交游。文人相聚,志趣相投。他们出则游戈山水,入则吟咏作文,仿佛就在世外桃源。
谢安的名气太大了,时任扬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谢安的才华,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请他出山,仅一个多月,他就告假回到了会稽。后来,朝廷又曾多次征召,谢安仍然予以回绝。这激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满,他们上疏指责谢安,朝廷因此取消了他的入仕资格。
谢安却不屑一顾,更忘情于山水。在江南的绿水青山之中,这逍遥的生活转眼就过去了,谢安已到了不惑之年。
司徒司马昱听说后说:“谢安既然能够与人同乐,就一定不会不与人同忧,征召他一定会就任。”
谢安的妻子刘氏是名士刘恢的妹妹,眼看谢氏家族中的谢尚、谢奕、谢万等人一个个都成了朝廷的要员,只有己丈夫不求进取,就对谢安说“夫君难道不应当像他们一样吗?”谢安掩着鼻子说:“只怕难免吧。”果然,升平三年,因为谢万被黜事件,谢安不得不步入仕途。这年,谢安都40多岁了。
谢万是谢安安的弟弟,也很有才气,又擅长自我炫耀,年纪轻就已经位高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