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濂不隐真情的故事,宋濂是什么样的人

宋濂不隐真情的故事,宋濂是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15 更新时间:2024/1/4 22:37:40

宋濂不隐真情,宋濂是明初朝的杰出学者,他在政治、历史、学方面都有很大成就,被朱元璋尊称为“第一代文臣”建国后,他肩负起《元史》的重任,也是朱标太子的教书先生。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宋濂不隐真情的故事,诚实守信是一种传统美德,宋濂将这种优秀品质运用到了官场。都说官场如战场,很多人不敢坦诚,也许是因为官场的源头就是陷阱,处处都有陷阱,一不小心就会身败名裂,甚至丧命。试问哪个人想因为说错一句话而乌纱帽不保,还可能会掉脑袋。但宋濂不这么认为,宋濂从不隐瞒事情的真相。

明代朝有个叫茹太素的官员,一心一意要报效国家,为国捐躯的态度几乎要溢出来了。有一次,他觉得这个国家发展到这样的状态,不应该啊,于是他奋笔疾书,因为他热情如火,一下子洋洋洒洒写了十几万字,每一句话都是掏心窝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国家,便马上献给了朱元璋。

但是皇帝不是好当的,天天处理公文就够了,朝中大臣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时时关注着,还要担心自己在位上能做多久,所以哪里来的时间看看东西,朱元璋很愤怒,认为你这不是给我心里添堵吗?立即召集朝中大臣开会讨论这篇文章的意义。自以为聪明的人看到这个情况肯定知道皇帝发火了,哪敢替茹太素说话,这是茹太素吃了哑巴亏,一肚子的热血给泼了一盆水。这时宋濂开口了,告诉皇帝说,作为一国之君,你一定要广开言路,下属说的话一定有他的道理,你不能因为忙碌就忽略这一点。此外,我认为茹太素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为了治国,这是一篇好文章,你应该看看。朱元璋也认为这是有道理的。怎么办?看了之后深有感触,这不是在为我铺路吗?我想到的和没想到的都有了。这时大臣们都傻了,也被朱元璋臭骂了一顿。他们还不得不开心地笑着,称赞宋濂慧眼识珠。

正是因为宋濂不隐真情,处处为国家着想,才能获得皇帝的信任,为自己的仕途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标签: 宋濂不隐真情

更多文章

  • 诗人洪昇介绍,他的作品都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洪昇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名族家庭,从小受着良好的文学教养。他早年来到北京就很有特名,会受业于王士祯、施闰章等,并和当时知名文人赵执信等交往。他在北京没有找到什么政治出路,一直作了二十几年的国子监生。在这期间,他还一度遭到“家难”,父亲

  • 孔尚任人物介绍,一生中有什么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曲阜(今山东曲阜)人。他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孙。早年他隐居在曲阜县北的石门山中,闭门读书。康熙二十四年由于他在清圣祖玄烨到曲阜祭孔时讲经受到赏识,因此怀着对清圣祖感激涕零的心情去到北京做了国子监博士;不久又被派往淮、扬一带参加了三年多

  • 洪昇的《长生殿》在写作上面有什么弊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昇

    洪昇在《长生殿自序》中谈到自己的创作意图时说:“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他企图在这个传统题材上有所创造和发展,联系爱情来写政治,以此扩大剧本的反映面,从而使读者获得政治上的教训。作者这种主观意图是良好的,只是他不了解这个传统题材中爱情和政治的矛盾是不容易统一起来的。因此作者对《长生殿》所描写

  • 爱新觉罗永璂,为何乾隆不待见其嫡子永璂,连封号都没有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爱新觉罗永璂

    爱新觉罗永璂于乾隆17年出生。在永璂出生那一天,乾隆从畅春园回到宫里,一般都是亲自去拜谒太后,但这一天,他罕见地派内监去拜谒。十二阿哥的诞生让乾隆非常高兴,不仅写诗纪念,还让大臣与他“同乐”。为他取名“璂”,意为镶嵌在天子皮件的玉饰,可见对其寄予厚望。事实上,乾隆一直非常重视嫡出皇子。孝贤皇后的两位

  • 朱高燧简介,朱高燧夺位失败原因,为何说废除诸王典兵制度自朱高燧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高燧简介

    朱高燧简介,朱高燧为朱元璋明太祖15孙,洪武十五年生于北平。父亲朱棣时为燕王,他的母亲徐氏,是燕王正妃,也是朱棣的第三子。靖南之役后,其父朱棣即位,于永乐二年四月改永乐,封其为赵王,藩地为彰德府,时年22岁。因朱棣好武,和善的长子在他眼里远不如二儿子看着舒服。他的偏爱和默许助长了朱高煦的野心,也导致

  • 田蚡生平,田蚡连外戚都算不上,是怎么做上丞相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田蚡生平

    田蚡生平,田蚡是汉景帝皇后王娡的同父异母兄弟,出生在长陵。田蚡长相丑陋,但措辞文巧。当魏其侯窦婴掌权时,田蚡仍是郎官,与窦婴饮酒,时跪时起,像窦婴府的年轻一代晚辈。建元元年(140年前),汉武帝刘彻登基。同年,被封为武安侯,拜太尉,迁丞相,又被罢官。其实,按理来说田蚡占不到一个外戚的名额。汉武帝的祖

  • 李冰简介,李冰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派到蜀郡作太守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冰简介

    李冰简介,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师。公元前256年,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蜀郡当时是一个旱涝之地,蜀郡的人长期以来,洪涝灾害频繁。而李冰在此时犹如天降,担起了治水的责任。李冰在治水上采纳了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成就可观。在他建造的众多水利项目中,都江堰是最著名和贡献最大的

  • 郭开怎么死的死在哪?他为什么被称为“大秦第一战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开怎么死的死在哪

    随着《大秦赋》的渐入高潮,秦王也开始了自己的统一六国之路。许多人在这条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李斯和王翦为统一秦国做出了具体的贡献,但是,如果让网民选择大秦的第一战将,王翦等人肯定是不合格的,这一荣誉只属于郭开。那郭开结局是什么?郭开怎么死的死在哪?战国七雄时期,在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中有四个战将

  • 赵翼、蒋士铨介绍,两人在诗词上有什么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翼,蒋士铨

    赵翼是和袁枚齐名的诗人。赵翼(1727一1814),字云松,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他的政治社会思想很反动,在晚年退职回家时,经常写诗歌颂清朝统治者镇压少数民族和农民暴动的“胜利”,他在一首咏天气严寒的诗中居然希望由于严寒,可以使农民军饿死、冻死,免得再由官兵去镇压。在一首题为《春雨》的诗中,说因为“

  • 恽敬是谁?他是哪个派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恽敬

    清朝时期,桐城派的一个旁支阳湖派,以恽敬为代表。恽敬(1757一1817),字子居,号简堂,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他在《与纫之论文书》中,强调文章的作用是要阐明“圣人之道”,这就是所谓“达圣人之达”。他说这个主张就是韩愈的主张,他认为:“夫后世之言文者未有如退之之为正者也。”在作文的方法上,他主张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