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蔡京是如何得到宋徽宗的赏识的?他的口碑为何这么差?

蔡京是如何得到宋徽宗的赏识的?他的口碑为何这么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7 更新时间:2023/12/4 15:49:13

宋徽宗是个大才子,尤其是书画,年纪轻轻艺术成就就名闻朝野。而且他还喜欢搜罗古玩奇巧。

一年,他派亲信宦官童贯到杭州为他搜刮书画。蔡京就和童贯结识了。两人臭味相投,结为挚友。那蔡京决非等闲之辈。为了投徽宗之所好,蔡京刻意加工了屏障、扇带,托童贯进呈,当然也没少给童贯贿赂。童贯回京就上表给徽宗,说蔡京是个人才,应该重用他。于是,在崇宁元年(1102)

,蔡京被提拔为右仆射。徽宗因为和蔡京有着共同的爱好,就格外赏识他。一次,徽宗说:“神宗创法立制,先帝继志述事,中遇两变,国是未定,朕欲上述父兄遗志,卿将何以教朕?”蔡京忙起座顿首道:“敢不尽死。”结果第二年,徽宗就让蔡京当上了左仆射。

蔡京当上了宰相,童贯的好处当然少不得,连官位也节节上升。时人把蔡京叫做“公相”,童贯叫“媪相”。徽宗与蔡京,蔡京与童贯,童贯与徽宗,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再加上他们手下的各色奸佞,国家在他们手上,也就没有安宁的日子了。

宋徽宗有一幅传世的人物画代表作,名《听琴图》,弹琴者是徽宗的自画像,听琴者就是他的宰相——在后世声名狼藉的蔡京。这幅具有宿命般象征意义的杰作,透露出一种休戚与共的意味,更能看出这真是一对名实相符的亡国君臣。

臣子对君的影响力也是不可低估的。有一次,

当上皇帝不久的宋徽宗拿出一些玉制的盘碗杯盏来,小心买翼地问大家:“我打算在国宴上用这些东西,又怕别人觉得太奢华,只好把它们藏到府库,你们认为是不是有些奢侈?”蔡京赶忙说:“陛下,臣以前出使江国,看到其国君臣所用玉盘、玉盏都是当年石敬糖奉上的,辽人竟把它们拿出来臣炫耀。现在看到陛下用这些东西,臣很高兴。再者,玉器可以延年益寿,但用无妨。”

蔡京鼓励道:“凡事合乎礼法,人言就不足畏了。再者,天下是皇帝的天下,陛下就是拿天下所有东西来享用,又有何不可?区区玉器,何足道哉!”

徽宗听到这些,一下子十分高兴,便也不再说什么了。

标签: 蔡京宋徽宗童贯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蔡京介绍,善于投机取巧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蔡京介绍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他是个天资特别好的人,熙宁三年岁的蔡京就与弟弟蔡卞同登进士第,初授浙江钱塘县尉、舒州推官,后任起居郎,出使辽国归来后被提升为中书舍人。蔡京一步入仕途,就充分施展自己善于投机的本性,当神宗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时,他积极支持并参与王安石变法。元佑(1086),哲宗即位。

  • 北宋宰相蔡京的结局是什么?最后竟然栽到自己儿子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蔡京,蔡攸

    一日北宋宰相蔡京的儿子突然来到蔡京的家中。蔡攸抓住他父亲的手腕,边为他诊脉,边问道:“大人最近身体还好吗?”蔡京回答“还好!”蔡攸面露失望之色,说了声:“宫里的事情太忙了。”蔡攸走了以后,客人一头雾水地问蔡京,这是玩的什么花样?蔡京叹了口气说:“你有所不知,这小子想以我有病为借口顶我的空缺,自己执掌

  • 宋代书法四大家是谁?书法家米芾竟然“骗”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米芾

    米芾(1051~107)字元章,号海岳外史。他是宋代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书法大家。据《宋史》及有关记载,米芾为文奇险,特工于翰墨;召为书画学博士,赐谒个殿,擢礼部员外郎,出知准阳军。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但却成就了他的卓异于世的书法天才。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书法史称“宋四大家”。他还是大画家,独创山

  • “唐诗宋词”的出现是因为什么?陈亮和秦桧有什么过节?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亮,秦桧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的说法。意思就是唐代以诗胜出,宋代以词闻名。事实确实如此,唐代涌现出了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留下了不朽的名篇;而宋代也涌现出李清照、辛弃疾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词人,有一首首的丽词传世。而南宋时期,围绕在辛弃疾周围形成了一个词风相近的文人集团,他们是陈亮、刘过、韩元吉

  • 南宋词人陈亮屡次入狱是因为什么?朱熹为什么陷害陈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亮,朱熹

    南宋词人陈亮为人快言快语,要寻他的不是,那可是不费吹灰之力。一天,他同几位朋友在家中饮酒。酒至兴处,他又大发感慨,对朋友们道“当今朝中,奸臣当道。许多人自命不凡,但一遇敌人来犯,立刻变得卑躬屈膝。还有许多人,在皇上面前极尽媚态,对百姓却横眉竖目敲诈勒....”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碰巧,这一日与陈亮饮

  • 陆九渊从政时大胆献策,失意后专心教学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孝宗,家风

    南宋大臣、哲学家陆九渊,在为国献良策未被采纳后,试图以教书育人的方式救亡图存,并由此形成了“陆王心学,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思想和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让我们聚焦陆九渊在国家特殊时期建言献策、教书育人的故事。陆九渊出生于金溪一个封建家庭。陆氏一直有家族史,陆九渊八祖陆希声写过

  • 韩侂胄北伐失败?韩侂胄竟然最后的结局被人砍了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侂胄北伐

    韩侂胄当政后,吏部尚书许及之谄媚的功夫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两年内却一直未得升迁。及之每次拜见韩诧胄,总是涕泗俱下,就差要跪在韩侂胄面前。如此这般次数多了,韩侂胄恻然生怜,终于把他升为同知枢密院事。还有一次,韩侂胄过生日,许及之来迟一步,仆人已经上栓落门,许及之无奈之下,只得从狗洞进人。这还不

  • 辛弃疾的诗词有哪些?他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创作最多的时候,也正是他在政治生活中最苦闷、最烦恼的时候。试想想,一个人的雄心抱负不能实现,那会是怎样的心情?一个人的宏图大志不能施展,那又是怎样的情绪?无疑,他的心情是郁闷的,情绪是低沉的。当这种心情无以表达时,就只好婉转曲折地表现在他的作品里。因此,辛弃疾的词大多是反映民族、国家等方面

  • 南宋奸臣史弥远,在他的经营下南宋迅速走向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史弥远

    在史弥远的经营下,从朝廷到地方,他的耳目心腹无处不在。笼络和任用同乡是史弥远培植个人势力的突出特点。一次,在他的府中举办宴会,一个戏子扮作士人模样念了一首诗:“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另一位伶人则插话道:“非也!应是‘尽是四明人’。”四明就是史弥远的老家鄞县。还有一次是在宫里的宴会上,针对许多宵小

  • 南宋史弥远掌握朝廷全局,皇帝宋宁宗只是一个摆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弥远,宋宁宗

    史弥远诛杀了韩侂胄,把他的首级送到了金营,朱金终于达成和议。嘉定元年(1208),史弥远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当年十月,提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从此,彻底操纵了朝政。他经常以养病为名不到政事堂理事,官员们只好把公文送到他府上阅览或签署,而其他大臣则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按照制度,朝廷任命官员必须首先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