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贽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何执意要辞官?

李贽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何执意要辞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66 更新时间:2023/12/17 9:36:53

万历五年,51岁的贽出任云南姚安知府。这实在不是个美差,姚安地处偏僻,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没人愿意到那里任职。但这没有影响到李贽在那里做个好官。他迅速摸清民情,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从不扩大事态,对民族上层人士,以礼待之。他还在姚安府门自家的门上亲手书写了两副对联。

李贽在姚安知府任上3年,成绩卓然。

万历八年,李贽任职期满。他已拥有整整25年的坎坷仕途经历。他不甘摧眉折腰,不愿受人挟制,不会巴结谄媚,因而受尽磨难。这次,他决意要辞官,做个自由人。考察云南地方官员的巡按使维希望他继续留任,但他去意已决。上级不批准,他就让妻子黄氏和家僮回到姚安,他自己千脆远走大理境内的鸡足山一明心志,直到刘维替他上奏朝廷,准他致仕,才肯从山里出来。

25年的官场生涯,他实在累了,于是,李贽离姚安,士民拥车,遮道相送,车马不能前行。那场面足足持续了一一个时辰。“李知府不能走啊!”“老百姓需要青天!”人们将李贽紧紧地包围,送字匾的,送土特产的,诉说恩情的,李贽也热泪盈眶。如果为官者都能为百姓着想,让百姓过上平安日子该多好!可李贽退出官场了。他像小鸟出笼,像鱼归大海,更像演员卸去了伪装,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舒畅。

可是,辞了官的李贽心里并不好过。他没有了生活来源,日子更加艰难了。

万历九年,应耿氏兄弟之邀,55岁的李贽携妻从云南直奔湖北黄安的天台书院,白天讲学论道,夜宿好友耿定理家中。

不幸的是,他招收女弟子、个性要解放的“异端邪说”,与耿定理的哥哥耿定的观点激烈冲突。耿家门人也分成了两派,为了观点问题常拳脚相向。耿定理一去世,李贽就不得不从耿家搬出来,迁往麻城。

标签: 李贽

更多文章

  • 鄂尔泰是怎么得到雍正帝的欢心的?清朝土司是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鄂尔泰,雍正

    雍正帝虽然然残酷多疑,但确实是一位治国之君。雍正帝很少有人与他在一起,批阅奏折累了,唯一的消遣,就是吟诗作赋。他有一首诗,把自己描写得十分形象逼真:对酒吟诗花劝洒,花前得句自推敲。九重之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可见,雍正帝真正是孤家寡人。实际上,他也有朋友,其中之一就是张廷玉。张廷玉为人忠厚,文才

  • 有力批判“程朱陆王”的思想家——戴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戴震

    清代统治的初期,对任何反抗清政府统治的言行都加以严厉的镇压。同时对知识分子又拉拢,设立“博学鸿词科”,但当时一些反对民族压迫的学者,都拒绝“征召”。康熙时特别表扬程朱理学,招集了一些人,编第了一些书,尊崇程朱理学是唯一的“正学”,当时有些陆王学派人也受到重用。清代学术以训诂考据之学为主流。顾炎武虽然

  • 刘统勋有什么过人之处被乾隆频繁升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统勋

    刘统勋字延清,号尔纯,山东诸城人。他出生于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在康熙年间中进土,由知县累迁至四川按察使,是当时以清廉闻名的几个官员之一。雍正二年(1724),25岁的刘统勋考中进士。他先后供职于翰林院与詹事府,并在南书房充当皇布的文学侍从,主要是从事文字工作。乾隆元年(1736),乾隆布发现刘统勋非凡

  •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为何后期执意辞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郑板桥

    郑板桥不仅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清廉的县长,在郑板桥担任潍县的第二年,又是个歉收之年。官仓中已没有多少粮食了,郑板桥便捐出了自己的俸禄,从其他地方买来了粮食,发放给百姓,还借钱给百姓,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经过郑板桥的努力,百姓们又平安地度过了第二个灾年。到了第三年,这场灾荒终于过去了,潍县地区的百姓对郑

  • 吴敬梓出身科举世家却一生未中举?看吴敬梓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敬梓

    吴敬梓出身于科举世家,就必然要走上科举仕进的升迁之路,但是,吴敬梓在这条道路的跋涉是坎坷的。他在18岁时,考取了秀才,此后的乡试中却从未中过,而且在人格上还受到侮辱,他文中那咄咄逼人的狂傲之气以及那善辩犀利的文笔,主考官下了断语:“文章大好人大怪”。吴敬梓从18岁进学到29岁,12年的老秀才仍是屡试

  • 刘统勋重臣还是一个治水专家?它为何被乾隆抄家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统勋

    乾隆十九年,在争权夺利中失势的准略尔贵族阿睦尔撒纳投奔清廷,准喝尔部的内乱的确为乾隆彻底解决准噶尔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虽然清廷在粮饷方而的准备并不那么充分,但乾隆决不会放弃这一难得的进军伊犁的机会。于是,刘统勋被调往巴里坤负责建立台站、转运粮饷。乾隆二十年二月,天山南北二百零四万平方公里全部收复

  • 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林则徐

    虎门销烟,灭了英国人的气焰,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虎门销烟后,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林则徐不仅有魄力,而且很有眼光,他已经看出西方国家的经济在迅速增长,所以林则徐下令:恢复与英国的正常交易,但是不允许向中国境内输入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后,便加强军队训练,他知道英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世界各国都有其殖民地,它在

  • 琦善是一个这样的人?他为何阻止林则徐出兵?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琦善,林则徐

    道光皇帝得知英国来挑衅,开始之时,并没有惊慌,他认为英国军队不堪一击,但是英国舰队攻占了定海,这个胆小昏庸的国君就害怕了,立即派直隶总督琦善前往天津与英军议和。琦善对英国侵咯者卑躬屈膝,他对英军表示,只要撤兵,一定会严惩林则徐等人。琦善对林则徐禁烟十分不满,因为林则徐断了他的财路,所以见到道光帝说:

  • 龚自珍简介,龚自珍有什么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龚自珍

    鸦片战争及其失败,给中国当时的知识界以极大的震动和刺激。这一时期、廷中具有爱国思想的抵抗派,受到排斥和打击。鸦片战争后,面对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外国势力侵入、社会日趋衰败的惨痛现状,抵抗派中有一些人开始倾向革新、反对长久以来因循守旧,与世隔绝的旧制度。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便是其中的代表。龚自珍是

  • 龚自珍的《明良论》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会引起巨大的波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龚自珍,明良论

    1813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爆发了天理教教民起义。这一年和第二年,嘉庆皇帝两次颁发“罪己诏”。有感于此,龚自珍写成-组有名的政论文——《明良论》四篇,对皇权专制、吏治腐败予以猛烈的批判和揭露。他以辛辣之笔,毫不留情地指出:专制君主视臣下如犬马、专制制度像绳索一样,捆绑、束缚着官吏的四肢,官吏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