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武帝刘彻为什么不重用“飞将军”李广?

揭秘汉武帝刘彻为什么不重用“飞将军”李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57 更新时间:2024/1/20 20:56:13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卫青是不是天幸,另说,然而,李广终身未能封侯,的确很难找出更确切的原因:命数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李广的名声很大,一是因为他的射箭水平极高,如小李飞刀一般例不虚发,只要箭离弓必有敌人随弓弦之声倒地;曾经误把石头当作老虎把箭射进石头中,还留下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二是因为他很爱他的士兵,吃喝都和士兵一起,得到赏赐也都分给部下,待人又宽厚不苛刻,士卒们都乐于为他出力。他的名声是匈奴替他宣扬的: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 躲避了他数年,不敢侵犯右北平。

网络配图

然而,李广终身未能封侯,不得爵邑,官也不过九卿。而李广的从弟李蔡,为人中下,名声比李广差远了,却早早地功至二千石,有功封为乐安侯,后为丞相。你说有人构陷过他吗,没有;你说汉武帝不曾听过他的名声吗,当然不是;难道是汉武帝妒才忌能吗,可汉武帝即便有这个毛病,也并不是用在李广身上。李广号称出击匈奴七十余战,我们来看一看他的战绩:

李广出兵雁门攻击匈奴的时候,匈奴打败了李广的部队,生擒李广。李广假装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他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几里路,李广装死,瞥见旁边有一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他便忽然跃身跳上少年的马,把少年推下马,夺下他的弓,向南骑马飞奔几十里。李广遇到自己的残余部队,也由此进了关塞,胡人派了几百骑兵追捕他,他一边跑一边拿弓回射,得以逃脱。

李广随大将军卫青一起出定襄,抗击匈奴,各个将领都凭着斩杀敌首的数目来定封赏,许多将领都封侯了,但李广的部队却没有功劳。注意,是“无功”,而非“有功不得封”,史家知道,问题是出在李广身上而不是皇帝身上。两年之后,李广带领四千名骑兵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带一万骑兵,与李广一同去,各行一路。走了几百里,匈奴左贤王带领四万名骑兵包围李广。大家都很恐慌,李广却很镇定:他派他的儿子李敢带几十名骑兵,冲进又冲出匈奴的骑兵包围圈,安定军心。在汉兵死亡过半汉军的箭快要用尽了,李广又亲自用强弩射死敌人的副将,士气大振。一直战斗到第二天,张骞的军队终于来了,匈奴解围了。至此,李广几乎全军覆灭。按汉法,张骞行军迟缓,判为死罪,出钱赎为平民;李广的军功和罪罚相抵,没有封赏。

这就是李广的几次重要的战绩。

网络配图

没错,李广本身很有作战能力,善于团结军队、善用心理战、个人又骁勇无比,然而,每一次,他不是全军覆没,就是自己被俘,要么就是在沙漠中迷路……这让汉武帝如何委以重任?基于同情李广,从史书上缺乏细节的记录中,我愿意相信,他一再遭遇到远远比他实力强大得多的敌人,是他倒霉;然而,成功只需要事实,失败却需要一百条理由来开脱,光这一点,就足见李广的落魄。

此后,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大举出击匈奴。李广多次亲自请求出征,皇帝都不允许他去;元狩四年,终于答应了他,派他做前将军。

出塞后,卫青知道了单于居住的地方,亲自率领精兵追赶,而命令李广绕东路和右将军合并。李广很想和匈奴一战,卫青却不让,而是派公孙敖和自己一起对付单于。李广很生气,不辞而别,带领士卒与右将军合军;谁知却迷了路,延误了与大将军会合的时间。卫青派长史拿干粮和浊酒送给李广,询问李广等二人迷路的情况,又催李广的幕府接受传讯;虽然罪责还不明确,但李广已心灰意冷了,拔刀自刎。

其实李广知道,不是卫青有意为难他,而是在出发之前,汉武帝就下了旨意,称李广“数奇”,不要让他与单于面敌,恐怕难有好结果。所谓“数奇”,就是运气不好。

机会像雨点一样打来,李广却一一躲过了。孩子,你太不幸了。正如他自杀前的喟叹:“岂非天哉!”

当然,把李广的不幸归结于“命”,哪怕是实情,也太没有建设性了。《史记》没有给出的答案,也许藏在《汉书》的这一段里。李广对善于望气(一种相法)的王朔说:“每次出击匈奴,我都有份,而我手下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不及中人,以军功封侯的就有数十人,我哪一次落在人后了?始终没有尺寸功劳得以封侯,是不是因为我命中注定不能封侯?”

网络配图

王朔说:“将军想一想,你有没有什么特别后悔的事?”李广说:“我当过陇西太守,羌曾经反,我诱降了八百多人,当天就把他们都杀掉了,至今仍然后悔。”王朔说:“最大的祸害就是杀掉已降的人,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比起八百条人命,李广的不得封侯也就算不得什么了。我不相信这两件事有因果关系,但我觉得,如果别无选择,相信善恶有报,至少是种正能量。

假如真有报应这回事,他的悔意,多少可以拯救他。

标签: 李广

更多文章

  • 李氏一族两著名将领李广和李陵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广和李陵是什么关系

    在西汉时期,李氏一族曾出了好几名将军,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那一对爷孙,他们都是当世的名将,但是都得不到重用,至少皇帝都没有授予他们多少官爵。其年长的就是李广,他被后人称为飞将军。他的出身跟常人不一样,是将门出身,他这一家族世代传习射箭。在公元前166年,由于匈奴大军入侵,李广就凭借自己的家族身份从军,由

  • 飞将军李广是否只是一个不称职的失败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广

    我对李广有一点偏好,因为书上说:“李广老,数奇。”这意思是说李广运气不好,命中注定不能封侯。李广一辈子没有封侯的机会,最后还自杀了。这位飞将军会骑马,善射箭。据说他夜里看到一只老虎,一箭射过去,第二天早上发现,原来是石头。力道之大居然足以穿石!汉朝的国都长安位于今天的西安,西边和北边共有六个郡。这些

  •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揭李广冯唐不被重用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广

    冯唐、李广性格中的显着特点即为憨直而不善逢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非常透彻。而正因为如此,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在对待冯唐、李广的态度上,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雅量,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汉文帝比较欣赏冯唐、李广。网络配图《史记》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次汉文帝与冯唐等人闲聊,因为匈奴入侵而大

  • 为什么飞将军李广那么厉害,到死也没封候?他这几个毛病注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广

    李广是西汉初期的著名猛将,因为武艺超群被誉为“飞将军”,汉景帝曾夸赞他如果李广生在汉朝开国时代,以他的勇猛和本事必定能立功为万户侯。但不幸的是,李广虽然一辈子都在打仗,却没有被封侯,唐朝诗人王维叹息:李广无功缘数奇。大才子王勃也惋惜的说:冯唐已老,李广难封。既然古人都赞叹李广这么厉害,为啥他还是没封

  • 王昌龄《出塞》中的龙城将军,究竟是李广还是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昌龄,李广,卫青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即指今天的天水,而飞将,指的却非世人所想的李广。高中教学中,好多老师将其解释为飞将军李广,然而,历史真相并非如此。不然王勃的诗句里也不会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话。相信熟识历史的人已经猜到了,这里所讲的

  • 司马迁用这一句话来形容李广,完全凸显了他的君子风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李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概是汉朝时的一句俗言,意思是说,其实桃树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么多人走过来当然是为桃花美艳所吸引。桃花这种不言不语的“闷骚性格”非常符合儒家“君子敏于行而讷于也”的精神,也就是闷声干大事,桃李自然也就具有了一股君子之风。司马迁在《史记》里就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西汉名将李广为什么一辈子都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广,汉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广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给大家讲一下西汉的将军,他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在汉武帝在位期间,他们就经常对匈奴开战。都说乱世出英雄,不打仗那些将领就没有办法立功,所以说打仗是他们唯一表现的机会。当时李广是一位很出色的

  • 飞将军李广为什么历经三朝都未能封侯?“李广难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李广

    飞将军李广为什么历经三朝都未能封侯?“李广难封”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人称“飞将军”。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军功卓著,却一直

  • 李广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他为什么会如此难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李广

    还不知道:李广难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古代的诸多战神中,李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但凡怀有家国情怀的人,都对李广力抗匈奴的豪举赞不绝口。他出身名门,先祖是秦末大将李信。他天生神力,有两个宽大的臂膀,且凭借着两个臂膀上的力气,他射出了一支支令匈奴胆战心惊

  • 李广戎马一生对士兵极好封不了侯,霍去病为何能一战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李广,霍去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广难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有个成语叫“李广难封”,讲的是汉代著名“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战功累累、勇武过人,却终生没有封侯爵,比喻人功高不爵,命运多舛。和李广形成鲜明对比的人,是另一个汉代名将霍去病,他17岁那年就领军深入漠北,击杀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