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飞将军李广是否只是一个不称职的失败将领?

飞将军李广是否只是一个不称职的失败将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65 更新时间:2023/12/14 6:52:51

我对李广有一点偏好,因为书上说:“李广老,数奇。”这意思是说李广运气不好,命中注定不能封侯。李广一辈子没有封侯的机会,最后还自杀了。这位飞将军会骑马,善射箭。据说他夜里看到一只老虎,一箭射过去,第二天早上发现,原来是石头。力道之大居然足以穿石!

汉朝的国都长安位于今天的西安,西边和北边共有六个郡。这些位在长安西边跟北边的六个郡,因居于边境,郡里的年轻人几乎都会骑射,政府对他们特别优待,交的税也少一点。所谓“六郡良家子”,就是六个郡里面好人家的孩子。他们通常自备弓马,敌人来犯,良家子以义勇军参战。李广就是由此途径参军,最后出任将军。他是当时最有名的军人,曾担任右北平太守,戍守在今天的北京附近,负责防守边境的长城。

网络配图

汉朝跟匈奴打了很多次仗,李广常常率领小部队主动出击,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就冲出去,常有斩获。当然也有被抓的时候,他便趁敌人没有防备时逃出来,即使被绑在马上,居然还可以夺过旁边胡人的马,跑回汉营来。有一次,匈奴的大军在前面,他才几十匹马、几十个骑兵,还故意徐徐慢行,让匈奴搞不清楚他背后是不是有伏兵,不敢动他,只好退走,他则安安全全地回来了。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卫青霍去病这两个人是讨伐匈奴的主将。以汉朝的角度看,称得上是成功的将领,每个人都带过几万大军出征,而且终于将匈奴击败了。但西汉时匈奴并没有全败,整个匈奴的衰败还要再过两百年。

卫青、霍去病这两个人都不是六郡良家子,也不是行伍出身。卫青的姊姊是汉武帝宠爱的夫人,霍去病则是卫青的外甥,他们是以外戚的关系得到信任带兵出征。霍去病有句名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意思是说,匈奴还没消灭,我哪里能结婚?但是又有“阵前将士半生死,将军帐里又歌舞”来描写他当将军时的情景,所以我们知道他是享福的将军。

他们成功在哪里?原本汉朝的国力就强到可以打败匈奴,卫、霍两人唯一的优势是皇帝的充分信任。汉朝的损失多大呢?三次出兵,损失大得很,这还不包括自己带着马一起跟着去的义勇军。所以这是汉朝倾全国之力来打的仗。得到充分信任的亲贵所带的兵,是倾尽全国之力,拼资源,也拼决心。

网络配图

今天在西安城外,可以看到霍去病的墓,墓旁就有马踏匈奴像,一座祁连山的模型,匈奴人瘫在地上,一匹战马踩在他身上。霍去病的墓,可说是汉朝至今最出风头的一个墓,可晓得是为什么吗?因为霍去病的名字有“去病”二字!许多百姓因而流传摸他的像可以治病,从伤风咳嗽到瘫痪都去摸他一下,霍去病墓上的石头马被摸得亮光光的,两千多年来,天天有人去摸,怎能不光啊?这个运气也是奇怪的,陕西附近的人都认为他是“医神”,而不只是战马嘶鸣、战功赫赫的青年将领形象。

汉朝大军讨伐匈奴,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大将各率五万人出去征战的时候,却让李广率偏师别道领兵。李广很不高兴,他认为自己是全天下最有名的战士,匈奴称他为飞将军,为什么派他率偏师?结果,人家大军打了胜仗回来,他却迷了路,困在沙漠里。按照汉朝的规定,没有完成使命的,回来要接受军法审判。他说自己这么大岁数了,还有脸接受军法审判吗?于是自杀了。

虽然大家一直哀悼这位英雄人物,但我们来看看他失败的原因何在。李广确实是个战士,却不是称职的将领。他是带兵打仗的人,还轻举妄动,随时带着几十人、几百人冲出去,这是不对的。将领应该要守住大部队。汉时一个郡的规模,至少有一万骑兵,这一万骑兵是训练有素、有部务、有编制、有纪律的军队;而大将的责任是指挥大部队,不是逞个人英雄。

网络配图

当时有位将军叫程不识,他的部队从来不打大胜仗,也从来不打大败仗,永远是一整批出去,退兵也是一整批慢慢退下来,左右前后,整个部队的旗号整整齐齐,无大胜亦无大败。两人相比之下,程不识的功名远不及李广,也不像李广那样让人佩服,但他是真正的将领;李广则不是将领,只是个战士。所以汉武帝、卫青说李广“数奇”,说他运气不好,其实是迷信。

汉武帝大概了解李广这个人,知道他不能当主力,但也不能不派他去,所以挑了一个偏师别道叫他去,碰不到敌人,还可以全师而回。结果因为没有前哨而迷了路,说来也很不应该。所以讲起李广身后的名声,我们说他是龙城飞将,其实他只能算是善战的勇士。

标签: 李广

更多文章

  •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揭李广冯唐不被重用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广

    冯唐、李广性格中的显着特点即为憨直而不善逢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非常透彻。而正因为如此,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在对待冯唐、李广的态度上,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雅量,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汉文帝比较欣赏冯唐、李广。网络配图《史记》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次汉文帝与冯唐等人闲聊,因为匈奴入侵而大

  • 为什么飞将军李广那么厉害,到死也没封候?他这几个毛病注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广

    李广是西汉初期的著名猛将,因为武艺超群被誉为“飞将军”,汉景帝曾夸赞他如果李广生在汉朝开国时代,以他的勇猛和本事必定能立功为万户侯。但不幸的是,李广虽然一辈子都在打仗,却没有被封侯,唐朝诗人王维叹息:李广无功缘数奇。大才子王勃也惋惜的说:冯唐已老,李广难封。既然古人都赞叹李广这么厉害,为啥他还是没封

  • 王昌龄《出塞》中的龙城将军,究竟是李广还是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昌龄,李广,卫青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即指今天的天水,而飞将,指的却非世人所想的李广。高中教学中,好多老师将其解释为飞将军李广,然而,历史真相并非如此。不然王勃的诗句里也不会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话。相信熟识历史的人已经猜到了,这里所讲的

  • 司马迁用这一句话来形容李广,完全凸显了他的君子风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李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概是汉朝时的一句俗言,意思是说,其实桃树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么多人走过来当然是为桃花美艳所吸引。桃花这种不言不语的“闷骚性格”非常符合儒家“君子敏于行而讷于也”的精神,也就是闷声干大事,桃李自然也就具有了一股君子之风。司马迁在《史记》里就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西汉名将李广为什么一辈子都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广,汉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广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给大家讲一下西汉的将军,他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在汉武帝在位期间,他们就经常对匈奴开战。都说乱世出英雄,不打仗那些将领就没有办法立功,所以说打仗是他们唯一表现的机会。当时李广是一位很出色的

  • 飞将军李广为什么历经三朝都未能封侯?“李广难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李广

    飞将军李广为什么历经三朝都未能封侯?“李广难封”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人称“飞将军”。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军功卓著,却一直

  • 李广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他为什么会如此难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李广

    还不知道:李广难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古代的诸多战神中,李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但凡怀有家国情怀的人,都对李广力抗匈奴的豪举赞不绝口。他出身名门,先祖是秦末大将李信。他天生神力,有两个宽大的臂膀,且凭借着两个臂膀上的力气,他射出了一支支令匈奴胆战心惊

  • 李广戎马一生对士兵极好封不了侯,霍去病为何能一战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李广,霍去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广难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有个成语叫“李广难封”,讲的是汉代著名“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战功累累、勇武过人,却终生没有封侯爵,比喻人功高不爵,命运多舛。和李广形成鲜明对比的人,是另一个汉代名将霍去病,他17岁那年就领军深入漠北,击杀匈奴,

  • 霍去病每次出征都可以凯旋而归 李广出征为何多次迷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霍去病,李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和李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汉朝对匈奴的战争,算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对草原民族进行深入打击,李广之前还是以防守为主,突然的思路转变,对于李广这样打了一辈子防守战的将领来说,肯定是不适应的,一军之将如果战术思维跟不上战略转向,轻则是浪费资

  • 李广为何难封 只能说李广的实力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李广

    对李广难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初唐四杰”的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以一篇《滕王阁序》闻名天下,而其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是成为经典,时常被后人用来感叹自己“人生易老,有志难伸”的苦闷。而“李广难封”这个典故,则是出自于汉朝名将李广的亲生经历。同是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