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哲哲皇后一生无子,为什么却稳居皇后之位?

哲哲皇后一生无子,为什么却稳居皇后之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15 更新时间:2024/2/12 22:20:17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历史中,男女并不是一定平等的。大多数家庭都以子为贵,都把延续后代为主要责任,所以说古话经说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普通的家庭中大多都是以这样的思想为主,更不用说在皇族了。其实在皇家的后宫里面争斗是十分严重的。我们看的宫廷剧那样后宫无不充满了勾心斗角,所以说在后宫如果有一子嗣的话,她的身份会十分的高贵,才能稳坐后位。如果没有后代的话,会受到皇上的落,还要被其他人欺负。

但是却有这么一个皇后,她一生无子,却稳居皇后之位。这种皇后在历史上应该是少有的,无疑是一种例外,她就是皇太极的哲哲皇后。我们都知道皇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同样也知道一个子嗣对于皇上的重要性。那么就会有很多的人好奇这皇后是怎样做到的呢?她的身上究竟散发着怎么样的魅力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哲哲出身十分高贵,她皇太极成婚的原因是因为政治的需要,而且父命不可违。虽然她的内心很不情愿,但是嫁过去之后慢慢的发现皇太极的好,明白了他是一个具有着雄才大略的人,所以说她开始感激父亲的眼光,正式走上了辅佐皇太极雄图大业的道路。而皇太极同样认为这样的女子在世间也是十分难得的,于是将他视为了自己一生的伴侣,成为了自己的贤内助。

后来皇太极继承了皇位,哲哲就自然而然变成了皇后。但是皇子越来越多,这个哲哲却一生都没有生下一个儿子,她父母变得很是不安起来,于是又往宫里进献了两名女人。其中一位便是有名的皇太极宠妃海兰珠。很多人都以为哲哲的皇后之位岌岌可危,她要被海兰珠比下去了,可一切并没有改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两个是同一个族,无论谁当皇后,对着家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者她们两个关系也很好,并且皇后没有子嗣对自己没有威胁,而且皇太极也认为哲哲更适合当皇后。然后哲哲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度过了后面的岁月,然后在顺治六年的时候,历经三代皇帝的哲哲皇后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52岁。她安安稳稳的辅佐了三代皇帝,终成大清朝的第一位皇太后,这份殊荣足够她名留青史。

标签: 哲哲皇后清朝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是否被严重高估?他能否称得上“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汉朝

    纵观汉武帝一生,最大的功绩就在于征伐匈奴了。其他的,无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后期搞得巫蛊之祸,客观地讲都不算什么光彩的事情。那么,汉武帝究竟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吗?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纵览一下汉朝当时的国情。国家初立,经过文景两代休养生息,国力得到极大恢复。武帝登记时,全国人口已达到5000

  • 同治帝娶了一位皇后和四位皇妃,其中敬懿皇贵妃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敬懿皇贵妃,清朝

    同治帝是清朝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首先因为他是清朝12位皇帝当中最早去世的,年仅19岁,其次是他的死因,至今都还没有定论,有人说他是长期出入烟花之地而染病身亡,等等。其实同治帝一生是比较悲剧的,贵为皇帝,权力却全部掌握在自己生母,也就是慈禧太后手上,尽管他在位期间,清朝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但也只昙

  • 敬懿皇贵妃38岁封贵妃,敢和皇太后叫板,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敬懿皇贵妃,清朝

    在古代,皇太后是一国之主的母亲,地位尊崇,一般没人敢惹,连皇帝都要敬让三分。然而,在清朝晚期却有一名妃子,敢与皇太后叫板,最终还取得了胜利。她便是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1872年,清廷为了少年天子同治的婚姻进行了八旗选秀,知府崇龄的女儿,来自满洲镶蓝旗的赫舍里氏成功入选,进宫后被封为瑜嫔。一入宫就被封

  • 高桥绍运参与过哪些战役?最后结果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桥绍运,日本

    与立花道雪的亦师亦友高桥绍运是大友家的加判众吉弘鉴理的次男,幼名是千寿丸,长大后起名为弥七郎、之后获得了大友义镇(宗麟)的赐字「镇」,通称就是吉弘弥七郎镇理。原筑前豪族当主高桥鉴种在永禄四年连结毛利氏背叛大友家,在元龟元年彻底兵败被追放到丰前的小仓。因为鉴种背叛的缘故,让大友宗麟决定必须要派大友一族

  • 清朝初期大臣宁完我简介 宁完我生平都做过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宁完我,清朝,努尔哈赤

    宁完我(1593—1665年),字公甫,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清朝初期大臣。后金天命年间,投降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久预机务,遇事敢言。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兼太子太傅。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卒,谥号文毅。雍正年间,入祀贤良祠。人物生平早年军功宁完我。是明末辽阳的边民,清太祖天命年间,

  • 权倾朝野年羹尧为什么会走向没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

    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太保、一等公年羹尧在清朝历史上算得上有名人物。年羹尧之死颇有些传奇色彩。他是一名不折不扣骁勇善战,文武双全的名将。在康熙和雍正两大王朝之间,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康熙还是雍正,对于年羹尧都十分倚重,平定西藏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样一位当朝风云人物,最终也未能善终,落

  • 考古学家打开刘罗锅的墓,发现野史不可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

    在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和珅这个大贪官无疑是非常得宠的。那时候的官场是极度腐败的,官场中人也以敛财为荣誉。但是作为百姓来说生活的就非常艰苦了,因为这些人官员的钱总是要有一个源头来索取,既然无法从上级当中得到好处,那边只能向下来索取了。至于索取的对象,无疑就落在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身上。也因此,这些老

  • 签订《南京条约》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的三个代表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南京条约,耆英,林则徐

    1842年8月29日,在一艘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一份《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为期两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后,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这三个谈判代表,有着怎

  • 太平军失去信心投降,唯独汪海洋仍奋起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平天国

    1860年,太平军汪海洋部随武卫军在彭大顺、朱衣点等人脱离石达开后不久,首领张志公、鲁子宏等人曾率领太平军在广西灵川向湘军将领刘长佑投降,而惟有汪海洋拒不肯投清军,毅然与叛徒分道扬镳决裂,走出全州和兴安,北上湖南后,与傅忠信、谭体元部太平军一齐,边战边走来到江西与李秀成部太平军会合。1862年,汪海

  • 揭秘太平天国鲜为人知的康王汪海洋,两个原因致他最终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天国

    1864年曾国荃率军攻下天京城,随后李秀成、洪仁玕、洪天贵福相继被抓,太平天国灭亡。然而,曾有数十万兵力的太平军怎么会因为幼主的被抓而全军覆灭呢?实际上大部分太平军都还在各个王的手下。比如侍王李世贤和康王汪海洋在天京沦陷后向福建和广东撤退,保留兵力近十万。汪海洋原本是侍王李世贤的部下,有太平天国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