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山童、刘福通起义,白莲教的兴起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白莲教的兴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 访问量:4747 更新时间:2023/12/13 1:16:26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白莲教的兴起

前言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起因

公元1351年,元顺帝命令贾鲁治理黄河水患。

▲贾鲁

结果

公元1355年,韩林儿在刘福通和红巾军的拥立下建立了宋政权,韩林儿成为了皇帝。

▲韩林儿(剧照)

始末

1.白莲教横空出世

公元1351年,皇帝昏庸,民声四起,以韩山童和刘福通为首的白莲教首领,向当地百姓宣传白莲教思想,率先发动了反元起义。白莲教源自于佛教净土宗,后来又掺杂了道教等教义,它的教徒大多数是穷困的老百姓,白莲教的宗旨是佛祖见天下大乱,派弥勒佛下凡拯救苍生。韩山童原本是一耕夫,后来接触到白莲教心里滋生了反元的想法。

于是韩山童一边种地一边传授白莲教,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站在自己这一边。当时恰逢朝廷派贾鲁治理黄河水患,贾鲁虽治理成功但周边百姓遭遇池鱼之殃,弄得民不聊生。听到白莲教的思想老百姓仿佛看到一丝阳光,决定跟随韩山童一起反元。

▲韩山童

2.百姓纷纷加入白莲教

白莲教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家最后都拥立韩山童为白莲教教主,而在众多教徒中有一个叫刘福通的人,是韩山童的忠实粉丝。此人原来是安徽的一个富家子弟,因贾鲁治理黄河时要修改河道,把刘福通家的房屋全毁了,刘福通对朝廷怀恨在心所以加入了白莲教。

到了1351年,黄河水患严重,相继波及到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朝廷为了省钱省力,想征用当地的老百姓治理黄河,这些百姓本来因为水灾导致庄稼颗粒无收,现在朝廷又要让治理黄河,可谓是雪上加霜,一时间怨声四起。韩山童和刘福通发现这个机会,立刻前往这几个地方传授白莲教,激起百姓对朝廷的怨恨同时邀请他们加入白莲教。

3. 准备起义

眨眼工夫白莲教人数增加数万,韩山童和刘福通决定起义,起义前二人先在民间散布谣言:“石人一只眼,搅动黄河天下反。”意思是如果出现一只眼睛的石人,会把黄河搅动起来,这时天下将会大乱。

与此同时,韩山童和刘福通提前准备好独眼石人,埋藏在即将开挖的黄陵冈黄河故道中。过了不久百姓在挖河道时挖出了独眼石人,韩山童趁势说这是天意,造反的时机已到,引起一众人的共鸣。韩山童见时机已到,召集三千人在颍州准备起义,临行前还杀了黑牛白马,进行了起义仪式。

仪式中为了师出有名,韩山童对众人谎称自己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刘福通则谎称自己是南宋大将军刘世光的后代,他们起义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元朝,匡扶宋朝。韩山童还准备了文稿,上面写着“复兴宋朝”。号召人们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加入这场反元战争。

▲白莲教

4.韩山童被捕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韩山童这样大张旗鼓地造反早就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官府派奸细穿插进白莲教里,正当韩山童宣誓时,奸细早把消息透漏给官府,官府和白莲教中的眼线里通外应,把韩山童等人包围起来,韩山童当场被官府逮捕,刘福通和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则趁乱逃走,没过多久韩山童被朝廷处死,韩林儿和刘福通分别逃往了武安和颍州。韩山童死后,刘福通集结失散的白莲教徒,准备重整旗鼓。

▲白莲教

5. 刘福通重整白莲教

万事俱备,刘福通在颍州发动起义,由于起义军的头上都绑着红巾,因此这股起义军又叫红巾军。红巾军的战斗力十分彪悍,他们兵不血刃的攻占了颍州,然后又势如劈竹的向毫州进军。

同时红巾军所到之处,都获得了当地百姓极大地拥护,老百姓踊跃参军,红巾军的队伍越发壮大,人数已达到数十万人。红巾军壮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元朝,朝廷立马派出枢密院事赫斯和赤秃二位将军,率领阿速军进去镇压红巾军。

阿速军原先是由被高加索人组成,后来北高加索被元军征服成为元军一部分,北高加索军人的外貌都是卷发和蓝眼珠,又被称作“绿眼回回”。阿速军看着凶猛,其实就是纸老虎,平日里部分缺乏训练,从将领到士兵只知道贪图享乐,一到战场上哪里是身经百战的红巾军对手?只见阿速军被红巾军杀个抱头鼠窜,只会挥动鞭子嘴里喊着“阿卜”,“阿卜”在蒙古语里是走的意思。最后红巾军取得了这场镇压战争中的胜利,给了周边地区反元势力极大的自信心。

标签: 刘福通

更多文章

  • 小明王韩林儿,为何不早点禅让给朱元璋?非要等着朱元璋来收拾他

    历史人物编辑:韦祖创标签:韩林儿

    像汉献帝、曹奂这些人,好歹是个傀儡皇帝,有禅让的资本。小明王韩林儿就比较尴尬了,因为这哥们连禅让的资格都没有。为啥?因为汉朝有400年大一统基业,曹魏也有三代帝王努力的成果,可韩林儿完全就是顶着个虚无的光环在招摇撞骗。朱元璋不待见这位老兄,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你看看,做傀儡都是要有祖宗给你打下资本的,

  • 小明王韩林儿作为整个大宋政权的皇帝,他真的是朱元璋的傀儡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韩林儿

    小明王韩林儿是整个大宋政权的皇帝,也绝不是什么朱元璋的傀儡,朱元璋当上吴王之后,名义上还要尊小明王为主公,他害死小明王,还是指使廖永忠采用凿船溺水的卑劣手段。小明王韩林儿,父亲韩山童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夫修筑黄河堤坝,韩山童联合刘福通,编造散布“石人一只眼,

  • 丁玉:韩林儿的御史,投降朱元璋,最终坐胡惟庸党案死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韩林儿

    丁玉是元末明初的一个将领,于公元1336年出生在贵州大定府猪场,是大定府指挥使丁明的第三子,起初的时候,他的名字叫做国珍,小时候的他便展现出了过于常人的才辩,长大之后便跑去给小明王韩林儿当御史。到了公元1356年的时候,张士诚的大将吕珍带领一支部队攻破了安丰,此时的韩林儿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光杆司令,深

  • 被沉尸江底的小明王韩林儿,背后是不是朱元璋的授意?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韩林儿

    元至正二十六年,已经是平章知事且加封吴王的朱元璋,派大将廖永忠前去接小明王韩林儿前往应天(今南京),在回程的途中,经过瓜州,船漏水沉没,导致韩林儿掉入江中溺死。小明王韩林儿的死,从表面证据来看,小明王死于意外,但是实质上明眼人都知道,小明王是间接的死于朱元璋之手。烫手山芋韩林儿从事情发生的经过来看,

  • 小明王韩林儿没有实权更没有军队,为什么他能成为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韩林儿

    说起韩林儿或许大家会首先会想到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很多人认为《倚天屠龙记》中明教教主张无忌的原型就是小明王韩林儿,说实话这样的说法也无不道理,当时反元的起义军的确尊小明王韩林儿为天下共主,或许我们又会想到汉献帝,韩林儿与张无忌和汉献帝都有相似之处,只不过结局不同而已。元朝末年,汉人一直被蒙古人

  • 元末红巾军起义是如何爆发的?韩林儿为何成为了“小明王”?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韩林儿

    红巾军起义是由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领导的,韩林儿是韩山童的儿子,由于韩山童被元朝围剿牺牲,韩山童的部将刘福通起义成功后,将躲入武安山中的韩林儿接至亳州,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因此他们说建立的红巾军政权也被称为“韩宋政权”。红巾起义元朝末年,本就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元朝统治区内,元朝统治者变本加厉、横征暴敛

  • 刘基为何不肯参拜韩林儿,还坚决反对朱元璋去救援韩林儿?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韩林儿

    公元1361年正月初一,小明王韩林儿封朱元璋为吴国公。江南行中书省设置御座,尊奉小明王韩林儿画像,让各路文官武将都去行庆贺大礼。朱元璋率百官都去参拜,手下人都到齐了,唯独不见刘基。李善长派人去请,还是不见影子。再请,这位以往不怎么发脾气的军师却生气了,十分恼怒地说道:“他不过是一个放牧的毛孩子,尊奉

  • 韩林儿和朱元璋的关系是怎么样的?韩林儿真的是死于朱元璋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韩林儿

    首先很明确的一点,关于韩林儿是否死于朱元璋之手,这个在历史上并没有定论,也就是说历史上关于韩林儿之死,一直都是一个谜。并没有明确记载,是朱元璋杀死了韩林儿。传言,朱元璋称吴王后两年,在朱元璋派遣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路上,船行至瓜步时,韩林儿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但具体是意外身亡,还是朱元璋策划的结果,

  • 朱元璋为何除去“小明王”韩林儿?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韩林儿

    大家好,我是“新奇哥大视野”,很高兴在头条与各位读者朋友见面。我希望在头条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奇闻趣事,传递知识和快乐。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请帮忙点赞收藏并转发,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关注“新奇哥大视野”,发现更多未知的世界。大明——“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帝

  • 韩林儿之死探析:究竟是朱元璋斩草除根还是廖永忠自作主张?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韩林儿

    01提到元末,必然绕不开韩林儿,盖因刘福通拥立韩林儿建立了韩宋。韩宋不同于一般旋起即灭的草头势力,它前后存在十二年,最鼎盛时期,整个北方都是韩宋的活动范围,韩林儿一度成为北方起义军的共主。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王士诚趋晋、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趋关中;毛贵出山东北犯。当然,窃以为还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