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林儿和朱元璋的关系是怎么样的?韩林儿真的是死于朱元璋之手?

韩林儿和朱元璋的关系是怎么样的?韩林儿真的是死于朱元璋之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云听历史 访问量:1111 更新时间:2024/4/15 3:50:04

首先很明确的一点,关于韩林儿是否死于朱元璋之手,这个在历史上并没有定论,也就是说历史上关于韩林儿之死,一直都是一个谜。并没有明确记载,是朱元璋杀死了韩林儿。

传言,朱元璋称吴王后两年,在朱元璋派遣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路上,船行至瓜步时,韩林儿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但具体是意外身亡,还是朱元璋策划的结果,至今为止仍未有定论。也就是说,韩林儿的死是一笔糊涂账。

至于韩林儿和朱元璋的关系可以算得上臣属关系了。天末乱世时期,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刘福通揭竿而起组建红巾军,并且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成功当上了红巾军老大之后,元朝各地也各自纷纷爆发起义。而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所以也加入了红巾军,在韩山童帐下效力。

最开始朱元璋只是一个小头目,一直在跟随红巾军中的大头目之一郭子兴。郭子兴死后,朱元璋也算成了气候,所以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的势力,并且投靠在韩林儿帐下继续听命。

之所以有人怀疑是朱元璋杀掉了韩林儿,那是因为在红巾军内部,朱元璋的地位是低于韩林儿的。郭子兴去世,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所以朱元璋处处掣肘于韩林儿。但后期朱元璋实力强大后,野心也自然随之膨胀。

再加上韩林儿兵败张士诚手下大将吕珍之手,在其势穷之下,朱元璋也自然会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既然要取代韩林儿,那么韩林儿就必须铲除掉,韩林儿在一天,朱元璋就没有能取代他的能力。毕竟身份差距太大。而且韩林儿也不是易与之辈。虽然分析是这么个分析。但毕竟没有真凭实据。所以韩林儿之死还是一个谜。

赵匡胤和朱元璋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众所周知赵匡胤是篡了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并且赵匡胤整个军旅生涯有一大半是在后周世宗柴荣手下效力。柴荣和赵匡胤这对君臣可谓是黄金搭档。

君臣两相知说的就是柴荣和赵匡胤。本身赵匡胤是没有造反心思的。一方面柴荣不是易与之辈,赵匡胤想造反也不一定能成。另一方面,柴荣对赵匡胤恩情甚深。赵匡胤也没理由造柴荣的反。

但柴荣死后,年仅七岁的恭帝柴宗训继位后,赵匡胤的野心随即也膨胀了起来。历朝历代主幼臣壮都是动乱的开始。柴宗训这个儿皇帝显然慑服不了赵匡胤。而赵匡胤眼看一个儿皇帝,自然也没有了敬畏之心。所以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天下。

但赵匡胤造反归造反,他对于柴荣还是有感情的。所以不论是从感激柴荣来讲,还是为了收拢后周人心方面考虑。赵匡胤都会善待柴世宗。再说了柴世宗只是一个幼子而已,而且在群臣中也没什么威望,翻不起什么大浪。他和韩林儿是完全不同的。

标签: 韩林儿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除去“小明王”韩林儿?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韩林儿

    大家好,我是“新奇哥大视野”,很高兴在头条与各位读者朋友见面。我希望在头条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奇闻趣事,传递知识和快乐。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请帮忙点赞收藏并转发,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关注“新奇哥大视野”,发现更多未知的世界。大明——“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帝

  • 韩林儿之死探析:究竟是朱元璋斩草除根还是廖永忠自作主张?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韩林儿

    01提到元末,必然绕不开韩林儿,盖因刘福通拥立韩林儿建立了韩宋。韩宋不同于一般旋起即灭的草头势力,它前后存在十二年,最鼎盛时期,整个北方都是韩宋的活动范围,韩林儿一度成为北方起义军的共主。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王士诚趋晋、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趋关中;毛贵出山东北犯。当然,窃以为还得加

  • 身为傀儡的小明王韩林儿,为什么不主动禅让,非要朱元璋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韩林儿

    身为傀儡的小明王韩林儿,为什么不主动禅让,非要朱元璋动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得天下是最正的一位,但是在朱元璋的政治生涯当中,却始终有一个污点,那就是杀害了小明王韩林儿,1366年,朱元璋派遣廖永忠在迎接小明王韩林儿回金陵的路途当中,小明王被沉江而死,对此有人感到疑惑,小明王韩林儿明明知道自己是个傀儡,

  • 这条运河是郭守敬的处女作,比通惠河早14年,低调内敛,名字却很霸气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郭守敬

    通惠河是元代由郭守敬主持修建的漕运河道,它连接了北京城和通州大运河,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大命脉,名气那是杠杠的。然而,你知道吗?在元代同期,还有一条与它平行的漕运河道,跟它一起发挥了重要的漕运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把它忘记了。坝河将台段 摄影 左岸这就是坝河,名字虽响亮,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3月26日郭守敬打通大运河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游戏视频标签:郭守敬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小哥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3月26日: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大运河。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的是通惠河,也就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段。通惠河开通以后,大运河的船只可以直接驶入今天北京的的什刹海、后海一带,等于进入了北京城。由此,杭州出发的

  • 郭守敬的四个阶段是什么?为什么说他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地位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河北邢台人,生活在金末元初。他的一生可分成四个阶段。先是求学,从小在祖父教育下学习数学和水利,后来随当时有名的学者刘秉忠学习天文学和地理学,喜欢思考和钻研,逐渐成为有学识的人。第二阶段从1262年开始,他受到推荐,并在多伦受到忽必烈的召见,从事水利工作,对治理华北、宁夏

  • 郭守敬在哪个领域有突出贡献?他创造的高等级数运算方法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郭守敬

    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上,宋元时代是科学技术最为繁荣发展、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的重要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都取得了新的成就。郭守敬就是在当时创新思想影响下出现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也是13世纪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天文、历法、数学、水利、地理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在对天文研究和天文仪

  • 北京东四老街区的故事,元代郭守敬力排众议,主持修建通惠河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郭守敬

    北京,作为五朝古都,历史给这座城市沉淀的人文底蕴,却不曾改变。它的根基就深藏在红墙青瓦里,老街胡同中。位于东城区中部的东四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城极具代表性的地理坐标。东起朝阳门北小街,西至东四北大街,北为平安大街,南面与朝阳门内大街相连。这片总面积48.8公顷的老街区,如今依然保留着元大都时期的结构

  • 郭守敬在科学方面有哪些成就?有怎样的成长背景?何时展露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在天文、数学、水利工程和仪器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尤其在天文研究和天文仪器的制造方面享誉世界,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1977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又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郭

  • 蒙古不忽木家族的汉学修养与造诣

    历史人物编辑:顺其自然爱搞笑标签:不忽木

    在蒙古统治者实施的多元文化氛围下,来自西域的不忽木家族自第二代始,即学习汉文化,推崇儒学,至回回、巎巎、太禧奴等辈皆能文善诗,精通书画,表现出颇深的汉字修养,其诗文、书画成就亦颇显品位,为世人所推重。家庭背景不忽木家族华化有其特殊的社会、家庭教育和文化背景。元朝统一全国,大一统的局面使不忽木家族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