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基为何不肯参拜韩林儿,还坚决反对朱元璋去救援韩林儿?

刘基为何不肯参拜韩林儿,还坚决反对朱元璋去救援韩林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韩振华 访问量:2596 更新时间:2024/1/21 2:13:11

公元1361年正月初一,小明王韩林儿朱元璋为吴国公。江南行中书省设置御座,尊奉小明王韩林儿画像,让各路文官武将都去行庆贺大礼。朱元璋率百官都去参拜,手下人都到齐了,唯独不见刘基

李善长派人去请,还是不见影子。再请,这位以往不怎么发脾气的军师却生气了,十分恼怒地说道:“他不过是一个放牧的毛孩子,尊奉他干什么?”始终拒绝向韩林儿行参拜之礼。

事后,朱元璋召刘基问道:“今天怎么不见先生?”

刘基道:“当今天下,唯主公为群雄之首;将来天下,唯主公为真龙是主,此乃天命也,我何必去拜一个毛孩子?”

朱元璋听后,顿时醒悟,大为感动,同时也增强了他彻底消灭陈友谅的决心。

当初,张士诚派吕珍围困安丰,小明王宋朝廷告急,刘福通两次派使求救,朱元璋准备率军出征解围,刘基却坚决反对。

第一个理由是劳师远征,部队鞭长莫及,即使赶到安丰,城已被破,得不偿失;第二个理由是担心陈友谅趁后方空虚,攻占应天。

除此之外,刘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问过朱元璋:“主公此去,目的在何?”

朱元璋答道:“小明王被围甚急,我岂能袖手旁观?再者,安丰失守,张士诚的力量就会更加强大,不可不救。”

刘基分析完当时的整个战局后,说出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且不说小明王该不该救,如若救出来,主公以为当发往何处?”这才是刘基心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是啊,你朱元璋不是整天想的是谋取天下,成就大业吗?既然如此,何必还去管那有名无实的小明王呢?即使你冒险这次救出他来,将夹又如何处置?把他关起来杀掉吗?那又何必去救他!世人又是如何对你评价呢?如果继续让他做皇帝,那你打败元朝皇帝,又有一个宋朝皇帝,岂不是自捆手脚、作茧自缚吗?

因此,无论从眼前着想,还是从图谋大汁,刘基都认为朱元璋都是不应该去解安丰之围的。

但朱元璋还是去了,他的真实思想是什么?不得而知。但刘基知道,他有两个症结。

一个是朱元璋率部与陈友谅作战两次,虽然取得胜利,但这陈友谅看来不好对付,朱元璋想先解决张士诚,他不愿看到张士诚又发展为第二个陈友谅。对这一点,刘基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一点,既是朱元璋的致命弱点,又是将来要给自己添麻烦的问题。就是既不愿受制于人,从内心不愿意把自己的旗帜挂在小明王的麾下,早就存了离之而去之心,但又摆脱不了世俗的东西,担心后人说自己大仁不义。

这后一点,刘基看得非常之准,也非常之远久。他认为,要为人君,天之骄子,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后来发生的事也证明刘基的认识是正确的,朱元璋想落一个正人君子的名声,却留下了谁最后杀死小明王的永世疑问。

刘基准备下定决心尽早解决这个问题。他自从投入朱元璋门下之后,就从来没有给朱元璋出过与小明王接触的主意,为朱元璋出的所有军事谋略、战略部署、作战行动,也从来没有报告给这个宋朝廷知道。他对小明王只是利用,利用其作为抵御元朝廷的一块挡箭牌。

其实,朱元璋又何尝不是呢?只是他想做得高明一点。

对此,小明王也是心中有数的,只是他虽为皇帝,手下却没有一兵一卒。当时一切权力在刘福通手中,后来又受制于朱元璋。

安丰之围后,朱元璋将小明王韩林儿安置到滁州。小明王非常担心,他知自己目前片瓦皆无,要不是朱元璋救下自己,恐怕连眼下这块立锥之地也没有,便问皇后说:“我今日徒拥帝号,已无权无兵,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救我?”

皇后说:“他要你做他手中的一枚棋子。”

韩林儿说:“那还不如把这个帝号让给他算了。”

皇后道:“陛下错矣。朱元璋不顾风险,发大兵解安丰之围,要就是要的你这个帝号。他能理直气壮地与元朝廷抗衡,消灭其他势力。若陛下将此帝号让与他,无此名位,则危在旦夕。”

韩林儿又道:“要若杀我、朱元璋现在实力雄厚,独霸一方,即可动手,为何缺了名份则危矣?”

皇后道:“陛下说的有理,但目前尚不是时机,朱元璋面对众敌,既有元朝廷,又有陈友谅、张士诚等霸主与其相争,若不顾名节,现在动手除掉你,将落下口实、自毁前程。”

“那我该怎么办?”

“以君臣之礼相待,为其加封,静候其变。”

“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当朱元璋作为人臣第一次与这位自己旗帜上的皇帝见面后,小明王即下诏,封赠朱元璋三代高官显爵。

虽然朱元璋在安丰城接到诏书时付之一笑,心想这韩林儿还不算蠢,但他照旧供奉其为自己的“皇帝”,临时建造宫殿,把皇宫里的宦官、侍卫都换上自己人,对韩林儿供养极厚、防护极严。

也就是说,小明王名为皇帝,其实是俘虏,受朱元璋监护。叱咤一时的红巾之主,就这样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标签: 韩林儿

更多文章

  • 韩林儿和朱元璋的关系是怎么样的?韩林儿真的是死于朱元璋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韩林儿

    首先很明确的一点,关于韩林儿是否死于朱元璋之手,这个在历史上并没有定论,也就是说历史上关于韩林儿之死,一直都是一个谜。并没有明确记载,是朱元璋杀死了韩林儿。传言,朱元璋称吴王后两年,在朱元璋派遣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路上,船行至瓜步时,韩林儿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但具体是意外身亡,还是朱元璋策划的结果,

  • 朱元璋为何除去“小明王”韩林儿?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韩林儿

    大家好,我是“新奇哥大视野”,很高兴在头条与各位读者朋友见面。我希望在头条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奇闻趣事,传递知识和快乐。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请帮忙点赞收藏并转发,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关注“新奇哥大视野”,发现更多未知的世界。大明——“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帝

  • 韩林儿之死探析:究竟是朱元璋斩草除根还是廖永忠自作主张?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韩林儿

    01提到元末,必然绕不开韩林儿,盖因刘福通拥立韩林儿建立了韩宋。韩宋不同于一般旋起即灭的草头势力,它前后存在十二年,最鼎盛时期,整个北方都是韩宋的活动范围,韩林儿一度成为北方起义军的共主。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王士诚趋晋、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趋关中;毛贵出山东北犯。当然,窃以为还得加

  • 身为傀儡的小明王韩林儿,为什么不主动禅让,非要朱元璋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韩林儿

    身为傀儡的小明王韩林儿,为什么不主动禅让,非要朱元璋动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得天下是最正的一位,但是在朱元璋的政治生涯当中,却始终有一个污点,那就是杀害了小明王韩林儿,1366年,朱元璋派遣廖永忠在迎接小明王韩林儿回金陵的路途当中,小明王被沉江而死,对此有人感到疑惑,小明王韩林儿明明知道自己是个傀儡,

  • 这条运河是郭守敬的处女作,比通惠河早14年,低调内敛,名字却很霸气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郭守敬

    通惠河是元代由郭守敬主持修建的漕运河道,它连接了北京城和通州大运河,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大命脉,名气那是杠杠的。然而,你知道吗?在元代同期,还有一条与它平行的漕运河道,跟它一起发挥了重要的漕运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把它忘记了。坝河将台段 摄影 左岸这就是坝河,名字虽响亮,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3月26日郭守敬打通大运河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游戏视频标签:郭守敬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小哥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3月26日: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大运河。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的是通惠河,也就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段。通惠河开通以后,大运河的船只可以直接驶入今天北京的的什刹海、后海一带,等于进入了北京城。由此,杭州出发的

  • 郭守敬的四个阶段是什么?为什么说他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地位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河北邢台人,生活在金末元初。他的一生可分成四个阶段。先是求学,从小在祖父教育下学习数学和水利,后来随当时有名的学者刘秉忠学习天文学和地理学,喜欢思考和钻研,逐渐成为有学识的人。第二阶段从1262年开始,他受到推荐,并在多伦受到忽必烈的召见,从事水利工作,对治理华北、宁夏

  • 郭守敬在哪个领域有突出贡献?他创造的高等级数运算方法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郭守敬

    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上,宋元时代是科学技术最为繁荣发展、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的重要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都取得了新的成就。郭守敬就是在当时创新思想影响下出现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也是13世纪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天文、历法、数学、水利、地理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在对天文研究和天文仪

  • 北京东四老街区的故事,元代郭守敬力排众议,主持修建通惠河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郭守敬

    北京,作为五朝古都,历史给这座城市沉淀的人文底蕴,却不曾改变。它的根基就深藏在红墙青瓦里,老街胡同中。位于东城区中部的东四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城极具代表性的地理坐标。东起朝阳门北小街,西至东四北大街,北为平安大街,南面与朝阳门内大街相连。这片总面积48.8公顷的老街区,如今依然保留着元大都时期的结构

  • 郭守敬在科学方面有哪些成就?有怎样的成长背景?何时展露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在天文、数学、水利工程和仪器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尤其在天文研究和天文仪器的制造方面享誉世界,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1977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又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