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朝末年,刘福通浩浩荡荡的北伐,为什么失败于开封?

元朝末年,刘福通浩浩荡荡的北伐,为什么失败于开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闲人一支烟 访问量:2716 更新时间:2024/2/5 22:24:43

元朝,虽然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可却是中国所有大一统朝代当中最为混乱的。元朝的皇室一直在争权夺利。90年后,元朝政权就被朱元璋给破灭了。

可是在元朝末年,就有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部队,这支部队其实离灭亡元朝很近,却在开封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

这支部队就是红巾军,而此次浩浩荡荡的北伐,为什么会失败于开封?

元朝的残暴统治

元朝依靠成吉思汗的绝对武力,曾经一度统治了整个欧亚大陆,可是后来,元朝的朝廷就乱了。

因为他们的皇帝是选举制度,要经过贵族议会的选举,短短90年时间,元朝的皇帝就换了好几个世系。每次世系争位失败,都面对着极其惨烈的下场。

这一切都导致元朝政权内部极其不稳,也切实地威胁到了元朝的统治。

糟糕的等级制度

一个朝代之所以灭亡,大多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活不下去的人占了大多数,最后在这一大群活不下去的人当中,又出了几个胆子大的人。这群农民起义军汇合在一起,就灭亡了一个王朝。

元朝末年就是这种状况,在元朝,所有的人被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这四个等级有点像现在还在印度流行的种姓制度。在元朝的等级制度当中,人民的上升渠道被彻底封死,占社会极少数的人有了占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

这种制度毫无疑问是极其不健康的。在元朝末年,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终于,一群在黄河边上做苦工的贫苦人坐不住了。

他们弄了一个天生异象,试图说服百姓和他们一起造反。

后来,在元朝政权的一系列操作下,起义军迅速壮大。元朝朝廷的骚操作都有哪些呢?被派来的官兵不好好镇压起义军,反倒杀良冒功。

导致很多百姓都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元朝朝廷还加征赋税,弄得百姓更加活不下去了。

可是,就是这样一支起义队伍,却突然失败了。

起义军的失策

在游戏界曾经流传着一句话“屠龙勇士终成恶龙。是说一个人在反对完特权阶级之后,自己也会迷恋上成为特权阶级的滋味。

这一点用在起义军首领身上是特别合适的。在北伐军队走到开封的时候,起义军开始自满。他们认为这场起义一定能取得成功。所以,他们开始沉迷享乐,觉得自己是王朝新的主人,这群起义军首领开始做当初自己最痛恨的人所做的事情。

第二个原因也和元朝灭亡的原因差不多,那就是起义军内部派系太多,各自为政,早就不是一条心了。如果说在这之前,让起义军首领最为看重的事情是如何覆灭元朝,那么在这之后,起义军首领最看重的事情就是自己能从这场战争当中夺得多少利益。

他们开始担心利益,开始担心自己能否在这场起义当中有足够的蛋糕。

于是,大家都开始向对自己比较有利的方向前进,比如张士诚,他就接受了元朝的招安,再比如陈友谅和朱元璋,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再服从于刘福通了。

至于另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韩山童,他很久前就去世了,更加管不了现在的情况了。

第三点是起义军的谋略问题,一般这种分成几路,齐头并进的队伍,背后都会有一个应急预案,比如,部队怎么协同工作,如果部队中有一路出现比较大的失败,那么应当如何处理。

可是起义军完全没有应急预案,导致最为出色的中路军在把元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其他两路军队却是大败,这样一来,起义军彻底失去了进攻元朝的能力。

“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灯火扬州路”这一次的起义军也是如此。起义军的北伐太过于草率,导致最后都没有足够稳固的后方,起义军断绝了自己的退路,最后也难免失败的命运。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起义军浩浩荡荡杀向开封城下的时候,部队实在太过于集中,虽然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壮大,可相对于元朝正规军来说,起义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一旦起义军在一个地方安营扎寨,那也就意味着元朝军队的机会来了。

因为正面打的话,起义军依然不是元朝军队的对手,这和后来明朝灭亡的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明朝李自成的军队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让大明王朝无可奈何,就是因为他们的机动性太强了。

按起了葫芦起了瓢,而且这些军队的头领也很识时务,一看打不过了马上投降,明朝军队碍于大义总不好对投降的军队做什么。再加上在关外还有清朝军队的时不时地侵略,最后明朝军队就败在了这样的东西夹击当中。

起义军一开始,能够有浩大的声势,也是在于他们能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元朝的军队疲于奔命,可是到了开封城下的时候,突然起身就失去了机动性。

因为那个时候的起义军头领的心思已经不在起义这件事情上,等于是还没有成功,他们就开始想着如何分享成功之后的利益。

原本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就这样失败了,而韩林儿也死在了朱元璋接他的船上。其实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动的手因为这个是时候朱元璋已经完全不是和红巾军一路的,他想要自立门户。

虽然说红巾军的北伐失败,可这并不意味着明元朝朝廷就取得了胜利。

恰恰相反,这只是天下起义军风起云涌的一个开始而已,后来很多人都因为不堪元朝朝廷的压迫,而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些起义军到了后来又互相攻伐,最终朱元璋取得了大胜利,成了大明的开国皇帝。

元朝除了皇室之间争斗频繁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统治疆域太过于广袤,统治疆域最广大的时候。元朝甚至一度统治了欧亚大陆。

这导致在元朝统治下的民族数迅速增长,也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再加上元朝朝廷自我感觉良好,始终不愿意直面民族问题,而且还把公民分成了三六九等,这样等于让民族问题进一步地尖锐化。

其实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死去多少都有一定的汉化痕迹因为这是维持统治所必需的牺牲,如果汉化的痕迹不够明显,很有可能到最后还是会被汉族的文化力量所吞没。

元朝朝廷起来也很害怕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们保证以前在南宋的统治下的人民分成了民族当中,最低的一等。

试图通过剥削和压迫,让他们屈服,可是这一切都起到了反效果,反而让起义军可以争取到的人数急剧扩大。

后来其实出发的时候,元朝朝廷的应对措施又不够聪明,他们居然不好好核实每位军官的功绩,任由他们杀良冒功。最后再次上演了一出官逼民反的悲剧,

可是起义军居然也没有抓住这么好的机会,随着胜利的到来,渐渐地起义军内部不再是铁板一块。每个人都各怀心事,最终才给了元朝朝廷各个击破的机会,在一次轰轰烈烈的北伐之后,起义军彻底落下了帷幕。

标签: 刘福通

更多文章

  •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白莲教的兴起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刘福通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白莲教的兴起前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起因公元1351年,元顺帝命令贾鲁治理黄河水患。▲贾鲁结果公元1355年,韩林儿在刘福通和红巾军的拥立下建立了宋

  • 小明王韩林儿,为何不早点禅让给朱元璋?非要等着朱元璋来收拾他

    历史人物编辑:韦祖创标签:韩林儿

    像汉献帝、曹奂这些人,好歹是个傀儡皇帝,有禅让的资本。小明王韩林儿就比较尴尬了,因为这哥们连禅让的资格都没有。为啥?因为汉朝有400年大一统基业,曹魏也有三代帝王努力的成果,可韩林儿完全就是顶着个虚无的光环在招摇撞骗。朱元璋不待见这位老兄,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你看看,做傀儡都是要有祖宗给你打下资本的,

  • 小明王韩林儿作为整个大宋政权的皇帝,他真的是朱元璋的傀儡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韩林儿

    小明王韩林儿是整个大宋政权的皇帝,也绝不是什么朱元璋的傀儡,朱元璋当上吴王之后,名义上还要尊小明王为主公,他害死小明王,还是指使廖永忠采用凿船溺水的卑劣手段。小明王韩林儿,父亲韩山童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夫修筑黄河堤坝,韩山童联合刘福通,编造散布“石人一只眼,

  • 丁玉:韩林儿的御史,投降朱元璋,最终坐胡惟庸党案死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韩林儿

    丁玉是元末明初的一个将领,于公元1336年出生在贵州大定府猪场,是大定府指挥使丁明的第三子,起初的时候,他的名字叫做国珍,小时候的他便展现出了过于常人的才辩,长大之后便跑去给小明王韩林儿当御史。到了公元1356年的时候,张士诚的大将吕珍带领一支部队攻破了安丰,此时的韩林儿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光杆司令,深

  • 被沉尸江底的小明王韩林儿,背后是不是朱元璋的授意?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韩林儿

    元至正二十六年,已经是平章知事且加封吴王的朱元璋,派大将廖永忠前去接小明王韩林儿前往应天(今南京),在回程的途中,经过瓜州,船漏水沉没,导致韩林儿掉入江中溺死。小明王韩林儿的死,从表面证据来看,小明王死于意外,但是实质上明眼人都知道,小明王是间接的死于朱元璋之手。烫手山芋韩林儿从事情发生的经过来看,

  • 小明王韩林儿没有实权更没有军队,为什么他能成为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韩林儿

    说起韩林儿或许大家会首先会想到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很多人认为《倚天屠龙记》中明教教主张无忌的原型就是小明王韩林儿,说实话这样的说法也无不道理,当时反元的起义军的确尊小明王韩林儿为天下共主,或许我们又会想到汉献帝,韩林儿与张无忌和汉献帝都有相似之处,只不过结局不同而已。元朝末年,汉人一直被蒙古人

  • 元末红巾军起义是如何爆发的?韩林儿为何成为了“小明王”?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韩林儿

    红巾军起义是由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领导的,韩林儿是韩山童的儿子,由于韩山童被元朝围剿牺牲,韩山童的部将刘福通起义成功后,将躲入武安山中的韩林儿接至亳州,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因此他们说建立的红巾军政权也被称为“韩宋政权”。红巾起义元朝末年,本就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元朝统治区内,元朝统治者变本加厉、横征暴敛

  • 刘基为何不肯参拜韩林儿,还坚决反对朱元璋去救援韩林儿?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韩林儿

    公元1361年正月初一,小明王韩林儿封朱元璋为吴国公。江南行中书省设置御座,尊奉小明王韩林儿画像,让各路文官武将都去行庆贺大礼。朱元璋率百官都去参拜,手下人都到齐了,唯独不见刘基。李善长派人去请,还是不见影子。再请,这位以往不怎么发脾气的军师却生气了,十分恼怒地说道:“他不过是一个放牧的毛孩子,尊奉

  • 韩林儿和朱元璋的关系是怎么样的?韩林儿真的是死于朱元璋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韩林儿

    首先很明确的一点,关于韩林儿是否死于朱元璋之手,这个在历史上并没有定论,也就是说历史上关于韩林儿之死,一直都是一个谜。并没有明确记载,是朱元璋杀死了韩林儿。传言,朱元璋称吴王后两年,在朱元璋派遣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路上,船行至瓜步时,韩林儿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但具体是意外身亡,还是朱元璋策划的结果,

  • 朱元璋为何除去“小明王”韩林儿?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韩林儿

    大家好,我是“新奇哥大视野”,很高兴在头条与各位读者朋友见面。我希望在头条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奇闻趣事,传递知识和快乐。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请帮忙点赞收藏并转发,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关注“新奇哥大视野”,发现更多未知的世界。大明——“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