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文公一代霸主,为什么终身不与秦穆公为敌?

晋文公一代霸主,为什么终身不与秦穆公为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痛都痒美食 访问量:134 更新时间:2024/3/11 22:56:00

郑文公,是一代雄主郑庄公孙子。这龟孙子是个极品,特别能忍耐,在各大国之间装孙子,但对自己家里的人却特别残忍,“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这冷血程度,直追晋文公的老爹晋献公

当年晋文公在外流亡,路过郑国,郑文公极其无礼,连鲁国的左丘明都看不下去,专门写了篇文章《郑文公不礼重耳》。如今重耳摇身一变,成为一代霸主晋文公,郑文公别提有多害怕了。

郑文公自己心虚,表现的就分外积极,在接下来的践土之盟中,周襄王亲自到场,向晋文公祝贺,并封晋文公为方伯(即诸侯长,虽然是个名誉头衔,但等于由国家认证你的霸主称号),这次会盟节目的现场主持人,就是郑文公同志。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郑文公、卫叔武及莒子,这种重要场合,一向爱热闹的秦穆公居然没有来,想必是对妹夫兼女婿晋文公的丰功伟绩心里有些酸吧。

盟约的墨迹还没有干透,晋文公就又琢磨怎么收拾那些对自己不礼貌的人了,郑文公首当其冲。还好,郑文公命不该绝,有个手下叫烛之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分化了前往攻郑的秦晋联军,才使得郑国暂时保全。

晋文公不像齐桓公,他做什么事情,心里都是有谱的。凡是流亡期间曾对他不礼貌的,挨个收拾。凡是流亡期间厚待过他的,挨个报答。有怨报怨有恩报恩,从无例外。掐指一算,该轮到卫成公了。

之前因为老爹当年对晋文公没礼貌,卫国已经挨过一次打,那还是在城濮之战以前,卫成公因为和晋文公顶牛,被国内的亲晋势力赶下台,无奈逃到陈国寻求政治庇护。天有不测风云,转过年来,卫国复国,加入了晋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践土之盟,卫成公的弟弟卫叔武代表卫国参加,受到了周天子和盟主晋文公的亲切接见。

听闻这个消息,卫成公心里酸酸的,想着弟弟那本应该属于自己的荣耀,他厚着脸皮想回国,遭到卫国上下的一致排斥。万般无奈,他又跑到周襄王那里,请求周天子给予支持。晋文公心说你还真敢来,派人前往洛阳,要毒杀卫成公。卫成公事先得到消息,贿赂前来下毒的人,才逃过一死。

卫成公的好朋友鲁僖公花钱办置了一份重礼,送到了周襄王那里。有钱能使鬼推磨,周襄王竟然不顾周天子之尊,亲自去找晋文公,给卫成公说情,卫成公就此保住了一条小命。

关键时刻,虚头巴脑不管用,还是钱好使啊!

对于曾经大力帮助过自己即位的姐夫,丈人秦穆公,晋文公无以为报,百般包容。在联合攻郑那次,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说辞,战场翻脸,居然去帮助郑国对抗晋文公,把晋国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狐偃等人咽不下这口气,认为秦穆公不仁,就休怪晋文公不义,主张立即与秦开战,但这个意见当即便被晋文公给否决了。终晋文公一生,都坚决不与秦国为敌。

发现个有趣的事情,当年重耳流亡,所到的异姓诸侯国,包括齐国(姜姓),楚国(芈姓),宋国(子姓),秦国(嬴姓),甚至狄人,都对他他礼敬有加,鼎力扶持;反而是那些同姓诸侯国,卫国(姬姓),曹国(姬姓),郑国(姬姓),都对他百般无礼,十分排斥,应该不只是巧合。

晋文公当初流亡受难,令人同情,可谁曾记得,当年被他爹晋献公所灭的同姓诸侯小国杨,耿,魏,霍,郇,虞,虢等国家,国破人亡,从这个角度讲,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同姓国要为难晋国的流亡公子了。

标签: 晋文公

更多文章

  • 祸国殃民:一代妖后把晋文公玩弄于股掌

    历史人物编辑:小鹏说穿衣搭配标签:晋文公

    女色乱国,争庶夺嫡,始终是中国历史上宫廷权力斗争的一个主题。晋献公年轻貌美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君位,用计逼死太子,继而加害其他的王室公子。为避杀身之祸,后来成为国君的公子夷吾、重耳纷纷流亡国外,地处中原实力强大的晋国,从此陷人了漫长的动乱。春秋时期晋献公五年(公元前672年),晋献公出兵

  • 逃亡路上晋文公重耳娶的那些女人们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晋文公

    骊姬之乱,四十三岁的重耳带着一帮忠于他的小伙伴逃亡到姥姥家狄国,娶了狄国部落首领的女儿季隗生了两个儿子,自从晋国内乱,太子申生自杀,各公子逃亡,重耳过着跌沛流离的生活,好容易在狄国安定下来娶妻生子,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季隗美丽善良、似水的柔情给失魂落魄的重耳带来了温暖和重新生活的勇气,这一住就是十二年

  • 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是报恩还是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论文标签:晋文公

    有名的成语“退避三舍”,故事的起源和发展又是怎样的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年轻时的他一直处于漂泊流亡状态,直到六十三岁才登上王位。在有名的城濮之战中,面对楚国军队,晋文公下令退避三舍,原因真的只是报恩吗?故事还要从他父王,也就是晋献公娶的一个美女说起,这个美女可以说是有着倾国倾城之色

  • 东周列国故事288晋文公召集各路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晋文公

    东周列国故事288晋文公召集各路诸侯先轸曰:“征伐讨贰,是伯主的职责。臣请求整军操练,以待君命。”孙子兵法的老师先轸狐偃曰:“不然。伯主之所以能统领诸侯,都是借助了天子的威望。现在天下亲自来慰劳我们,但是君侯还没有去朝觐,这个我们还没有做到,怎么去臣服别人呢?现在有个主意,就是用去朝觐的名义,召集诸

  • 一文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晋文公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晋文公

    上一篇我们谈到了春秋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要想了解齐桓公的事迹,抓住“称霸”二字即可。那么晋文公又是什么样的呢?打垮戎狄,击败楚国晋文公是继齐桓公后的又一位霸主,人们一直将他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但其实这有点委屈晋文公了。齐桓公只是北拒戎狄,让他们无法入侵,但晋文公及其子孙却把戎狄部落都给打垮

  • 晋文公如何推行改革,奠定晋国霸业基础的?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和政治家,他与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并称为春秋五霸。由于他早年经历坎坷,倍遭困厄,继位后又励精图治,政绩显赫,因此自古为人称道。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晋惠公、晋怀公先后得到秦国的支持并执政,但他们施政无道,国内的重重矛盾,引起社会各阶层

  • 晋文公有十个妻子,其中三个真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晋文公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指定有三个好女人,这三个好女人是指一个好母亲,一个好老师和一个好妻子。可真正能做到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但今天小编要说说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遇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的故事。晋文公重耳自幼饱读诗书,礼贤下士,广交好友,在朋友圈内有很好的口碑。但天有不测风云,自从他父亲

  • 秦穆公是晋文公的姐夫还是岳父?

    历史人物编辑:石华强标签:晋文公

    话说晋文公在秦穆公的扶持下登上了晋国国君,在这里我得插播一个知识点:就是参加葬礼的时候,有人会遇到那个写挽联的,如果遇到:泪洒渭阳、或者渭阳洒泪之类的,那就是外甥悼念舅舅的,这典故就出在晋文公这里。这才是我!当年秦穆公娶了晋文公的姐姐,所以晋文公是秦穆公的小舅子,而晋文公又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所以

  • 晋文公搂草打兔子,获得意外之喜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晋文公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发兵攻打原国(位置在今河南济源)。原国是个小诸侯国,实际上就是一座城,国君是原伯。对于拿下一座小城,晋文公并未放在眼里,仿佛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去去就回。晋文公认为十天的时间绰绰有余,于是只让士兵们每人携带十天的口粮,轻装向原国进发,同时跟士大夫黄越约定了十日后返回。出乎晋文公

  • 春秋时期晋文公如何成就乱世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秦汉历史号标签:晋文公

    知人善用是成就霸业的关键所在,用人不疑才能聚集贤能良将,疑人不用、不懂赋能则无人可用,所以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较为理性的用人观。《史记》: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