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祸国殃民:一代妖后把晋文公玩弄于股掌

祸国殃民:一代妖后把晋文公玩弄于股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鹏说穿衣搭配 访问量:1363 更新时间:2024/3/11 22:55:50

女色乱国,争庶夺嫡,始终是中国历史上宫廷权力斗争的一个主题。晋献公年轻貌美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君位,用计逼死太子,继而加害其他的室公子。为避杀身之祸,后来成为国君的公子夷吾、重耳纷纷流亡国外,地处中原实力强大的晋国,从此陷人了漫长的动乱。

春秋时期晋献公五年(公元前672年),晋献公出兵攻打骊戎,灭了骊戎之君,将他的女儿骊姬作为俘虏带回国内。献公十分宠爱骊姬,她不仅貌美如花,体轻如燕,且工于心计,深谙讨乖取巧的门道,令献公想人非非,不顾占卜人的劝阻坚持将其纳为己有,并把她立为夫人。后来,骊姬生了一个儿子,叫奚齐。

其实,在晋献公当太子的时候,已有一妻两妾,妻未生育即病死,两妾各生一子:夷吾(晋惠公)、重耳(公)。但晋献公最宠爱的却是他父亲的小妾齐姜,两人乱伦生子申生。晋献公即位后立齐姜为夫人,申生为太子。为自己母子的未来权位未雨绸缪,骊姬展开了一系列活动,排挤晋献公另外的几个儿子,为奚齐争取继承晋国国君的地位。她要为儿子扫清踏上国君之位的障碍,除掉最有才华的三个王子:申生、重耳、夷吾。

都说最毒莫过妇人心,骊姬接下来到底是如何攻心计使太子不得不自杀而亡呢?

骊姬对申生的陷害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她并不急于动手,先是找借口支走申生。首先贿赂献公宠臣优施、梁五等人让他们在献公面前大造舆论说:“曲沃是晋君宗庙所在地,必须让太子居守。"晋献公听了他们的话,遂让申生离开国都绛城,去了曲沃。隔绝了献公与申生的直接联系,切断了他们父子间频繁的沟通渠道,为后面的用计和陷害准备了基本的条件。她贿赂其他朝臣,指使别人给献公提议,自己未曾出面,从而掩饰了她对太子的险恶心机。有一次,献公私下向她表示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的意思,骊姬还哭着说:“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她在表面上为太子申生说好话,背后却指使人到晋献公面前给申生进谗言,逐渐离间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

申生到曲沃不久,骊有次哭着告诉献公,说申生在曲沃收买民心,准备夺取国政。献公略有所信,问道:“那该怎么办呢?"骊姬故意劝献公道:“您可借口年老,交出国政。申生得到国政,说不定会赦免您。"献公听罢坚决表示说:“绝不能给他国政!我以武威扬名诸侯,现在没有死就丢了国政,算什么武!自己的儿子都胜不了,算什么威!我一定要想办法收拾他。"晋献公自此对申生暗伏杀机。

骊姬觉得时机成熟以后,便迂回地采取行动。她假托献公梦见了申生故去的母亲,让申生赶快回曲沃的祖庙去祭祀。申生祭祀以后,把祭祀用过的酒肉礼品进奉给献公。献公当时在外游猎未归,骊姬就把酒肉留在宫中,在里边下了毒药。献公回来以后,厨师送上那些祭品,献公就要享用,骊姬当即拦住,说:“胙所从来远,宜试之。"把酒洒在地上,地面隆起一个大包;肉喂狗,狗死;让小臣饮酒,小臣死。骊姬顿时哭起来,边哭边说:“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人乎?且君老矣,且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之后骊姬佯装大惊,哭倒于地。献公见太子要给自己下毒手,亦怒不可遏,派人执杀了申生少傅杜原款。申生不敢辩白,而后又派二五率兵去捉拿申生。申生只好逃往外地。由于申生身被恶名,无法洗雪,最终自缢而死。

这次事件的结果,是晋献公立奚齐为太子,骊姬的目的总算达到。但没过几年,晋献公病危,临终前托孤于荀息,嘱他立奚齐为晋君可是晋献公一死,大夫里克随即发难,杀死骊姬和奚齐。骊姬费尽心机为儿子夺取的权势,为自己夺来的地位,霎时成为一枕黄粱。

标签: 晋文公

更多文章

  • 逃亡路上晋文公重耳娶的那些女人们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晋文公

    骊姬之乱,四十三岁的重耳带着一帮忠于他的小伙伴逃亡到姥姥家狄国,娶了狄国部落首领的女儿季隗生了两个儿子,自从晋国内乱,太子申生自杀,各公子逃亡,重耳过着跌沛流离的生活,好容易在狄国安定下来娶妻生子,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季隗美丽善良、似水的柔情给失魂落魄的重耳带来了温暖和重新生活的勇气,这一住就是十二年

  • 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是报恩还是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论文标签:晋文公

    有名的成语“退避三舍”,故事的起源和发展又是怎样的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年轻时的他一直处于漂泊流亡状态,直到六十三岁才登上王位。在有名的城濮之战中,面对楚国军队,晋文公下令退避三舍,原因真的只是报恩吗?故事还要从他父王,也就是晋献公娶的一个美女说起,这个美女可以说是有着倾国倾城之色

  • 东周列国故事288晋文公召集各路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晋文公

    东周列国故事288晋文公召集各路诸侯先轸曰:“征伐讨贰,是伯主的职责。臣请求整军操练,以待君命。”孙子兵法的老师先轸狐偃曰:“不然。伯主之所以能统领诸侯,都是借助了天子的威望。现在天下亲自来慰劳我们,但是君侯还没有去朝觐,这个我们还没有做到,怎么去臣服别人呢?现在有个主意,就是用去朝觐的名义,召集诸

  • 一文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晋文公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晋文公

    上一篇我们谈到了春秋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要想了解齐桓公的事迹,抓住“称霸”二字即可。那么晋文公又是什么样的呢?打垮戎狄,击败楚国晋文公是继齐桓公后的又一位霸主,人们一直将他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但其实这有点委屈晋文公了。齐桓公只是北拒戎狄,让他们无法入侵,但晋文公及其子孙却把戎狄部落都给打垮

  • 晋文公如何推行改革,奠定晋国霸业基础的?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和政治家,他与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并称为春秋五霸。由于他早年经历坎坷,倍遭困厄,继位后又励精图治,政绩显赫,因此自古为人称道。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晋惠公、晋怀公先后得到秦国的支持并执政,但他们施政无道,国内的重重矛盾,引起社会各阶层

  • 晋文公有十个妻子,其中三个真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晋文公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指定有三个好女人,这三个好女人是指一个好母亲,一个好老师和一个好妻子。可真正能做到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但今天小编要说说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遇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的故事。晋文公重耳自幼饱读诗书,礼贤下士,广交好友,在朋友圈内有很好的口碑。但天有不测风云,自从他父亲

  • 秦穆公是晋文公的姐夫还是岳父?

    历史人物编辑:石华强标签:晋文公

    话说晋文公在秦穆公的扶持下登上了晋国国君,在这里我得插播一个知识点:就是参加葬礼的时候,有人会遇到那个写挽联的,如果遇到:泪洒渭阳、或者渭阳洒泪之类的,那就是外甥悼念舅舅的,这典故就出在晋文公这里。这才是我!当年秦穆公娶了晋文公的姐姐,所以晋文公是秦穆公的小舅子,而晋文公又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所以

  • 晋文公搂草打兔子,获得意外之喜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晋文公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发兵攻打原国(位置在今河南济源)。原国是个小诸侯国,实际上就是一座城,国君是原伯。对于拿下一座小城,晋文公并未放在眼里,仿佛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去去就回。晋文公认为十天的时间绰绰有余,于是只让士兵们每人携带十天的口粮,轻装向原国进发,同时跟士大夫黄越约定了十日后返回。出乎晋文公

  • 春秋时期晋文公如何成就乱世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秦汉历史号标签:晋文公

    知人善用是成就霸业的关键所在,用人不疑才能聚集贤能良将,疑人不用、不懂赋能则无人可用,所以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较为理性的用人观。《史记》: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

  • 为什么晋文公登基前,会在外流亡十九年?晋文公到底犯了什么错?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又叫重耳,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与春秋时期的另一个霸主齐桓公并称晋文齐桓,说起晋文公,他虽然是晋国的国君,但前半生过得十分悲惨,足足在外逃亡了整整十九年,再回国即位时已经是已过花甲之年,那他到底为什么会流亡十九年呢?又是因为犯了什么错导致的呢?具体如下,他受到后母骊姬的陷害,导致其父晋献公的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