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文公如何推行改革,奠定晋国霸业基础的?

晋文公如何推行改革,奠定晋国霸业基础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紫琪 访问量:1925 更新时间:2024/3/11 22:55:33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和政治家,他与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并称为春秋五霸。由于他早年经历坎坷,倍遭困厄,继位后又励精图治,政绩显赫,因此自古为人称道。

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晋惠公、晋怀公先后得到秦国的支持并执政,但他们施政无道,国内的重重矛盾,引起社会各阶层强烈不满,在列国之间已处于劣势。

面对如此局面,晋文公返国后,封赏功臣,宽恕仇人,先安定晋国人心。在政局稳定后,他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繁荣社会经济。晋文公下令奖励垦殖,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生产;还下令降低关税,吸引邻国商人入境,经营贸易,互通有无。

第二,用人避亲尚贤,打破血缘宗法观念。他重用与自己共患难的异姓贵族的狐偃、赵衰等,还大量用已被“抛弃”的旧族。同时,他还注意任用、提拔身份低微而才能卓越的人,最终团结新旧贵族,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得到协调。

第三,在改革内政的同时,他还尤其注意在义、信、礼等方面塑造晋国人的集体心理。

在晋文公整顿内政的时候,周襄王的异母弟带发动叛乱,占领洛邑(今河南洛阳)。周襄王仓皇逃到郑国避难,同时派使者向秦穆公、晋文公告急,请他们率兵勤王。

要知道,春秋五霸无一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晋文公闻讯立即出兵勤王,擒杀王子带,护送襄王复位。文公得到了周天子八邑之地的赏赐,同时大大提高了晋国在诸侯中的声望。同时,他还推行利民政策,让百姓安居乐业。

晋文公出兵攻原(河南济源),与大夫约定期限为十天,让士兵只带十天的军粮。结果十天后,城池还是攻不下。但是为了信用,晋文公随即下令撤军。

这时,从原城回来的人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了。”身边的大臣也劝谏晋文公说“:原人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可是,晋文公却坚持自己原来定下的十天的期限,不愿失信于民,下令撤军返晋。原城中的百姓听说此事后纷纷归顺晋国,而晋国人民对晋文公更加信任了。

晋文公举行阅兵活动,让民众都出来观礼,这也是为让人民知礼,懂得贵贱尊卑的等级区别。接着,他还制定职官制度,确定官员职责。

由于推行的这些新政,晋文公彻底改变了晋国经济与文化的落后状况,奠定了霸主的地位。

标签: 晋文公

更多文章

  • 晋文公有十个妻子,其中三个真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晋文公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指定有三个好女人,这三个好女人是指一个好母亲,一个好老师和一个好妻子。可真正能做到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但今天小编要说说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遇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的故事。晋文公重耳自幼饱读诗书,礼贤下士,广交好友,在朋友圈内有很好的口碑。但天有不测风云,自从他父亲

  • 秦穆公是晋文公的姐夫还是岳父?

    历史人物编辑:石华强标签:晋文公

    话说晋文公在秦穆公的扶持下登上了晋国国君,在这里我得插播一个知识点:就是参加葬礼的时候,有人会遇到那个写挽联的,如果遇到:泪洒渭阳、或者渭阳洒泪之类的,那就是外甥悼念舅舅的,这典故就出在晋文公这里。这才是我!当年秦穆公娶了晋文公的姐姐,所以晋文公是秦穆公的小舅子,而晋文公又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所以

  • 晋文公搂草打兔子,获得意外之喜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晋文公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发兵攻打原国(位置在今河南济源)。原国是个小诸侯国,实际上就是一座城,国君是原伯。对于拿下一座小城,晋文公并未放在眼里,仿佛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去去就回。晋文公认为十天的时间绰绰有余,于是只让士兵们每人携带十天的口粮,轻装向原国进发,同时跟士大夫黄越约定了十日后返回。出乎晋文公

  • 春秋时期晋文公如何成就乱世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秦汉历史号标签:晋文公

    知人善用是成就霸业的关键所在,用人不疑才能聚集贤能良将,疑人不用、不懂赋能则无人可用,所以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较为理性的用人观。《史记》: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

  • 为什么晋文公登基前,会在外流亡十九年?晋文公到底犯了什么错?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又叫重耳,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与春秋时期的另一个霸主齐桓公并称晋文齐桓,说起晋文公,他虽然是晋国的国君,但前半生过得十分悲惨,足足在外逃亡了整整十九年,再回国即位时已经是已过花甲之年,那他到底为什么会流亡十九年呢?又是因为犯了什么错导致的呢?具体如下,他受到后母骊姬的陷害,导致其父晋献公的追杀

  • 以德抱怨,晋文公的宽容救了自己一命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晋文公

    前面我们说过,当初重耳长兄负冤自尽、父亲又派人来召回重耳,重耳就看出前途凶险,准备逃出晋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重耳的父亲晋献公,这时派来的是一个太监。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太监”这个说法,这种生理上有残疾的宫廷内侍,被称为“宦者”。我们所熟悉的蔺相如,出身低微,原来就是“宦者令”、太监头子的门客

  • 司马迁暗示:晋文公太腹黑了,晋惠公被俘或与他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晋文公

    晋惠公六年(前645年),“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此战史称韩原之战。秦穆公与晋惠公各自统率大军,在韩原展开了一场鏖战,结果晋军遭惨败,晋惠公成了秦穆公的俘虏。晋惠公六年(前645年),在秦国纪年为秦穆公十五年。“合战”,即交战;“韩原”,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而当时为晋国辖属。“

  • 山西,介休,绵山,这里长眠着一个晋文公对不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在年轻时就“好士”,结交、收拢了一批忠心的部下。其中有名的是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当然还有不著名的。这不是我主观臆断、信口区分“著名”与“不著名”,《史记》里就是这么写的:“年十七,有贤士五人”,然后列举了上面五人的名字。晋献公老年昏庸,易储、杀子,引发了晋国的持续几十年的政局

  • 晋惠公VS晋文公:两兄弟差距太大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晋文公

    “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晋献公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比较贤能。申生在骊姬乱晋中自杀身亡,而夷吾、重耳二人则流亡异国,并先后返回晋国登基为王,即为晋惠公、晋文公。重耳、夷吾两人的生母关系也非同寻常——“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女弟”意思为妹妹

  • 上下五千年65:楚庄王平内乱拜相孙叔敖国力强盛,邲之战大败晋军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楚庄王

    上回说到楚庄王,发兵问鼎中原,周王室都不得不让他三分,说到治理国家,靠的是德行而不是武力,楚庄王觉得推翻周王室时机还不成熟,所以选择撤退,而此时才知道楚国内部已经大乱。话说在楚庄王带兵在周王室所在地洛邑耀武扬威的时候,楚国的令尹,也就相当于中原诸侯国的宰相子越发动叛乱,并且把楚庄王留在国内的兵力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