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文公有十个妻子,其中三个真不简单

晋文公有十个妻子,其中三个真不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文之光 访问量:4537 更新时间:2024/3/11 22:55:31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指定有三个好女人,这三个好女人是指一个好母亲,一个好老师和一个好妻子。可真正能做到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但今天小编要说说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遇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的故事。

晋文公重耳自幼饱读诗书,礼贤下士,广交好友,在朋友圈内有很好的口碑。但天有不测风云,自从他父亲晋献公娶了小老婆骊姬,他的好日子就过到了头,原因是骊姬生下小儿子奚齐后,要晋献公把他另外三个儿子都撵走不说,还要把太子的位置让给奚齐。

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晋献公开始还有些犹豫,怎奈他实在是舍不得骊姬,一天不见如隔三秋,于是他就想了个让太子申生自我了断的办法,结果,聪明的申生明白了晋献公的想法,就拔剑自刎了。

太子死后,重耳和夷吾只好到处流亡,在流落到他母后的出生地狄国时,狄王也愿意收留他。在这里,狄国讨伐咎如国时俘获了两名娇好女子,姐姐叫叔隗,妹妹叫季隗,狄王要把她俩都嫁给重耳,可重耳考虑到随行的大将军赵衰也是独身,就让叔隗嫁给了他,自己跟季隗生活在一起。

在狄国几年中,重耳本以为在这里能跟季隗安稳生活,没想到他外公狐突派人送来家书,告诉他赶紧跑路,说是他弟弟夷吾当上国君后,正到处找他,并派来了大内高手寺人披往狄国而来。重耳闻听大惊失色,他知道,只要寺人披出马没有失手过,他一般都是提前三天到达目的地。重耳马上和随行的两个舅舅狐偃狐毛说,准备行李跑路吧。

见重耳要走,季隗抱着儿子依依不舍,重耳激动地说:“你在狄国等我二十五年吧,如果二十五年后我没来接你,你就改嫁。”

季隗苦笑着说:“二十五年后我就五十岁了,那时候我恐怕都老死了,还能嫁给谁?我还是等你吧,你安心地走吧。”

重耳走后,季隗每天都到尖山上眺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眼泪止不住的流淌,随后便变成了两汪泉水,被人称为“相思泉”。

重耳离开狄国后,又辗转来到了齐国,这时候他已经五十五岁了,齐桓公见他到处漂泊,就把宗亲的女儿齐姜嫁给了他。齐桓公爱惜重耳的才能,在嫁齐姜的时候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一份厚礼,二十辆马车,八十匹马。身边有娇妻相伴,行走有车马护卫,重耳过着舒适的好日子就有点乐不思蜀了。

见重耳根本没有想回晋国的打算,身边的大臣们不干了,在一片桑树林中,他们几个商量如何把重耳挟持离开齐国,不想这些话被树上一个采桑女子听到了,她迅速跑到齐姜面前告密,想得到点赏赐,没成想被齐姜秘密处死了。

齐姜马上找到重耳说:“你是个有志向的男子汉,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怎么能整天沉缅在此呢?他们几个在桑园商量的事我都知道了,偷听的人我也处死了,你就抓紧跟随他们走吧。”

但重耳仍不为所动,齐姜没办法,就亲自找到赵衰商议,趁喝酒时将重耳灌醉,然后带着他连夜离开了齐国。

在外流亡了好多年,重耳来到了最后一站秦国,国为秦穆公是他的姐夫。见到重耳,秦穆公一阵高兴,他正准备送重耳回晋国做国君呢。没等重耳休息好,秦穆公就把自己的女儿文嬴嫁给了重耳,同时还一次性嫁给他另外四个女儿,重耳都六十岁了,高兴得有点得意忘形了。

一次,文嬴给重耳打来洗手水,重耳洗完手后用手一挥,像对奴仆一样说下去吧,手上的水滴也溅到了文嬴的脸上。文嬴把水往地上一泼说:“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是晋国公子不错,可我是秦国公主也不假啊,要不是看上你将来要做君王,我才不愿嫁给你这个糟老头子呢。”

重耳一听这话里有话,马上到外面换上请罪的衣服,跪到地上请罪,跪了一天一夜后,文嬴总算消了气才完结。

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是为晋文公。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先把文嬴迎娶过来,后又派人把季隗和齐姜接到了晋国,三个曾经给重耳流亡时给过安慰和支持的女人坐到了一起。

谈起谁老大谁做小时,三个人都表现出了相互谦让的态度,最后,还是齐姜排在第一,做了正夫人,因为没有她关键时候把重耳灌醉,就没有重耳以后的发展。季隗排在第二,文嬴虽然排在第三,但她的待遇一点不比齐姜差,她是第一个被迎娶的妻子。

这三个女人,一个恩爱体贴柔情似水,一个目光远大不儿女私情,另外一个也是持家严谨,家族显贵。她们所做的事看似平常,却每人都给重耳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对于重耳继位和重振晋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读者朋友们,你对晋文公流亡期间得到三个妻子的帮助有什么感想,请在文章后面也分享你的心得吧。(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签: 晋文公

更多文章

  • 秦穆公是晋文公的姐夫还是岳父?

    历史人物编辑:石华强标签:晋文公

    话说晋文公在秦穆公的扶持下登上了晋国国君,在这里我得插播一个知识点:就是参加葬礼的时候,有人会遇到那个写挽联的,如果遇到:泪洒渭阳、或者渭阳洒泪之类的,那就是外甥悼念舅舅的,这典故就出在晋文公这里。这才是我!当年秦穆公娶了晋文公的姐姐,所以晋文公是秦穆公的小舅子,而晋文公又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所以

  • 晋文公搂草打兔子,获得意外之喜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晋文公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发兵攻打原国(位置在今河南济源)。原国是个小诸侯国,实际上就是一座城,国君是原伯。对于拿下一座小城,晋文公并未放在眼里,仿佛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去去就回。晋文公认为十天的时间绰绰有余,于是只让士兵们每人携带十天的口粮,轻装向原国进发,同时跟士大夫黄越约定了十日后返回。出乎晋文公

  • 春秋时期晋文公如何成就乱世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秦汉历史号标签:晋文公

    知人善用是成就霸业的关键所在,用人不疑才能聚集贤能良将,疑人不用、不懂赋能则无人可用,所以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较为理性的用人观。《史记》: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

  • 为什么晋文公登基前,会在外流亡十九年?晋文公到底犯了什么错?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又叫重耳,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与春秋时期的另一个霸主齐桓公并称晋文齐桓,说起晋文公,他虽然是晋国的国君,但前半生过得十分悲惨,足足在外逃亡了整整十九年,再回国即位时已经是已过花甲之年,那他到底为什么会流亡十九年呢?又是因为犯了什么错导致的呢?具体如下,他受到后母骊姬的陷害,导致其父晋献公的追杀

  • 以德抱怨,晋文公的宽容救了自己一命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晋文公

    前面我们说过,当初重耳长兄负冤自尽、父亲又派人来召回重耳,重耳就看出前途凶险,准备逃出晋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重耳的父亲晋献公,这时派来的是一个太监。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太监”这个说法,这种生理上有残疾的宫廷内侍,被称为“宦者”。我们所熟悉的蔺相如,出身低微,原来就是“宦者令”、太监头子的门客

  • 司马迁暗示:晋文公太腹黑了,晋惠公被俘或与他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晋文公

    晋惠公六年(前645年),“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此战史称韩原之战。秦穆公与晋惠公各自统率大军,在韩原展开了一场鏖战,结果晋军遭惨败,晋惠公成了秦穆公的俘虏。晋惠公六年(前645年),在秦国纪年为秦穆公十五年。“合战”,即交战;“韩原”,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而当时为晋国辖属。“

  • 山西,介休,绵山,这里长眠着一个晋文公对不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在年轻时就“好士”,结交、收拢了一批忠心的部下。其中有名的是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当然还有不著名的。这不是我主观臆断、信口区分“著名”与“不著名”,《史记》里就是这么写的:“年十七,有贤士五人”,然后列举了上面五人的名字。晋献公老年昏庸,易储、杀子,引发了晋国的持续几十年的政局

  • 晋惠公VS晋文公:两兄弟差距太大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晋文公

    “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晋献公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比较贤能。申生在骊姬乱晋中自杀身亡,而夷吾、重耳二人则流亡异国,并先后返回晋国登基为王,即为晋惠公、晋文公。重耳、夷吾两人的生母关系也非同寻常——“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女弟”意思为妹妹

  • 上下五千年65:楚庄王平内乱拜相孙叔敖国力强盛,邲之战大败晋军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楚庄王

    上回说到楚庄王,发兵问鼎中原,周王室都不得不让他三分,说到治理国家,靠的是德行而不是武力,楚庄王觉得推翻周王室时机还不成熟,所以选择撤退,而此时才知道楚国内部已经大乱。话说在楚庄王带兵在周王室所在地洛邑耀武扬威的时候,楚国的令尹,也就相当于中原诸侯国的宰相子越发动叛乱,并且把楚庄王留在国内的兵力都已

  • 楚庄王从三年不飞到饮马黄河,扮猪吃老虎就数他最牛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楚庄王

    “此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在齐桓、晋文的光环渐趋黯淡的时代,一个慧心巧谏的臣子,一个心领神会的君王,造就了君臣之间的千古美谈,也成为了楚庄王位列春秋五霸的起点。但细心思考一下典故的内容,便会发现其中的怪异之处:按照典故的说法,先是大夫伍举出了“怪鸟”的谜语,巧谏庄王;数日后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