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王为何宠信范雎?不止因为他提出远交近攻,帮秦王亲政才是关键

秦王为何宠信范雎?不止因为他提出远交近攻,帮秦王亲政才是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 访问量:1717 更新时间:2024/1/27 10:46:38

文|飞鱼说史

当时间划过战国的天空,西方落日的余晖产生的热量渐渐压倒了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就好似盛夏时分。

战国中后期,秦国对于六国而言,虽地处华夏的西部边陲,但它的热,已经让东部的诸侯产生了畏惧,因为虎狼秦国,吞并诸侯统一华夏的心早已暴露无遗。

有人说,秦国能攻灭六国,是因为六国君主的昏庸,其实这只是次要方面。

秦国的强盛,才是导致六国破灭的最根本原因。

不然,六国君主虽然昏庸,假使秦国也一样,那么兼并六国这也只是一个偶然事件。

但,秦国攻灭六国并非历史的巧合而是必然,从秦王向臣下跪拜就可看出,这个王是秦昭襄王,这个臣是范雎,为了得到范雎的指教,秦王曾三次向范雎行跪拜之礼。

那么,秦王为何如此宠信范雎?不止因为他提出了远交近攻,帮秦王亲政才是关键。

范雎入秦之路并不顺利。

范雎如何被魏国的魏齐和须贾陷害的,我们这里暂不表了,如果不了解的看官,可以翻看飞鱼前面的文章里面有关于这事的详细介绍,我们本篇只着重说范雎入秦以及劝说秦王的事情。

范雎在好友郑安平以及秦国使者王稽的帮助下,成功逃出魏国,但入秦的路上却发生了意外,这个意外就是偶遇了穰侯魏冉,这时候,秦国说话算数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宣太后,另一个就是穰侯了,至于秦昭襄王,只是名义上的秦王而已。

魏冉看着带着范雎入秦的王稽,询问了一番,但是又不好搜车,穰侯可是看见山东士子就生气的人物,因为山东士子会威胁穰侯在秦国的地位,王稽和穰侯寒暄了一阵就立即快马加鞭奔向咸阳,可是没多久,穰侯的人马借助路边有强盗的借口,来搜车了。

只是没有搜到范雎,因为他看出了穰侯不会善罢甘休,所以自己就和王稽暂时分开了,王稽当初还说范雎太小心了,结果看着穰侯的回马枪,只能暗自佩服范雎的远见,如果不是范雎提前下车,那么范雎入秦谏秦王几乎没有可能。

范雎在秦国苦熬等待的日子。

如果你以为范雎到了咸阳就见到了秦王,那么你就错了,因为范雎整整在咸阳的驿馆里住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秦王,可能秦王一直处在太后和穰侯的监视之下不能分身,亦或者是整个秦国都在为消灭义渠国做准备,秦王也没有时间。

范雎也清楚秦国的时局,他自然不会没有失去耐性,曾经面临死亡,自己都能熬过来,更何况有希望的等待,所以范雎就在咸阳领略着自己曾没有见到的风景。

机会总是会给有准备的人,范雎的等待也注定会有所收获,当义渠国被灭,穰侯出征打仗的时机,范雎得到了秦王的召见,范雎安耐住自己饥渴的心情,就去见秦王,只是他选择了径直往秦王的后宫走,而没有选择去正殿。

这下可好了,后宫的侍臣见了范雎,赶紧劝范雎离开,毕竟这后宫可是秦王的私有财产,但是范雎就不走,远远看着秦王来了,范雎对侍臣高呼,秦国哪有秦王,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

秦王三次跪拜范雎终得范雎指点。

范雎这一嗓子可是吓坏了所有人,虽然秦王没有亲政,但名义上的秦王谁都不能忽视,周围人也都知道秦王没有实权,但是看破不说破啊,说破了这可是要脑袋搬家的,当周围人感叹范雎要被秦王给送去阎王爷那的时候,秦王脸虽红,却并没有杀范雎,而是把范雎带到了大殿之上,这可让周围的侍臣看的呆了。

秦王见到范雎,就先对范雎解释为什么那么久才接见他,当屏蔽了周围所有人的时候,秦王突然给范雎行了跪拜之礼,并且说道:先生请教我,范雎看到秦王举动,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就象征性回复了两个字:唯唯。

看到范雎并没有要指教的意思,秦王再次跪拜请求说:请先生赐教,这次范雎还是回复了两个字:诺诺,先秦时期,唯唯是下级对上级问答的敷衍语气,而诺诺是上级对下级的袒护,这也就是说,这时候秦王已经示弱,当然这也是成语唯唯诺诺的来源。

秦王看到范雎还是没有指教自己的意思,就再次跪拜说,先生不愿意教寡人吗,这下范雎终于回神,因为这时候秦王的语气已经变得有怒气了,范雎也从天下局势一直分析到秦国朝局,并且从秦王那里讨来了免死金牌,然后直接攻击穰侯魏冉。

君王向臣子跪拜战国只此一家。

范雎率先攻击穰侯的近交远攻政策,因为这时候秦国的国策是结好韩魏,攻打齐国,范雎引经据典,说出近交远攻实属费自己的力气,为他人做嫁衣,紧接着他提出了加速六国灭亡的政策,那就是远交近攻。

当秦昭襄王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感觉范雎的话就像指路明灯,提出远交近攻之后,范雎又借题发挥,劝说秦昭襄王收回太后以及秦国四贵的权力,就这样,秦昭襄王在范雎的策略下,一步一步把秦国的权力收回到自己的手里。

当然范雎也知道了,秦王向自己行跪拜之礼的时候,如果自己的话语不能打动秦王,或者是自己的才能不能担当秦王的跪拜,那么他自己离死期也不远了。

范雎在劝说秦昭襄王的时候,也把华夏的语言艺术发挥到极致,毕竟让秦昭襄王对自己的老妈和舅舅下手,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范雎做到了,所以秦昭襄王在今后的十几年里,对范雎的话唯命是从,哪怕因为范雎的一句话杀了白起,秦王都没有眨眼,可见秦王对范雎的宠信到了何种程度。

飞鱼说:

秦国攻灭六国并非历史的巧合而是必然,从秦王向臣下跪拜就可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礼崩乐坏,但是君王的姿态还是有的,像秦昭襄王这样的君主,可以说在当时其余的六国中绝无仅有。

秦王为了得到范雎强大秦国的秘诀,不惜自降身份给范雎行跪拜之礼,这在战国时期极为罕见,从这层面上看,秦国对于人才,那是相当的尊重,人才兴国,秦国在这点上看的最清,这也是秦能灭六国的重要原因。

反观六国,别说了君王给臣子下跪了,只要臣子说点忤逆的话,亦或者不好听的忠言劝谏,那么等待他们的下场只有死或者被驱逐,如屈原一样,当君王听不到真实的言语,看不清国家的实情,焉有不灭亡的道理?

秦王为何宠信范雎?不止因为他提出远交近攻,被老妈和舅舅压抑了几十年的秦昭襄王,在范雎的策略下尝到了作为君王应该有的感觉,这对秦昭襄王来说,无可替代,所以说帮秦王亲政才是范雎被宠信的关键。

对此,您怎么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秦昭襄王为何能再三原谅范雎,却一定要杀死白起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评谈标签:范雎

    战神白起是战国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天才,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尤其是长平一战,更是杀得天下心惊,击败了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对抗的赵国,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然而,这样一位大功臣,却没有等到荣华富贵,反而是宝剑赐死。与白起相对的,却是秦昭襄王再三原谅了与白起不和的丞相范雎。正是

  • 范雎远交近攻,开长平之战;白起一战封神,坑40万赵国降卒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范雎

    范雎成为秦相,为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开始逐步蚕食相邻的魏国、韩国、赵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公元前265年,秦国攻打韩国,首先攻占荥阳,将韩国切断成三截,使韩国随时面临被肢解的风险。两年后,秦国再次出兵,占领野王(今河南沁阳),阻断了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成了成了韩国孤悬域外的飞地。公元

  • 被扔到厕所中羞辱,最后装死逃生,看范雎如何成就传奇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范雎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不仅为我们上演了一出从贫弱一步步走向征服六国的励志大剧,还发生了一些令人流传至今的故事和为人所熟知的人物。其中就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宣太后。本来当上了皇帝的秦昭王就是一个空有虚名的皇帝,秦国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宣太后的手中。宣太后还重用了自己的弟弟们和儿子们,可以说秦国的政治和

  • 春秋六国组队攻打秦国,范雎做了一件事,六国联盟顿成一盘散沙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范雎

    01话说春秋战国时候,看到齐国蒸蒸日上,兵强马壮,胆小怕事的魏王坐不住了。原因很简单,想当年,齐湣王骄横,燕国联合楚、魏、赵、韩,一举抢占了人家70多座城池,并二一添作五,全给分了。齐湣王仓皇出逃,途中被杀。所幸内外交困之际,齐襄王临危即位,齐将田单力挽狂澜,这才免遭亡国之灾,得以复兴。俗言:君子报

  • 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为什么杀白起,却放过范雎?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范雎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5000多年的时间里,和平与动荡、分裂与统一一直都是并存的,每一个政权其实背后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势力,其中掌握军事力量的一部分势力是最有话语权的,尤其是相对动荡的时期。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物,表面看来是被人陷害致死,但究其背后的原因,其实另有玄机。这个人就是白起。提到他,估计很多朋

  • 你可知道秦国的丞相范雎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范雎

    秦国丞相范雎在秦昭王的时候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打击了四贵加强王权。以反间计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但他还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对有恩他的人大肆提拔,对他的仇人却一点都不放过。范雎最初在魏国须贾门下做事,当时陪须贾出使齐国。当时齐襄王知道范雎特别有才所以想留

  • 战国秦国丞相范雎以辩士自居,为何又要把辩士比喻成恶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实用派标签:范雎

    不少朝代都有“四公子”的组合,这要追根溯源到“战国四公子”,即活跃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私人。《史记》曾描述战国四公子为“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春申君列传》)。四公子因其显赫的身份与势力,在战国这个“士”的时代“养士”,看似是理所应当。可

  • 白起、范雎将相不和,错失良机,存活赵国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范雎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几乎是赵国全部的青壮年,白起建议秦昭王乘胜进攻赵国都城邯郸,一举拿下赵国。这时候,赵国派使向秦国求和,愿意割地献城,赵国使者来到秦相范雎府邸,对范雎说:“听说秦王准备进攻邯郸是吗?”范雎说:“是的,攻下邯郸,秦王就君临天下了,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啊!”使者

  • 范雎败笔:把恩人当能人用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范雎

    范雎得到秦昭王的提拔代替了穰候魏冉做了秦国的丞相后,为秦国的东出一统天下的战略构想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使得秦昭王在解决外戚专权内忧巩固王权的同时,也为秦国东出弱诸候的进程中稳步向前推进。然而,他在做秦国丞相之前,有两个曾在他险些丧命的时候帮助过他渡过难关,使他顺利逃出险境,并引荐他的人,使他才

  • 秦昭襄王尊宠范雎,称之是寡人叔父,为何最终还是处死了范雎?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范雎

    秦昭襄王没有处死范遂,范遂病死,范遂之死与秦昭襄王无关。作为一国之君,秦昭襄王为了得到范睢的帮助,以君王的身份下跪求教。这叫礼贤下士。而范睢也不负众望,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说,这才叫相见恨晚。秦昭襄王在位的前41年,宣太后独揽大权,卫冕、华阳君、高陵君、景阳君四大贵族把持朝政,秦昭襄王的君权被瓜分。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