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芈月传》原著“拒绝以妻为妾的”庸夫人:她,最爱嬴驷

《芈月传》原著“拒绝以妻为妾的”庸夫人:她,最爱嬴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有友如茶 访问量:1788 更新时间:2023/12/17 22:21:34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秦嬴驷有一个特别敬重的姐姐,也就是赢夫人。当他时日无多、知道自己已经不能撼动芈姝嬴荡位置的时候,写下了传位给嬴稷的遗诏,交给了自己的姐姐赢夫人,如果嬴荡无法撑起秦国的江山、危害到了秦国的未来,就让姐姐拿出这道遗诏,另立新君。

芈姝知道了之后,把赢夫人和芈月母子当作眼中钉,为了逼迫赢夫人交出遗诏,火烧行宫,此时,从燕国为质逃回来的芈月已经进入行宫,见到了赢夫人。为了给芈月争取逃出去的时间,赢夫人把遗诏交给了芈月,拖住了芈姝,为了秦国江山和弟弟的嘱托牺牲了自己。

实际上,在原著里,并没有赢夫人这个人物,负责保管遗诏、为了芈月母子牺牲自己的人是秦王嬴驷的原配庸夫人,也就是庸芮的亲姐姐。

庸夫人,是秦王作为太子的时候原配,也是一个骄傲的女人。实际上,她才是最爱嬴驷的女人,可是,秦王嬴驷为了江山,辜负了她。

01.作为原配,丈夫要另娶他人,这样的屈辱她无法接受;

庸夫人是太子妃,按理来说,秦王嬴驷登基之后,她就是名正言顺的王后。可是,秦王嬴驷负了她。

在有着统一六国的雄心的嬴驷眼里,王后之位是他换取利益的砝码。为了江山,他辜负了自己的发妻庸夫人,想要迎娶魏国的公主也就是魏琰的姐姐为王后,以王后之位作为换取利益的砝码。

也就是说,庸夫人要忍受以妻为妾的屈辱,屈居于别人之下,这让骄傲的庸夫人如能接受?于是,庸夫人拒绝以妻为妾,愤然离宫,宁可一个人居住在北郊行宫,也不愿意再待在秦王嬴驷的身边。

“桑柔,你还记得吗,我当日要娶魏氏,你一怒离宫的时候,曾经对我说,我会后悔的。”

不得不说,秦王嬴驷也许是一个合格的君主,但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从头到尾,他都未考虑到身边女子的感受,他辜负了庸夫人,也对不起芈姝。

02.从头到尾,她都爱着嬴驷,愿意为其付出生命;

虽然遭到了秦王嬴驷的辜负,但是庸夫人对他的爱依然没有变化。虽然人不在宫里,但是她为秦王嬴驷做了许多事情。

首先,她为秦王嬴驷抚养了大公主孟嬴,当孟嬴不愿意与燕国联姻的时候,是她劝说了孟嬴,让其担起大公主的使命。

其次,她知道秦王嬴驷对芈月不一样的心思,多次为芈月出谋划策,劝说芈月。

最后,就是遗诏的事情了,她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会成为芈姝的眼中钉,但还是接过了这个担子,为了秦国的江山牺牲了自己。

庸夫人是真的爱秦王嬴驷,虽然寒了心,但是依然舍不得离开他。实际上,她更适合做王后,她可以成为嬴驷的内助,可以为其培养出合格的储君。

03.如果你把婚姻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就要做好得不到真心的准备。

秦王嬴驷临终之前,见了庸夫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可寡人怪自己。其实如今回头想想,那一点与魏国联姻的功利,有与没有,区别并不大。可是寡人一错再错,先娶魏女,后娶楚女,皆是拿王后之位,去换取政治利益,却不曾想到后继之事。到如今后继乏人,为了储位之事,明知不宜,还是再三妥协。寡人若能有一贤后辅佐,何至于此啊!”

电影《大话西游》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缘分一旦错过了,就很难再回来了,如果你寒透了爱你的人的心,再想挽回来就难如登天了。

正如小娴说过的一样:“男人对女人的伤害,不一定是他爱上了别人,而是他在她有所期待的时候让她失望,在她脆弱的时候没有扶她一把。”

最后,给女孩子一个忠告,一个眼里利益远远大于感情的男人并不适合托付终身。像这样的男人,你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时候,他们可以对你很好,让你的婚姻稳如磐石,当你无法给他们带来利益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会见异思迁,对你不再像从前那么好,比如《双面胶》的亚平。因此,碰上为了利益而娶你的人,慎嫁。

END.

今日话题:你觉得秦王嬴驷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标签: 嬴驷

更多文章

  • 《芈月传》:一代明君嬴驷,却只护她一生一世

    历史人物编辑:崔建鹏标签:嬴驷

    文|阿莎普#剧评观点#秦王嬴驷是一代明君,他也是芈月人生旅途中影响颇深的一个男人。嬴驷作为芈月的丈夫,他会毫不介意与芈月谈论她的初恋黄歇;在很多次芈月有难的时候,暗中默默保护她;他还会在适当的时候让芈月得到应有的教训,锻炼她的脾性。嬴驷和芈月的感情,并不是爱情,如果非要用一种情感来形容他们,那便是亲

  • 商鞅究竟用了什么办法,让秦国迅速立信于民?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御今标签:商鞅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也就是说如果人没有诚信,就不能立足,做生意没有诚信,就不会兴隆。国家没有诚信,早晚会衰亡。大秦帝国崛起前,也是国内立法不明,说好的当兵致残有赔偿,结果赔偿不到位,一文钱也没有给。导致当时老百姓都不愿意参军,久而久之,战斗力衰弱不说,国力日

  • 商鞅,一半魔鬼一半圣人!事功典范,苛法极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商鞅

    聊一聊商鞅。一个凭一己之力,让当时还是属于边陲弱国的秦实力直线飙升,为后来的嬴政统一天下贡献了绝对的底蕴,有些东西甚至影响到至今。看到他的成就,真是牛掰得不得了,毕竟那个年代,提升国力可没什么科技生产力之类可依赖的,完全通过管理体系对国力进行极限挖掘。商鞅是一个在2000多年前就深谙管理学精华的天才

  • 商鞅在秦国成功变法,为什么难保自身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爱随风起标签:商鞅

    商鞅之所以没有好结局,是因为他变法损坏了国内旧贵族的利益,尤其是触犯了当时的太子(秦惠文王)嬴驷。结果,秦孝公一死,秦惠文王继位以后,就开始报仇雪恨,把商鞅车裂而亡。公元前356和350年,商鞅两次在秦国实行变法。商鞅第二次变法实行了措施“二十军功爵制”。二十军功爵制打破了自西周以来贵族专权的局面,

  • 商鞅变法其实从一开始就必死无疑!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商鞅

    古往今来每当站在时代变革的转折点,都要有人做出牺牲,商鞅就是这样的人,在秦国的变法中商鞅可谓贡献最大,但是最后也死得最惨,落得个身首异处被五马分尸。是商鞅的变法让秦国变得强大,横扫六国最后形成天下统一的局面,那么为什么商鞅变法其实从一开始就必死无疑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重要的几点。首先一个最重要的

  • 在商鞅变法后秦统治理念的变迁

    历史人物编辑:牛大哥道历史标签:商鞅

    秦自商鞅变法后,修法理政,崛起于西陲而终并天下。在此过程中,秦国确立了君主直接控制、支配百姓的政治格局。商鞅推行任法重刑,摒弃德政的统治理念,初步构建了集权国家体制。秦惠文王至秦昭襄王强化任法重刑的理念,并以统驭之术控驭官僚。秦孝文王至秦王政亲政前,以吕不韦为首的士人宣扬德政思想,使秦统治理念发生了

  • 商鞅:杀人如麻的酷吏,还是变法的殉难者?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商鞅

    秦孝公时期,商鞅于秦国推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这场载入史册的变法,如同平地一声惊雷,改变了整个战国时代的格局。商鞅的变法,使得奄奄一息的秦国迅速富强起来,并走向统一天下的道路。商鞅变法是一场极其成功的改革,可是变法的主持者商鞅却被施以车裂酷刑,命丧秦国。商鞅变法虽然成功,但是关于商鞅本人争议,一

  • 大秦崛起-商鞅变法(舌战群儒,立木为信)

    历史人物编辑:大宝儿娱标签:商鞅

    秦始皇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成功的变革记为新发,他让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且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确定了法治的思想。商鞅吸取了李悝、吴起等法家人物在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发展,后来居上,变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他进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扩大了亩制

  • 他能力不输商鞅,为出人头地,竟狠心杀妻!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商鞅

    能力不亚于商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为出人头地,竟狠心杀妻子提及战国时期的变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国通过这条变法之路,一跃成为能够吞并六国的强国。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的一统天下,就是秦国对商鞅变法最好的评价和肯定,即使商鞅早已被五马分尸,烟消云散在万物尘埃里。其实商鞅变法只是

  • 商鞅变法中最让人想不通的一条,强迫百姓分家,现在人都难以接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商鞅

    说起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大家都知道。这次变化不仅对于秦朝,对于整个封建社会都有极大影响。商鞅变法的内容大家都学习过,绝大多数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有些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比如强迫百姓分家。这一点不要说当时的人无法理解,就是放到现在都是难以接受的。商鞅变法之所以有这条内容,说明变法之前秦国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