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84年的一个深夜,在齐国打工的客卿苏秦告别齐湣王,从齐国王宫出来,坐马车回府。
应酬一天,说了无数的话,苏秦极度疲惫,上车后开始闭目养神。
突然,黑暗中闪出几个蒙面刺客,直奔他的马车而来。顷刻间,苏秦被刺数刀,身受重伤,幸被及时赶到的王宫卫士营救。
齐湣王听说苏秦遇刺,立即赶往他府上探望:“苏爱卿,谁干的?”
齐湣王
“臣这些年颇受大王重用,齐国高官中嫉妒我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到底是谁?寡人立即派人抓捕!”
“嫌疑人太多了,臣也不知道。”苏秦受伤太重,有气无力地摇头。
齐湣王一通调查,没有抓到凶手,再来苏府探望,同时商讨破案的事。
苏秦知道自己将死,气若游丝地恳求:“大王如果真的要帮臣报仇,不如就说臣是燕国派来的卧底,像秦王处置商鞅一样将我车裂,并重金悬赏刺杀我的凶手。”
“这……这怎么行?”齐湣王大惊。
“没关系。大王,臣乃将死之人,活不了多久。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行刺我的凶手,才能为臣复仇。”
“那好吧。”
齐湣王依计而行,将苏秦在闹市中公开处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
车裂
刺杀苏秦的凶手原是为一己之私动手,听说苏秦是燕国“卧底”,杀他不仅无罪,反而有功,于是主动现身领赏。
齐湣王逮住他,将他杀死,算是为苏秦报了一仇。
苏秦主动求“五马分尸”,与战国初年名将吴起“以死复仇”的故事思路相同,都属于“脑洞大开”,可谓战国智谋的巅峰之作。
故事到这里是不是结束了?
没有。
因为苏秦死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临死说自己是“燕国卧底”,并不完全是为了“以死复仇”,而是事实——他可能确实是燕国派来卧底、搞乱齐国的。
什么?战国时赫赫有名的纵横家苏秦,居然是卧底?如此说来,史书上那么多“合纵连横”故事,岂不是比好莱坞大片《碟中谍》还要精彩?
苏秦卧底案到底是真是假?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一件事:他为什么要从燕国跳槽来齐国打工?
燕文侯
本系列故事第16篇(合纵连横大幕开启,苏秦凭什么佩六国相印?)曾说过,苏秦历尽艰难,终于第一个说服燕文侯同意合纵,从而实现六国合纵抗秦的伟大事业。
苏秦虽然同时“佩六国相印”,但他把燕国作为“合纵”总部基地,长期在燕国工作。
燕文侯死后,苏秦继续服务他儿子燕易王。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苏秦居然跟燕易王的老妈、燕文侯的君后好上了。燕易王倒不介意,待他反而更好。
但苏秦感觉自己再呆在燕国,迟早会掉脑袋,于是找了一个借口南下燕国,去齐国打工当卧底。
什么借口?
燕易王
得罪燕王,不得不亡命齐国。
苏秦到了齐国,被齐宣王任命为客卿(外国专家),在齐国一呆几十年,先后服侍齐宣王和齐湣王父子两代君王,中间发生过“燕王哙(kuài)禅让子之”、“子之乱国”、“齐宣王灭燕”、“齐湣王灭宋”等大事。
这期间,苏秦到底帮燕国做了哪些事?
一是以“尽孝”为由,劝说齐湣王厚葬他爸齐宣王,耗费齐国钱财;
二是劝齐湣王大兴土木、兴建高大的王宫苑囿,耗费齐国民力;
三是忽悠齐湣王不要北上攻燕、全力南下灭宋,转移齐国对燕国的防备。
正是因为这些事,燕昭王才有机会实现“五国伐齐”、一报当年灭国之仇。苏秦这个“卧底”合不合格、可不可信?
(文/松鼠爸爸)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48):“卧底”苏秦遇刺
小松鼠问:“老爸,苏秦是著名纵横家,怎么会当燕国的卧底?”
松鼠爸爸微微一笑:“如果历史上有两个苏秦的话……”
“两个苏秦?”小松鼠一愣,“什么意思?”
“此前我们提到的佩六国相印的‘前苏秦’,活跃时间为燕文侯末期和燕易王时期。但史上还有一个‘后苏秦’,活跃时间为燕昭王时期。燕文侯驾崩于前333年,而苏秦死于前284年,前后相距近50年。如果‘前苏秦’和‘后苏秦’是同一个人,那他就寿命太长、精力太旺盛了。这一条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可能性非常小。”
“为什么呢?”
“一个人在敌国卧底50年,这是靠卧底求生活,还是把卧底当生活?”
纵横家张仪
“哈哈……”小松鼠笑,“我想起来了,之前您曾说过,合纵连横的故事主角,其实不是张仪PK苏秦,而是张仪PK公孙衍,对不对?”
“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纵横家公孙衍
松鼠爸爸答:“记录战国历史的《史记》和《战国策》等史书成书于西汉,距今两千多年。当时交通和通讯非常不发达,更没有互联网和手机,司马迁和他父亲司马谈能收集到这么丰富的史料,相当不容易。我们不能要求事事准确,完全不出错。能看到如此精彩的历史故事,我们应该感恩才是,对不对?”
“对啊!对啊!”小松鼠连连点头。
——————————
(
“父子同读历史,悠闲亲子时光。”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松鼠父子读历史# #松鼠父子读战国#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