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的草莽性格发作,当众羞辱女婿张敖,差点引来了杀身之祸

刘邦的草莽性格发作,当众羞辱女婿张敖,差点引来了杀身之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康康历史 访问量:4772 更新时间:2023/12/18 1:32:19

大家都知道汉高祖刘邦只有一个女儿,那就是鲁元公主。这位鲁元公主嫁给了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也就是说张敖是刘邦唯一的女婿。张敖的爹张耳与刘邦关系非常好,被封为赵王。没过多久张耳就病死了,念及这位老朋友,刘邦就批准张耳的儿子张敖继承赵王爵位,并且把自己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许配给他。据史书记载,张敖执子婿礼甚恭,对待刘邦比亲爹还孝顺,那么刘邦对这个好女婿做了什么,差点引来杀身之祸呢?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亲自率领骑兵扎入了匈奴冒顿单于布置好的口袋,史称“白登之围”,用了陈平的主意,才逃脱出来。打了败仗的刘邦,灰头土脸的撤军到了女婿张敖的封地。张敖知道老丈人不好受,对刘邦的接待是无微不至,尽到了女婿和臣下应有的礼仪。可刘邦不一样,虽说胜败是兵家常事,天子天子御驾亲征被包围,依靠行贿匈奴女人才得以逃脱,面子上总过不去,他心中很不舒服。加上刘邦流氓习性,对繁文缛节不重视,在女婿面前耍老丈人的威风,当中辱骂女婿张敖。

刘邦无礼的举动,引起了赵国丞相贯高和赵午不满。这贯高和赵午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比刘邦年龄还大,当年跟随张敖他爹张耳走南闯北,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对张敖受到如此羞辱愤愤不平,就对张敖说:“虽然你老丈人是皇帝,但是你好歹也是个赵王,他傲慢无礼,我们希望能杀了他!”可是好女婿张敖咬破手指发誓:“我的父亲因为国破家亡,流落他乡,在老丈人的帮助下,位列诸侯王,我才有现在的荣华富贵,你们以后都不要再说刺杀他老人家的话。”看到赵王张敖如此执拗,贯高等人也没有办法,只好另找机会,然而他们约定,如果刺杀刘邦顺利,就拥立张敖为皇帝;否则,就一口咬定是自己做主谋杀刘邦,与张敖无关。

第二年,韩王信的残余势力造反,刘邦亲自前往镇压,大获全胜,回师途中再次路过张敖的封地,驻军在柏人县(今河北隆)。老丈人依然无礼,女婿依然热情招待。贯高等人藏在刘邦住宿酒店的墙壁夹层内,准备夜深人静再动手。张敖知道老丈人好色,把自己宫中绝色美人献给刘邦。一番云雨之后,刘邦看到绝代佳人,随口一句“这地方是哪里,竟然有如此美人?”得到答复是“柏人”。刘邦听到“柏人”就发表感慨“柏人,是逼迫人呢”,感觉不吉利,连夜撤军离开,就这样躲过了贯高的谋杀。要是贯高刺杀成功,那么历史就要改写了。

贯高谋杀皇帝未遂的事情,第二年被仇家告发。刘邦大怒:赵国的丞相谋杀自己,赵王张敖肯定是主谋,恨自己瞎了眼,招了这个白眼狼的女婿。他命令把张敖和贯高两个人押解到长安。在审讯过程中,贯高一口咬定:“谋杀皇上是我自己的主意,与赵王张敖无关!”审讯人员进行刑讯逼供,用棍棒打,用针扎,扎得体无完肤,贯高依然不改口。吕太后也不相信女婿张敖会如此,向刘邦求情:“张敖既然娶了咱们的女儿,想必他也不会干谋杀的事,对他们的刑讯也不要太过分了,咱就这一个女儿,以后可怎么办?”后来的审讯结果也印证了张敖并无心造反,但刘邦藉此下令免去张敖赵王爵位,念在翁婿情面,改为宣平侯。贯高听说之后,感觉自己的使命完成了,就挥剑自刎。

贯高谋杀皇帝未遂的事情,第二年被仇家告发。刘邦大怒:赵国的丞相谋杀自己,赵王张敖肯定是主谋,恨自己瞎了眼,招了这个白眼狼的女婿。他命令把张敖和贯高两个人押解到长安。在审讯过程中,贯高一口咬定:“谋杀皇上是我自己的主意,与赵王张敖无关!”审讯人员进行刑讯逼供,用棍棒打,用针扎,扎得体无完肤,贯高依然不改口。吕太后也不相信女婿张敖会如此,向刘邦求情:“张敖既然娶了咱们的女儿,想必他也不会干谋杀的事,对他们的刑讯也不要太过分了,咱就这一个女儿,以后可怎么办?”后来的审讯结果也印证了张敖并无心造反,但刘邦藉此下令免去张敖赵王爵位,念在翁婿情面,改为宣平侯。贯高听说之后,感觉自己的使命完成了,就挥剑自刎。

标签: 张敖

更多文章

  • 离奇的婚事,软饭硬吃,张耳和陈馀,都是“聪明人”,陈胜的好帮手!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张耳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陈胜成功光复了楚国旧都,大概有点飘了,竟然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张楚。这个举动,一来意味着跟先前起兵时候的“大楚”旗号划清界限,也就是跟扶苏、项燕划清界限,二来意味着跟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半遮半掩地划清了界限。这倒是当真兑现了“王侯将

  • 从亲如父子到反目成仇,张耳和陈余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张耳

    张耳和陈余都是活跃于秦末汉初之际的历史人物。他们两个一度感情非常好,亲如父子,说是生死之交也不为过,但最后却反目成仇,绝于生死。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这一对刎颈之交走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张耳和陈余张耳和陈余都是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在相遇之前,都算是比较出名的人物。张耳年轻的时候,还是魏

  •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张耳

    能聚集一群之众,能获得百姓、士大夫之心;能进能退,能伸能屈;能让人甘愿为他抛弃生命,这样的人称得上英雄。能主导一时局势,能撼动一方政治;能名垂青古,能让万人景仰,这样的人称得上豪杰。本文标题列举了秦末到楚汉时期的四个名人,若让我评价此四人;刘邦、张耳是英雄,项羽、陈余是豪杰。西汉高祖刘邦张耳陈余在现

  • 贯高:有春秋“义士”风范,信守诺言,却让张耳丢掉了赵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张耳

    刘邦训斥女婿张敖,态度蛮横。60多岁的贯高很生气,准备杀了刘邦。事情败露,贯高被逮捕,刘邦认为他是壮士,没有杀他,气量确实很大。前200年,刘邦巡视平城,路过张敖封地赵国。张敖,赵王张耳的儿子,迎娶鲁元公主,是刘邦的大女婿,为人仁慈、友善、孝顺。老丈人到来,张敖鞍前马后,每天亲自做菜,尽心服侍刘邦,

  • 张耳是谁?他和刘邦、项羽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则次的旅行vlog标签:张耳

    张耳是魏国人,年轻的时候比较穷,就跑到邯郸去打工。张耳这个人比较豪爽,人缘非常好,当时赵国有一个富家千金刚刚嫁人,她的丈夫没有什么才能,这位年轻的女子很不满,就和丈夫协商离婚,然后请人帮自己物色一个有能力的丈夫。就这样,张耳成为了豪门女婿,手里有了钱,他开始广交天下朋友,很快就成为了名人。当时的刘邦

  • 张耳和陈馀本是刎颈之交,为何最终反目成仇?男人绝情起来真狠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张耳

    题/从刎颈之交到反目成仇,塑料兄弟情的代表人物:张耳和陈馀文/南箕北斗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

  • 张耳陈余:绝代双骄,命运殊途-执念太深的危害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张耳

    张耳陈余,司马迁把他们安排在楚汉争雄时期列传的第一篇。这两个人,在前半生的轨迹非常相似,但后半生,却命运迥异……张耳和陈余,都是战国末期魏国大梁人。张耳年长于陈余,两个人是刎颈之交,他们俩人在当地都素有贤名。另外,两个人都娶了当地的富家女(不是同一家)——两人岳父都慧眼识珠,认为张耳陈余有才德,所以

  • 《资治通鉴》赏析 - 张耳面对人生机遇当仁不让,陈馀追悔莫及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张耳

    巨鹿之战后,赵王赵歇、张耳拜谢各国将领。张耳与好友陈馀相见后,责备陈馀当初不肯营救赵王。待问及陈泽等人下落时,张耳怀疑是陈馀将他们杀了,即几次追问陈馀。陈馀发怒道:“作为好友,想不到你对我的责怨如此之深啊!难道你以为我就舍不得放弃这将军的官印吗?”于是解下印信绶带,推给张耳。张耳也是愕然不肯接受。陈

  • 八条证据,司马迁驳斥张耳、陈余欺世盗名的“刎颈交”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张耳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认可的“刎颈之交”,向来只有蔺相如和廉颇。“刎颈之交”用来形容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刎颈”,指用刀子抹脖子。当然,是为了朋友而抹自己的脖子,甘愿牺牲自我保全朋友的献身精神。《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张耳、陈余也算是“刎颈交”吗?我们从

  • 客家人和北方汉人关系不大,大部分以畲族为基础,秦朝赵佗建立南越国

    历史人物编辑:大黄鸭子标签:赵佗

    客家人和北方汉人关系不大,大部分以畲族为基础,秦朝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广州,汉武帝移民开发岭南也是以广州为广东首府,都城首府在广州汉人不可能集中在龙川,而且明朝时广东才有客家,因为来得太迟才叫客家,来到早不可能叫客家,而且是畲族造反被王阳明强制迁广东四川湖南的,是同时集体迁出江西,才自成被社会,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