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敖为何献赵姬于刘邦?难道是在学习吕不韦,送刘邦一个大儿子?

张敖为何献赵姬于刘邦?难道是在学习吕不韦,送刘邦一个大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琦趣科技发现 访问量:401 更新时间:2024/1/11 11:02:38

汉八年,汉高祖刘邦过赵, 赵王张敖将姬妾赵姬献给刘邦。为什么张敖要将自己的姬妾献给刘邦?张敖是想效仿吕不韦的故事,送一个大儿子给刘邦吗?

按照《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吕不韦有个姬妾,能歌善舞,巧了,这个姬妾也姓赵,也是赵国人。

当时,吕不韦正在赵国经商,遇到了在赵国做质子的异人,吕不韦觉得异人是个奇货可居的主,便不断地资助异人,帮异人在秦、赵两国打通关节,使异人有机会被秦国的华阳夫人认为嫡子。

一次宴会上,异人见吕不韦的姬妾赵姬生得漂亮,便端起一杯酒,向吕不韦敬酒,随后向吕不韦索要赵姬,吕不韦刚开始极为生气,他吕不韦这么帮异人,异人却像搞他吕不韦的女人,转念一想,已经为了异人倾尽家财了,沉没成本搁那搁着呢,如果为了这事和异人翻脸,那些投入不就都打水漂了吗?因此,吕不韦还是咬咬牙,将赵姬送给了异人。

赵姬当时已经怀孕了,但赵姬向异人隐瞒了自己怀孕的事实。后来,赵姬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便是赵政,也就是后来的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

赵王张敖向汉高祖刘邦献赵姬,也是想效仿吕不韦的故事,为刘邦送一个儿子吗?

史书中并未记载张敖向刘邦献赵姬的原因,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刘邦第七子刘长的母亲,本是张敖的姬妾,在刘邦过赵时,被张敖献给刘邦,刘邦临幸了赵姬,而后又把赵姬留在了赵国,张敖不敢再将赵姬纳入后宫,便在赵王宫外特意为赵姬修筑了一座宫殿,供赵姬居住。

从这段记载来看,刘邦后临幸赵姬后的作风,倒是和异人有点像,异人临幸了赵姬,也没跟秦国王室报告,直到赵姬生下赵政,异人才将赵姬的事情向秦王室通报,其后,异人逃回秦国,把赵姬母子留在了邯郸,赵政在邯郸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因此,我们大概可以推断,或许也是在一次宴会上,刘邦见赵姬生得漂亮,动了心,便向张敖索要,张敖不敢不从,就把赵姬献给了刘邦,刘邦可能只是临时起意,事后又觉得没什么意思,便没把赵姬带回京城,留在了赵国,不小心给赵王张敖出了个难题。

换言之,张敖没想做吕不韦,刘长的母亲也没像做赵太后。

标签: 张敖

更多文章

  • 刘邦的草莽性格发作,当众羞辱女婿张敖,差点引来了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历史标签:张敖

    大家都知道汉高祖刘邦只有一个女儿,那就是鲁元公主。这位鲁元公主嫁给了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也就是说张敖是刘邦唯一的女婿。张敖的爹张耳与刘邦关系非常好,被封为赵王。没过多久张耳就病死了,念及这位老朋友,刘邦就批准张耳的儿子张敖继承赵王爵位,并且把自己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许配给他。据史书记载,张敖执子婿礼甚

  • 离奇的婚事,软饭硬吃,张耳和陈馀,都是“聪明人”,陈胜的好帮手!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张耳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陈胜成功光复了楚国旧都,大概有点飘了,竟然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张楚。这个举动,一来意味着跟先前起兵时候的“大楚”旗号划清界限,也就是跟扶苏、项燕划清界限,二来意味着跟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半遮半掩地划清了界限。这倒是当真兑现了“王侯将

  • 从亲如父子到反目成仇,张耳和陈余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张耳

    张耳和陈余都是活跃于秦末汉初之际的历史人物。他们两个一度感情非常好,亲如父子,说是生死之交也不为过,但最后却反目成仇,绝于生死。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这一对刎颈之交走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张耳和陈余张耳和陈余都是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在相遇之前,都算是比较出名的人物。张耳年轻的时候,还是魏

  •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张耳

    能聚集一群之众,能获得百姓、士大夫之心;能进能退,能伸能屈;能让人甘愿为他抛弃生命,这样的人称得上英雄。能主导一时局势,能撼动一方政治;能名垂青古,能让万人景仰,这样的人称得上豪杰。本文标题列举了秦末到楚汉时期的四个名人,若让我评价此四人;刘邦、张耳是英雄,项羽、陈余是豪杰。西汉高祖刘邦张耳陈余在现

  • 贯高:有春秋“义士”风范,信守诺言,却让张耳丢掉了赵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张耳

    刘邦训斥女婿张敖,态度蛮横。60多岁的贯高很生气,准备杀了刘邦。事情败露,贯高被逮捕,刘邦认为他是壮士,没有杀他,气量确实很大。前200年,刘邦巡视平城,路过张敖封地赵国。张敖,赵王张耳的儿子,迎娶鲁元公主,是刘邦的大女婿,为人仁慈、友善、孝顺。老丈人到来,张敖鞍前马后,每天亲自做菜,尽心服侍刘邦,

  • 张耳是谁?他和刘邦、项羽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则次的旅行vlog标签:张耳

    张耳是魏国人,年轻的时候比较穷,就跑到邯郸去打工。张耳这个人比较豪爽,人缘非常好,当时赵国有一个富家千金刚刚嫁人,她的丈夫没有什么才能,这位年轻的女子很不满,就和丈夫协商离婚,然后请人帮自己物色一个有能力的丈夫。就这样,张耳成为了豪门女婿,手里有了钱,他开始广交天下朋友,很快就成为了名人。当时的刘邦

  • 张耳和陈馀本是刎颈之交,为何最终反目成仇?男人绝情起来真狠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张耳

    题/从刎颈之交到反目成仇,塑料兄弟情的代表人物:张耳和陈馀文/南箕北斗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

  • 张耳陈余:绝代双骄,命运殊途-执念太深的危害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张耳

    张耳陈余,司马迁把他们安排在楚汉争雄时期列传的第一篇。这两个人,在前半生的轨迹非常相似,但后半生,却命运迥异……张耳和陈余,都是战国末期魏国大梁人。张耳年长于陈余,两个人是刎颈之交,他们俩人在当地都素有贤名。另外,两个人都娶了当地的富家女(不是同一家)——两人岳父都慧眼识珠,认为张耳陈余有才德,所以

  • 《资治通鉴》赏析 - 张耳面对人生机遇当仁不让,陈馀追悔莫及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张耳

    巨鹿之战后,赵王赵歇、张耳拜谢各国将领。张耳与好友陈馀相见后,责备陈馀当初不肯营救赵王。待问及陈泽等人下落时,张耳怀疑是陈馀将他们杀了,即几次追问陈馀。陈馀发怒道:“作为好友,想不到你对我的责怨如此之深啊!难道你以为我就舍不得放弃这将军的官印吗?”于是解下印信绶带,推给张耳。张耳也是愕然不肯接受。陈

  • 八条证据,司马迁驳斥张耳、陈余欺世盗名的“刎颈交”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张耳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认可的“刎颈之交”,向来只有蔺相如和廉颇。“刎颈之交”用来形容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刎颈”,指用刀子抹脖子。当然,是为了朋友而抹自己的脖子,甘愿牺牲自我保全朋友的献身精神。《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张耳、陈余也算是“刎颈交”吗?我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