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平王在烽火戏诸侯后废弃镐京迁都洛阳的真正原因

周平王在烽火戏诸侯后废弃镐京迁都洛阳的真正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述 访问量:2843 更新时间:2024/1/31 7:51:39

洛阳,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古都之一。

自古至今,不亡之国没有!所以被掘之墓常在!而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是中国盗墓者最猖獗的地区,号称“十墓九空”。

公元前770年,周平从现在咸阳附近的镐京迁都洛阳,建立东周。

迁都之前,幸存的公卿们碰头开了个座谈会,讨论迁都洛阳ok不ok?

勤王诸侯卫武公一听平王准备迁都洛阳,当即阻止。

爱动脑筋的周平王用地理课给卫武公上了一课。

平王告诉卫武公首先如下想法:

(一)

(二)

三大枭雄卫武公卫和、秦襄公赢开、郑武公姬掘突听了不由得点点头!

周平王笑着继续给臣下普及知识:

洛阳地处三川河谷,位于三川河谷的中心!三川河谷是由洛河、伊河、黄河冲击的小平原,土地肥沃不说而且河谷三面阻山,唯一不足的就是北面敞开着,好在有天险黄河稍微给补充了下。另外一点,还可以利用黄河接收各地运来的给养,可比陆地货车烧油强多了!

洛阳周围的山有哪些呢?洛阳周围西边有中条山和淆山,南边有熊耳山和伏牛山,东边有嵩山。

洛阳西面来说,函谷关死死地锁住了淆函通道(从咸阳地区来三门峡的敌人要想到洛阳必须经过函谷关,没有第二条路!)

虎牢关(刘关张战吕布的地方)牢牢地守住了拥有险崖峭壁的嵩山和奔腾吓人的黄河之间的通道!

从黄河过来呢?很遗憾,黄河面是宽,在没有飞机年代的古代时期,古人会考虑到黄河流速和大兵团渡河的要求!所以,合适的地点就有两个,孟津关和小平津。

南方来的敌人要想来洛阳喝杯茶,要经过的伊阙关、大谷关和轩辕关也有重兵把守。敌人死磕玩命也不一定能过来!

这么看来,好歹也算山河四塞吧!好歹也算是个小关中吧!

“赢开啊,你勤王有功,升你为‘伯’爵!镐京那一带就封给你了!

“掘突啊!你把你们郑国也一块迁来吧!咱老家有事你也可以就近抡刀过来办事啊!”

“卫和爱卿啊!现在洛阳还是您老人家说的不合适建都吗?”

卫武公听完周平王的分析不说话了。好吧!我被陛下您给说服了!

标签: 周平王

更多文章

  • 周平王:无奈之下是发奋图强还是摆烂?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周平王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前篇写过犬戎把周幽王打死了,但国家还在,不能没有国君。于是众诸侯推举宜臼当任国王,就是后来的周平王。历史里他的能力平平,可为什么要选他呢?可能是他的名字原因吧,宜

  • 周平王丧礼成了笑话,周王室的颓败已经不可避免了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周平王

    周平王丧礼成了笑话,周王室的颓败已经不可避免了!隐公三年,周天子平王的丧事成了最大的笑话,周郑交质的延续,也预示了桓王的无能和愚蠢。上一讲我们谈了隐公三年主要是丧事,这一讲我们继续探讨周平王的葬礼,以及围绕这个葬礼发生的事情。天子的葬礼是最高规格的葬礼,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按理说这应该是风光无限的大

  • 周平王为什么不分封西伯?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周平王

    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重新建立周朝,经历了短暂的乱世之后,周朝迅速进入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但商朝旧民众的力量却是依旧十分强大,周幽王和西伯封其父伯禽为诸侯,自己只是诸侯之一,周礼仍未建立,最高统治者王室成员依旧只是诸侯之中的老二。伯禽将自己的封地封给自己的大儿子,自己留在老家,照顾自己的弟弟。 关于

  • 周郑交恶:周平王为什么自毁藩篱?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周平王

    悠悠春秋大梦,滚滚战国狼烟。自从全球化以来,当今世界的战略格局就是另外一个春秋战国,特别是核武器出现之后,世界各国爆发大规模兼并战争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所以目前世界各国的外交逻辑更加贴近于春秋逻辑,读懂春秋时期的大国外交,对于理解今天的国际外交格局,用处非常大。今天笔者就来解析一下春秋初年的一件国

  • 二十四史之周公旦 周成王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周成王

    周公旦周公旦 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旦周成王 周武王的儿子,立为太子。武王逝世,继位为成王。周成王周公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与弟兄们不同。武王继位后,他是其最主要的助手,在灭纣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武王论功行赏分封诸侯,将周公封于少昊之墟的曲阜(今山

  • 《史记》故事 周公为周武王、周成王祈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周成王

    《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中详细记载了周公旦的故事,其中就有周公旦给周武王、周成王祈福的故事。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还在世的时候,周公旦作为儿子,就特别孝顺,忠厚仁爱,超过了其他兄弟。周武王即位之后,周公旦辅佐周武王,许多政务都由他处理。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之后,大封功臣、同姓、亲

  • 君子无戏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周成王桐叶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一枕残夢标签:周成王

    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后,自己便留在东都,开始精心经营东都,可是,事务繁重,没多久,年老的周公就因过度劳累离开了人世。为了周王朝的兴盛,周公鞠躬尽瘁。成王为了纪念周公不朽的功绩,将他和文王、武王葬在了一起。周公死后,成王万分悲痛,每当想起周公,为了周朝的兴旺披肝沥胆,而自己却听信谣言,多次使周公蒙受冤屈

  • 历史后宫嫔:邑姜,周武王姬发王后:灭商兴周,一代女中豪杰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邑姜

    邑姜:西周周武王姬发王后,也是姜太公的女儿,此女温柔贤淑,内治后宫,是灭商兴周的功臣之一。武王早逝以后,又辅佐两朝君主,使得国家兴旺,让西周达到了一个高度繁荣和统一的时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有一座专为祭奠邑姜的宋代建筑“圣母殿”,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有一天,周王姬发陪姜太公在丰邑湖边钓鱼,垂钓之余,两个

  • 往事成千古 地灵论唐晋——唐叔虞封地晋阳考证(二)

    历史人物编辑:漂流向海标签:唐叔虞

    三、清代顾炎武取李泰翼城故唐城弃晋阳故唐城进而否定叔虞封地晋阳说唐代李泰《括地志》对故唐城的两处记载从此为后人否定唐叔虞封地晋阳说提供了借口。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否定叔虞封地在晋阳就是按照这一思路来的。但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由。他的“晋国”条可以说是他立论的一个基础,他说:“晋自武公灭翼

  • 晋国始祖、三晋文化开创者、周武王之子——唐叔虞和晋祠的渊源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唐叔虞

    唐叔虞,姬姓,名虞,他是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三晋文化的开创者。他也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其母亲是齐太公吕尚之女。因封地在唐国,史称唐叔虞, 唐叔虞在封地唐政绩卓著,他成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作为三晋文化的开创者,他是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 唐叔虞去世后,其子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