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秦赋》:当年周平王给秦国的空头支票,成就了秦国的崛起

《大秦赋》:当年周平王给秦国的空头支票,成就了秦国的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嘉兴 访问量:4328 更新时间:2024/1/31 19:20:57

最近《大秦赋》正在热播之中,而大秦赋前面几集可以说分外精彩,其中周赧王可以说是非常凄惨,名义上顶着周天子的名号,实际上战国七雄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到了最后关头还把他拿挡箭牌使。

周天子的行为最终惹怒了秦庄襄王,至此八百年周王朝至此覆灭,周赧王面对这情况也只能大呼:“嬴秦,你这个养马的家奴。”然而除了怒吼,此时的周赧王还能做什么呢?

周赧王怎么也不会想到,最终会取周朝而代之的会是秦,因为秦国先祖的出身最低,山东六国的先祖很多都是公爵、侯爵出身,而秦国先祖在山东列国争霸天下的时候还是一个养马的家奴,可是就是这个养马的家奴最终灭亡了周朝,击败了山东六国。

有人说,秦国的崛起靠的是商鞅变法,有人说秦国崛起靠的是六代明君,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次要的,秦国的崛起其实靠的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谁也不会想到当年周平王动迁时候给了秦国一张“空头支票”最终竟让秦国得以崛起。

平王东迁,周平王给了秦襄公一张空头支票

要说秦国的崛起还真是艰难,在西周时期,齐国、晋国和楚国等大国已然崛起了,而此时秦国的先祖还在养马。

直到周孝王时期,当时有个叫秦非子的人非常善于养马,此时周孝王想要靠着这些马匹抵抗北方戎狄,听闻秦非子的名字立马把他叫来,把渭水一块的天然牧场交给他打理。

而秦非子接管这片马场之后,将其打理的很好,周孝王很高兴,便将一小块土地封给了秦非子,这块土地虽然不过数十里,可是却也好歹有了自己的封地,自此秦国算是“开国”了。

然而西周末年,周王室的周幽王由于不理朝政以至结怨与诸侯,更因为为了博得妃子一笑而“烽火戏诸侯”,最终犬戎入侵,西周灭亡。

此时秦国秦襄公高举大旗护送平王东迁,至此东周开国。现在很多人搞不明白为什么周平王仅仅只是迁个都就导致周王朝一蹶不振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个是周王室的威信不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让周天子的形象大跌;另外一个原因才是更关键的,那就是因为周王室手上没有地了,周王朝和秦国一样是从西方起兵推翻商纣王的,因此周文王又叫西伯侯之称。

可是周王室赖以生存的根本西岐之地都被人占了,你叫这个时候拿什么去跟诸侯硬拼?所以东周的名存实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过在平王东迁的时候,周平王为了表彰平王的功绩敕封秦国爵位并把原来周朝的土地赐给他,可是谁都知道,这仅仅是一个“空头支票”。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个是此时周朝的地盘已经被西戎占据了,你把一块无法生存的土地赐给人家这不是“空头支票”是什么?而且秦国就算被封了爵位,当时的诸侯还是照样看不起他。

周平王这个动机很简单:我封你土地了,但是你有没有本事去拿就不是我的事了。

但是对于秦国来说,这个是开始,虽然这是张空头支票,但是却也昭示诸侯这块土地是给我秦国的,我秦国想要取他是名正言顺,为此秦国为了夺回这片土地和西戎开战了,整整打了一百年。

穆公称霸,兼并西戎二十国

在经过秦国几代君主开疆拓土之后,秦国总算是在西部扎根了,然而此时的秦国却被诸侯看不起,一个是因为他的出身,一个是因为他们实力太弱,另外一个也是因为秦国民风彪悍,周王朝的《周礼》在这儿根本不顶用,甚至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唯独不去秦国,这样的情况直到战国中后期都是普遍存在。

在他们看来,秦国地处蛮夷不尊礼法就是一个“野蛮人”一般的存在,不过对于秦国来说正是诸侯的轻视也得以让秦国有喘息时机,到秦国第二十六任国君秦穆公之时更是开了“穆公称霸”,让秦国闻名于诸侯,并兼并西戎二十余国,扩大了秦国的疆土。

在秦穆公前期,秦国的目标一直是东出,秦穆公本人也不问出身礼贤下士,百里奚是一个楚国逃奴,蹇叔是宋国人,由余是西戎人,而这几人都为秦国开启霸业奠定了基础。

可是此时的晋国实在是太强了,秦穆公本人谋划了三次东出,可惜的是都被晋国给死死地摁在崤山,秦穆公终其一生都无法东出称霸中原。

不得已之下,秦穆公只有改变方略将东出变为西征,将目标对准了盘踞在了原周王室土地上的西戎人,短短三年之内就兼并了西戎二十余个国家,扩大了秦国的疆土。

有些人认为秦国崛起根源在于商鞅变法,可是若没有当初周平王给的那张“空头支票”,秦国凭什么去开疆拓土,就算取得了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秦国之所以能崛起靠的是一张“空头支票”。

标签: 周平王

更多文章

  • 周平王在烽火戏诸侯后废弃镐京迁都洛阳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周平王

    洛阳,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古都之一。自古至今,不亡之国没有!所以被掘之墓常在!而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是中国盗墓者最猖獗的地区,号称“十墓九空”。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从现在咸阳附近的镐京迁都洛阳,建立东周。迁都之前,幸存的公卿们碰头开了个座谈会,讨论迁都洛阳ok不ok?勤王诸侯卫武公一听平王准备迁都

  • 周平王:无奈之下是发奋图强还是摆烂?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周平王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前篇写过犬戎把周幽王打死了,但国家还在,不能没有国君。于是众诸侯推举宜臼当任国王,就是后来的周平王。历史里他的能力平平,可为什么要选他呢?可能是他的名字原因吧,宜

  • 周平王丧礼成了笑话,周王室的颓败已经不可避免了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周平王

    周平王丧礼成了笑话,周王室的颓败已经不可避免了!隐公三年,周天子平王的丧事成了最大的笑话,周郑交质的延续,也预示了桓王的无能和愚蠢。上一讲我们谈了隐公三年主要是丧事,这一讲我们继续探讨周平王的葬礼,以及围绕这个葬礼发生的事情。天子的葬礼是最高规格的葬礼,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按理说这应该是风光无限的大

  • 周平王为什么不分封西伯?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周平王

    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重新建立周朝,经历了短暂的乱世之后,周朝迅速进入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但商朝旧民众的力量却是依旧十分强大,周幽王和西伯封其父伯禽为诸侯,自己只是诸侯之一,周礼仍未建立,最高统治者王室成员依旧只是诸侯之中的老二。伯禽将自己的封地封给自己的大儿子,自己留在老家,照顾自己的弟弟。 关于

  • 周郑交恶:周平王为什么自毁藩篱?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周平王

    悠悠春秋大梦,滚滚战国狼烟。自从全球化以来,当今世界的战略格局就是另外一个春秋战国,特别是核武器出现之后,世界各国爆发大规模兼并战争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所以目前世界各国的外交逻辑更加贴近于春秋逻辑,读懂春秋时期的大国外交,对于理解今天的国际外交格局,用处非常大。今天笔者就来解析一下春秋初年的一件国

  • 二十四史之周公旦 周成王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周成王

    周公旦周公旦 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旦周成王 周武王的儿子,立为太子。武王逝世,继位为成王。周成王周公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与弟兄们不同。武王继位后,他是其最主要的助手,在灭纣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武王论功行赏分封诸侯,将周公封于少昊之墟的曲阜(今山

  • 《史记》故事 周公为周武王、周成王祈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周成王

    《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中详细记载了周公旦的故事,其中就有周公旦给周武王、周成王祈福的故事。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还在世的时候,周公旦作为儿子,就特别孝顺,忠厚仁爱,超过了其他兄弟。周武王即位之后,周公旦辅佐周武王,许多政务都由他处理。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之后,大封功臣、同姓、亲

  • 君子无戏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周成王桐叶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一枕残夢标签:周成王

    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后,自己便留在东都,开始精心经营东都,可是,事务繁重,没多久,年老的周公就因过度劳累离开了人世。为了周王朝的兴盛,周公鞠躬尽瘁。成王为了纪念周公不朽的功绩,将他和文王、武王葬在了一起。周公死后,成王万分悲痛,每当想起周公,为了周朝的兴旺披肝沥胆,而自己却听信谣言,多次使周公蒙受冤屈

  • 历史后宫嫔:邑姜,周武王姬发王后:灭商兴周,一代女中豪杰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邑姜

    邑姜:西周周武王姬发王后,也是姜太公的女儿,此女温柔贤淑,内治后宫,是灭商兴周的功臣之一。武王早逝以后,又辅佐两朝君主,使得国家兴旺,让西周达到了一个高度繁荣和统一的时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有一座专为祭奠邑姜的宋代建筑“圣母殿”,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有一天,周王姬发陪姜太公在丰邑湖边钓鱼,垂钓之余,两个

  • 往事成千古 地灵论唐晋——唐叔虞封地晋阳考证(二)

    历史人物编辑:漂流向海标签:唐叔虞

    三、清代顾炎武取李泰翼城故唐城弃晋阳故唐城进而否定叔虞封地晋阳说唐代李泰《括地志》对故唐城的两处记载从此为后人否定唐叔虞封地晋阳说提供了借口。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否定叔虞封地在晋阳就是按照这一思路来的。但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由。他的“晋国”条可以说是他立论的一个基础,他说:“晋自武公灭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