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句“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两人给出下联个个经典

名句“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两人给出下联个个经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昕梦倾城 访问量:951 更新时间:2024/1/3 0:54:35

对对子是一项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玩法,这个玩法不仅考验对子的对仗和平仄,还考验对对子的人的知识储备量,以及最终表达的意思是不是通顺的,能不能和上联想表达的意思合得上。所以一副好的对子往往能够带给人很多发,思想性强的甚至可以流传千古。

这一次我们要讲的就是一副奇对。这幅对子的上联是“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这种生活化的表达,让很多人都觉得和自己的生活情况十分相似,所以从古以来关注度都很高。很多人也都尝试着想要对上一对,但是对的总是差了点意思,除了这两个人给出的下联,每一个都从对仗到意思上做到了完美对应,堪称经典。你知道这两幅下联都是怎么对的吗?

经典上联说尽家庭关系

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应该都很容易理解这幅上联“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说起来无非就是一个人家,总盼着家里有后,能够延续自家的香火,所以又是盼又是想的。但是好不容易盼到了孙子降生,生活的压力也就更大了,这个时候为了保障家庭的生活和孩子的成长,家里的人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

可能需要家里的大人和老人在外面“装孙子”,这才能换来家里生活的口粮,也有可能需要家里的大人和老人在家里“装孙子”,毕竟年幼的孩子不懂事,需要长辈时时刻刻的关注和教导,导致很多事情都由不得自己,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孙子”。

这个思想放在现在的我们可能不是那么好理解,毕竟为什么只提孙子,而且又为什么非要有后呢?但其实放到农耕文明时期的特殊背景里就可以理解了,这个思想之所以几乎是刻在了每个家庭的骨子里,就是因为农耕文明时期讲究的就是生产力,多一个孩子,不管大小,家里也就多了一个生产力。

可不要小看小孩子的劳动力,那个时候养孩子可不是现在这么金贵,那个时候给口饭吃给点衣服穿就行,根本不需要多少投入。

所以除了幼年时期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小孩子们只要能独自行走了,就可以帮家里人拿拿东西,分担一些事物。稍大一点就可以洗衣做饭,也可以到大地主家帮忙放牛牧羊,这些都能为家庭增加收入。而如果生的男孩子越多,就越能做力气活儿,家里的负担会更小,多子多福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幅下联延续爷孙关系

了解了上联的出现背景,你就会发现这个上联会是很多家庭的真心期望,所以很多人也都会关注下联到底是怎么个对法,如果对的好了,完全可以拿来写成对子贴在家里,相映成趣。

但是这幅上联厉害就厉害在,它不仅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期待,还在“有了孙子是孙子”里一语双关,既有在外面“做孙子”,也有基于溺爱或是小心,又或是蒙化阶段,在孙子面前抬不起头,乖乖围着孙子转的“孙子”。这也就要求下联也得一语双关才行,可哪有这么多一语双关的话语呢?而且从上联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些对人世的调侃,以及一些对生活的的小小埋怨,那么下联必然要给出一点希望,最好也有一点“乐子”在才足够登对。

所以这幅上联一度难倒了很多人,直到有个人出面,对着上联的四个“孙子”,给出了一则四个“爷爷”的下联,再一看意思,也是完美融合。这句下联就是:“喜当爷,乐当爷,当了爷爷乃是爷”。

不得不说,这幅下联完美承接的上联的意思,而且爷爷和孙子是佳对,喜、乐和盼、想也是佳对。最妙的还是那最后一句,当了爷爷乃是爷,还是延续了农耕文明的那一套法则。当了爷爷后,人的辈分提升了上去,确实是“乃是爷”了,而另一方面,家里有了新的生产力,扩充了经济来源,也确保了家庭经济的延续性。在有了依托的情况下,自己自然也更硬气,也能更豪横的在外面说一声自己是“爷”了。

上下联之间意思相同,又哲思相仿,确实是值得称颂的好对子。

第二则下联聚焦婆媳矛盾

有了爷爷和孙子的绝对,后面再要有新的好对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可就是这么难上加难了,还真有人继续挑战,并给出了另一幅极佳的下联,也让人越品越有味道。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人们给出的第二幅下联——“烦公婆,怨公婆,走了公婆变公婆。”

这幅下联不得不说是别开生面,它没有延续爷爷与孙子之间的关系,而是聚焦之间的矛盾点,把注意力放在了家庭的另一项常见矛盾上——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亘古有之,虽然不是家家都有,但确实是代代都有一些经典案例不断将这一矛盾送到大家的耳边,比如著名的刘兰芝与焦仲卿,那么恩爱的一对夫妻,就是因为儿子没处理好婆媳关系,最后导致刘兰芝离开夫家,两人也在之后不久双双殉情。

再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那么精明能干的一个人,能把很多人的关系都处理好,却独独和婆婆邢夫人的关系处不好。

说到底这其实也是古代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意识也不够完善,很多丈夫不具备协调矛盾的能力,而婆婆和媳妇在家里的很多事务又都是相互重合的,相处久了自然会出现矛盾。这个问题处理起来可不比要孙子和养孙子简单。

所以这幅对联一出,也把上联的矛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而且下联说的烦和怨看似也是一些很悲观的表达,却在最后一句的“走了公婆变公婆”突然把矛盾的对立变成了历史的轮回。也是一语双关,哲理性极高。

小结

看了以上两幅下俩,你更喜欢哪种表达?或许你也可以试着自己对上一对,看看你有没有更妙的解答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孙子

更多文章

  • 上联“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两则下联堪称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孙子

    古语有句话,叫作“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后”并不是指子女,而是单指男孩。古人认为,只有儿子才能传承血脉,才是自家人,若是没了儿子,也就意味着断了香火。生孩子是两个人事情,生男生女也是取决于父亲的,可古人不知道,要是女子生了女儿,一般都会遭到婆家的羞辱,甚至邻居街坊也会来嘲笑。因此在那个时候,

  • 老农挖出生锈“老虎”,拿回家给孙子当玩具,擦掉锈迹惊动文物局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孙子

    古代的将领,想要调兵出征是不可以擅自做主的。他们需要征得皇帝的同意并得到调兵所使用的信物,这样士兵们才会听从他的将令随之出征。古时候将领出征的信物便是虎符,虎符通常被分为两半。将领和皇帝各持一半,只有两片虎符合二为一以后,将领才可以调兵出征。所以在古代虎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东西。但由

  • 孙子孙女同时出生,婆婆只带孙子,孙子满月后才知养老房已被收回

    历史人物编辑:作者无笔标签:孙子

    01 小意(化名)算是个人生整体上挺平顺的姑娘。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考上很不错的211大学。该赚钱的时候赚钱,才工作了三年,月薪八千,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到了该结婚——不能说“该”结婚,而是父母长辈认为她最好这个岁数结婚——的时候,她顺从地参与父母安排的相亲,或者是自己托朋友的关系网络认识男孩子

  • 上联:“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两个下联堪称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孙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这首诗是来自著名诗人李白,描述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不应该自暴自弃,要相信自己出生在这个世上一定有道理的,即便是千金散尽依然可以再次挣回来。这让我们非常钦佩李白的智慧与才华,但是古人崇尚作诗,对对子,因此除了如李白这种著名的诗人,其他民间的对

  • 老太太当众“强抢”榴莲,孙子一旁苦苦哀求,仍未唤回老人的良知

    历史人物编辑:雅儿教育标签:孙子

    俗话说“跟什么人学什么样”,学生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好像一张白纸一样,而家长就形同画笔,学生未来究竟要上交怎样的人生画卷,除了自身的本性和能力之外,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现在家庭里面孩子数量都比较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精养型”,从生活标准到学习资源,都是努力争取最好的,平时也会

  • 喻世明言之《晏子二桃杀三士》,施巧计诛杀三士,警示后人莫张狂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晏子

    一朝信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古往今来,不乏勇猛之士,更不乏善谋之人。这勇猛之士,一人能敌十人、百人之勇。善谋之人,一张嘴却能抵上万人之力。君若不信,但看那多少历朝历代能征善战之将,杀敌无数,勇猛异常,却死在了谋臣的嘴里笔下。三士之勇话说这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三位好汉。一位名田疆,

  • 上下五千年73:晏子使楚,舌战群儒,楚国重臣节节败退,悻悻而散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音节库标签:晏子

    上回说到晏子舌战群儒,楚国再次受辱,大臣杨丐心中不服,立马接过话茬反问晏子,大家都说你才思敏捷,勇敢忠义,但是齐国崔杼和庆封祸乱齐国,那么多的仁人志士都为了讨伐他们而死,以死明志,而你作为齐国世家大族,既不能保护国君,反而贪恋高位,和那些仁人志士相比,你不觉得羞愧么?晏子说到,志向远大的人不拘小节,

  • “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晏子设局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晏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文/四季文史诸葛亮(据传)《梁甫吟》: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这首汉乐府,咏的便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春秋战国的故事#“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出

  • 杀侄儿夺位,羞辱晏子反被怼,让满朝文武瘦身,最后自缢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晏子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很有名,不过呢,不是啥好名,他谥号叫楚灵王,咱们古代谥号叫“灵“的,一般都不是啥好人,古代对灵的解释就是乱而不损曰灵。好了,说说咱们今天介绍的主人公吧,他原名叫熊虔,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当上国君,咱们姑且还叫他楚灵王吧。这货继位后的第三年,大会诸侯,就叫外交人员去请各个诸侯国的

  • 上下五千年74:晏子使楚,面对楚国故意责难,有礼有节从容应对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晏子

    上回说到晏子使楚,舌战群儒,楚国大臣节节败退,悻悻而去,晏子终于见到了楚灵王。楚灵王看到晏子果然是五短身材,并且穿的衣服也陈旧不堪,就说,堂堂的齐国,就再没人了么?就派你这样的人来访问?晏子知道楚灵王的心思,就说,齐国人丁兴旺,都城临淄街头摩肩接踵,大家展开衣袖,可谓遮天蔽日,即使抹一把汗,就像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