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德振:小孙子省亲记

杨德振:小孙子省亲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京都闻道阁 访问量:251 更新时间:2024/1/3 0:38:28

“江山迟日丽,春来百花香”;三月,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武汉的樱花盛大而恣意的绽放,满目芳华,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追花者”。我的儿子、儿媳陡起“芳心”,决定怀抱和携带刚满六个月的小孙子千里迢迢去武汉观赏樱花。

他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二天就出发了。我除了反复叮嘱他们一路上要好好照顾好襁褓之中的小孙子外,还在考虑小孙子既然到了老家湖北,要不要去大别山老家省亲?儿子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主动提出“把小宝宝送给太爷爷、太奶奶看一看”,儿子说的正中我下怀,是呀,我的父母亲、小孙子的太爷爷、太奶奶都已是八十岁的高龄老人,想见玄孙子的愿望也是十分迫切的,无奈广州到老家千里之遥,路途颠簸,他们行动不便,还晕车;他们只能借助嫁在当地附近的我的大妹妹的手机视频,偶尔观看一下玄孙子的可爱模样,至今无缘得见,经长吁短叹;据大妹妹讲,有时候,他们看得太过“投入”,眼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了泪花,那份一脉相承的浓浓亲情顿时溢满在心头,爱在悄无声息地流动和传递。

小孙子刚出生那天,我打电话告诉两个老人喜讯,他们也是喜极而泣;当天,他们买了许多鞭炮鸣放,以示庆贺;另外,我的父亲还去祖坟山上,祭拜先祖们,焚烧了许多冥钱,感念先祖们庇护子孙后代,薪火相传,根脉永续;过后,父母亲巴不得把家里养的十几只下蛋的鸡全部宰杀,托人或邮寄到广州,说是“给孙媳补充营养”,我打电话制止了他们的“盲动”;尽管如此,他们忙了一、两天,还是杀了三只老母鸡,捎到了广州……人间许多细腻与真挚的情感,就藏在许多朴素、平常的烟火气中和细节里;老人家辛辛苦苦喂了二年多的鸡,他们自己舍不得宰一只来犒劳自己,而对晚辈后生却倾注了满满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爱,这是世上最美的人伦风景和最动人的细节。

也许是彼此的心灵感应或感恩意识作用吧!他们的孙子、孙媳也决定观赏完樱花后立即带小宝宝回老家省亲,满足老人家想见玄孙的愿望。这么一来,便把我弄得有点手忙脚乱了,他们的临时决定打破了我的工作计划。他们回去,我不回去陪同或主持操办一下,于礼节不合。尤其是小孙子第一次回老家认祖归宗,按家乡风俗,我还要请客摆酒,邀请众亲来隆重的庆贺一下。我与儿子商量,他说“一切繁缛节都免了,最好不要搞大阵仗”;可是当我把他们带着小宝宝要回来的消息告诉两位老人家时,两个耄耋老人怎么也不同意“无声无响”地将就下去,而是要求我“小范围的庆贺一下,绝不能什么也不做”,我颇为难,从内心上讲,我也不愿意亲戚们赶礼花钱,打乱他们平静的生活;再者,儿子、儿媳和小宝宝在家只呆两、三天便要赶回广州上班,如果接客、摆酒、庆贺,时间太仓促了。老人家们不依不饶,说“玄孙第一次回来省亲,非比寻常事,一定要庆贺一下”。我和儿子拗不过老人家,便决定“小范围庆贺一下”,我便订下日期,马上联系厨师上门服务,以外包做菜的那种形式布置下去了。

我仓促之下,便买了周五晚上一张无座的绿皮火车票,十六个小时后到达麻城;我在城里等候儿子、儿媳和小孙子从武汉回来。接到他们后,我们便一路北上,逶迤巍峨的大别山腹地挺进。下午三点半左右,抵达家乡杨家河。

杨家河池塘边杨柳依依,桃红白,花团锦簇,春风拂面,莺啼燕啭;小孙子回村,全村瞩目;老人家准备了许多鞭炮,专门请了三个至亲燃放鞭炮。由于担心鞭炮会惊吓到小宝宝,我们便把车子停在离家二百米远的地方,待响声震天的鞭炮燃放完后,我们才下车。我先下车抱着小孙子,儿子和儿媳则一路跟随;年迈的父母步履蹒跚地从家里迎面走来,村里的至亲们也迎上前来,个个同小宝宝招手问候,或抚摸一下小手和脸蛋……那一刻,我心里陡然升腾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来,眼泪顿时禁不住地簌簌流了下来;声音也哽咽了,发不出声音来;我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一味憨笑,强装欢颜,支支吾吾,迅速抱着小孙子从人群中穿过,进到了屋里。

当晚,我尽管劳累,却一直辗转难眠,是什么“东西”让我“失态”和搅乱我的心绪?按说,一个五十几岁的人,心地会越来越坚硬,更不会轻而易举的流泪,我为什么心底里一下子泛起了这么大的涟漪。看来,貌似峻、沉静的外表下依然拥有一颗柔软的心,依然拥有被亲情瞬间打动和濡湿的那一刻,那应该是一颗感恩的心;幸福的泪光,感激地表达,我庆幸自己还保持着这一份纯真与热情。

第二天,在大妹夫和大妹妹及众位至亲的帮助下,我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庆贺筵席,露天开席十桌,款待小范围内来探望小孙子的众亲和朋友、战友。我将小孙子抱到各位至亲和朋友、战友面前亮相,大家都夸小孙子长得周正、可爱;的确,小孙子皮肤白皙,圆盘大脸,胖胖嘟嘟的,而样貌又憨厚,见了谁都笑容可掬,颇似弥勒佛,引得大家笑声阵阵,并不停地用手逗他,小家伙则以手舞足蹈、满脸笑容的形式相迎,这是小孙子留给老家大地上和人们印象中最初的印记和神情。

宴会完毕,客人散席时,刚好我的新书《大地上的阳光》送到,我马上打开包装,给前来庆贺的每一个家庭赠送一本新书;我要让每个前来贺喜的至亲和朋友、战友不仅能够看到我小孙子的样貌,我还要让他们窥见我这个“年轻”爷爷的精神样貌,让他们把书香捎回家,濡染和浸润自己的后代,学会用知识改变命运;因为此书曾有几篇文章去年被全国六个省、市选用为中、高考模拟试卷答题,我想,对他们的子孙将来读书和考试肯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我除了物质回礼外,此举也算得上是精神上的一种感恩与报答。

世间人情亲密和疏远,存乎一心;只要用心有情,许多关系容易维持,并不复杂、并不生疏;但如果处处算计别人或争情夺理,许多朋友哪怕是至亲,只怕是越走越生疏,以至最后情感越走越远、分道扬镳。在这里,我还要向那些来不及禀告的朋友、战友、同学、亲戚道一声歉,时间较紧,没有请到现场,请勿见怪和多心。真正的友情和感情,不在一、二件事上见分晓。

小孙子省亲,我却省不了心;短短几日车舟劳顿,迎来送往,杯觞交错,好在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这是人间最平常的烟火气色,留下的却是一种难忘的记忆,增添的是一种新的快乐经历;爷孙情、四代同堂、四代同框,从此将在家乡大地上留下美满而美丽的痕迹与弧线;清澈的爱,闪闪发光。

二O二三年四月二日

☆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标签: 孙子

更多文章

  • 名句“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两人给出下联个个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孙子

    对对子是一项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玩法,这个玩法不仅考验对子的对仗和平仄,还考验对对子的人的知识储备量,以及最终表达的意思是不是通顺的,能不能和上联想表达的意思合得上。所以一副好的对子往往能够带给人很多启发,思想性强的甚至可以流传千古。这一次我们要讲的就是一副奇对。这幅对子的上联是“想孙子,盼孙子,

  • 上联“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两则下联堪称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孙子

    古语有句话,叫作“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后”并不是指子女,而是单指男孩。古人认为,只有儿子才能传承血脉,才是自家人,若是没了儿子,也就意味着断了香火。生孩子是两个人事情,生男生女也是取决于父亲的,可古人不知道,要是女子生了女儿,一般都会遭到婆家的羞辱,甚至邻居街坊也会来嘲笑。因此在那个时候,

  • 老农挖出生锈“老虎”,拿回家给孙子当玩具,擦掉锈迹惊动文物局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孙子

    古代的将领,想要调兵出征是不可以擅自做主的。他们需要征得皇帝的同意并得到调兵所使用的信物,这样士兵们才会听从他的将令随之出征。古时候将领出征的信物便是虎符,虎符通常被分为两半。将领和皇帝各持一半,只有两片虎符合二为一以后,将领才可以调兵出征。所以在古代虎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东西。但由

  • 孙子孙女同时出生,婆婆只带孙子,孙子满月后才知养老房已被收回

    历史人物编辑:作者无笔标签:孙子

    01 小意(化名)算是个人生整体上挺平顺的姑娘。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考上很不错的211大学。该赚钱的时候赚钱,才工作了三年,月薪八千,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到了该结婚——不能说“该”结婚,而是父母长辈认为她最好这个岁数结婚——的时候,她顺从地参与父母安排的相亲,或者是自己托朋友的关系网络认识男孩子

  • 上联:“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两个下联堪称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孙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这首诗是来自著名诗人李白,描述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不应该自暴自弃,要相信自己出生在这个世上一定有道理的,即便是千金散尽依然可以再次挣回来。这让我们非常钦佩李白的智慧与才华,但是古人崇尚作诗,对对子,因此除了如李白这种著名的诗人,其他民间的对

  • 老太太当众“强抢”榴莲,孙子一旁苦苦哀求,仍未唤回老人的良知

    历史人物编辑:雅儿教育标签:孙子

    俗话说“跟什么人学什么样”,学生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好像一张白纸一样,而家长就形同画笔,学生未来究竟要上交怎样的人生画卷,除了自身的本性和能力之外,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现在家庭里面孩子数量都比较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精养型”,从生活标准到学习资源,都是努力争取最好的,平时也会

  • 喻世明言之《晏子二桃杀三士》,施巧计诛杀三士,警示后人莫张狂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晏子

    一朝信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古往今来,不乏勇猛之士,更不乏善谋之人。这勇猛之士,一人能敌十人、百人之勇。善谋之人,一张嘴却能抵上万人之力。君若不信,但看那多少历朝历代能征善战之将,杀敌无数,勇猛异常,却死在了谋臣的嘴里笔下。三士之勇话说这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三位好汉。一位名田疆,

  • 上下五千年73:晏子使楚,舌战群儒,楚国重臣节节败退,悻悻而散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音节库标签:晏子

    上回说到晏子舌战群儒,楚国再次受辱,大臣杨丐心中不服,立马接过话茬反问晏子,大家都说你才思敏捷,勇敢忠义,但是齐国崔杼和庆封祸乱齐国,那么多的仁人志士都为了讨伐他们而死,以死明志,而你作为齐国世家大族,既不能保护国君,反而贪恋高位,和那些仁人志士相比,你不觉得羞愧么?晏子说到,志向远大的人不拘小节,

  • “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晏子设局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晏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文/四季文史诸葛亮(据传)《梁甫吟》: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这首汉乐府,咏的便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春秋战国的故事#“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出

  • 杀侄儿夺位,羞辱晏子反被怼,让满朝文武瘦身,最后自缢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晏子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很有名,不过呢,不是啥好名,他谥号叫楚灵王,咱们古代谥号叫“灵“的,一般都不是啥好人,古代对灵的解释就是乱而不损曰灵。好了,说说咱们今天介绍的主人公吧,他原名叫熊虔,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当上国君,咱们姑且还叫他楚灵王吧。这货继位后的第三年,大会诸侯,就叫外交人员去请各个诸侯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