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鸡肋之后,司马懿的酒与杨修的真正死因

鸡肋之后,司马懿的酒与杨修的真正死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潘华毅 访问量:1151 更新时间:2023/12/10 13:21:30

“想去见杨修?”曹操凝神看着舆图,并未回身。语气虽不徐不疾,却足以让令人难以畏惧。

“相携一路走来,临到终时,理应有此一别。”司马懿语气极为恭谨,全身跪伏在地上,将脸紧紧地贴在地面,无法看清神色。

曹操转过身,很认真地着司马懿,未语。

司马懿陡然紧张,身体不自觉地战战兢兢,微微发抖。

“一路相知相惜,行至末路,当有此一别。”曹操沉吟稍许,微微一笑:“带些酒去吧!权当是孤一份心意!”

司马懿告退,提着食盒倒退出帐外,步履谨慎。

酒与肴

行辕之内虽比不得沙场,却依旧杀声阵阵,剑戟如霜。

司马懿小心地闪躲着往来的飞骑,步伐缓慢而沉重。

出示了魏王的准令,又被细致地搜查了一番,被一名横眉立眼的劲卒狠狠地训诫了一通后,司马懿终于踏进了军牢。

牢房很简陋,除了必须的坚固,满眼都是敷衍应付。但相比京师诏狱的惨绝人寰与阴森幽暗,这里显然要好上很多。

里面空空荡荡,只拘着杨修一人,此刻正靠卧在牢墙上,遥望着远方的风云。

放进司马懿,劲卒再次哗啦一声将牢门锁紧,撇着嘴施然离去。

“来啦?”杨修似早有预料,并未显出太多情绪,未见怨恨,亦无喜悦,一脸淡然。

“我来看你!”司马懿跪坐在杨修对面,轻轻放下食盒。

杨修依旧慵懒,未起身,似乎对司马懿的到访可有可无。

司马懿缓缓递过一坛酒,杨修才有些触动。起身接过,拍开泥封,自顾自地怀抱着开怀痛饮。

“魏王命我带来的,说是权表心意,你若不够,仍可再要。”司马懿将曹操的托付送到。

“魏王知我!”杨修骜一笑,很是酣爽。

司马懿安静地看着杨修纵饮,将各式小菜、酒盏在几案摆好——难得这么简陋的牢房还为杨修置了一张小几。

“噫!……”眼见着一坛美酒顷刻所剩无几,杨修稍解了酒瘾,这才正视司马懿。

“吃些东西吧!”司马懿又开了一坛,却不递给杨修,缓缓地将酒盏斟满,不再放任杨修由着性子痛饮。

快酒伤身,杨修虽命不久矣,司马懿却不愿在此刻让他烂醉如泥。

杨修无奈一笑,抄起筷箸撷上几丝小菜送入口中。

一阵青脆入口,杨修顿觉清鲜脆润,清凉沁入心脾,瞬间涤尽了刚欲涌上的混沌酒意!

“如此精致的佐肴竟能在兵荒马乱之间寻得,着实不易!”杨修点头惊赞。

“德祖谬赞了!”司马懿微微一笑:“只是拙荆日常为我备下的卤腌,每次出来我都会带些……当下实在寻不来更好的,我只能带来充数,让德祖见笑了!”

“仲达兄好福气!”杨修频频下箸,羡慕赞叹。

司马懿把盏轻啜,恬静无语。

“想不到……你我第一次独酌对饮,竟是如此境地!”杨修略慰饥渴,恢复了往日的从容,把盏苦笑,语气无尽落寞。

“你后悔了?”司马懿放下酒盏,一脸认真。

“岂会!”杨修微微一笑:“修唯叹息此生苦短,还未尽纾一腔抱负!”兄之大才,确实可惜!”司马懿同杨修碰了碰盏,一饮而尽,摇头叹息。

“想不到来陪我喝尽此生最后一觚酒的,竟是你!”杨修摇头轻叹:“最终还是你赢了!”

“你输了,我却未赢!”司马懿笑容黯淡:“你我之间其实并无真正赢家!”

“正解!”杨修微微一怔,旋即豁然,不禁抚掌大笑:“所见通透!仲达兄果然是妙人!恨未能早些与君把酒言欢!”

“你我虽未同席共醉,却何曾缺过一日的神念机锋?”司马懿微微一笑。

“哈哈哈!”杨修恃酒朗笑:“我与仲达神弈久矣!却未想你亦心有灵犀!真乃知己!”

“敬同行相知!”司马懿举盏。

“敬同路知己!”杨修亦提酒!

两盏酒重重地碰在了一起!

寒江孤影

窗外一缕清新漾进,似佳人浅笑轻歌,竟似有似无地弥漫起淡淡墨香……

司马懿心中一动,微微一笑……

“若非此役……”杨修正闭眼陶醉:“此时应是踏河寻柳,临亭问醉的绝美时节……”

“你我注定无福消受良辰美景,你却不该建议魏王迁都。”司马懿缓缓为杨修斟满一盏。

“若不迁都,你可有解?”杨修挑了挑眉,高深莫测。

“东结孙吴!”司马懿语气平淡如初。

“东结孙吴……”杨修皱眉深思,轻轻放下酒盏。

“你仅就是解了题?”沉吟了一阵,杨修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

“仅是解题!”司马懿波澜不惊:“你却一直都在布局,但此刻不该如此。”

“已无归路!再不抢天半子岂有机会翻盘?”杨修凝声说道。

“代价太大!已经超出了争斗的范围!你只布一子,魏王便已了然深意,岂肯同意?”司马懿叹息道。

“哈哈哈!”杨修悲声大笑,心有不甘:“你若是我,又当如何?可惜天意负我!”

“早该结束了!”司马懿举盏饮尽:“魏王决意之际便是尘埃落地之时。德祖又为何苦苦执着,再起波澜?”

“两車并行,相争一径。又岂能鱼贯前行相安无事?”杨修一声冷笑,目光渐冷:“既入局相争,又岂有归路?逆流争帆,不进必亡!”

“公子刚刚来过,是星夜疾驰跑来为你求情的,可惜被魏王乱棍赶出了帐外。”司马懿缓缓说道。

“唇寒齿亡罢了!”杨修悲凉无比:“我若死了,他剩余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

司马懿未置可否,独饮无语。

“你以为真的是鸡肋?”杨修冷笑连连:“胜负分晓之时,他和我的命运便已判定!

喜爱与抉择无关!你我皆知,相较之下,公子绝无可能驾驭这大争的乱世!

我助他一路竞争至此,胜则弹冠相庆,败则尸骨无存!

谁又能全身而退?

几次三番将你等逼入绝境,岂能再容我安然侧榻?

齐桓公管仲吗?

魏王已然看到了将来!我若再跟着公子,一旦魏王故去,必将兴兵夺储,再复袁尚、袁谭相争乱局。无论孙刘哪方势力介入,大魏都将分崩离析!

我唯有此刻去死,才能避免这一切!

魏王也只能去做这个恶人!”

“并非无解!”司马懿凝重说道,一脸真诚:“德祖若肯做管仲,懿亦甘愿为鲍叔牙!大魏绝不会重蹈袁氏覆辙!”

“可惜世子并非齐桓公!”杨修眉头紧锁,抑制住心中莫名的暖意,悲凉一笑:“魏国虽大,未来却绝无可能同时容下仲达与我!世子不是魏王!

魏王,雄猜之主!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尽纳天下英贤于彀中!

世子,阴刻之君!为图大事,至亲可杀!”

“德祖休要醉酒乱语!”司马懿一惊!急忙止住杨修的悖逆之言!目光匆匆掠过监牢深处……

“呵呵……”杨修摇晃着站起身来,一把抢过司马懿身边的酒坛!司马懿欲要拦阻却无法止住:“司马懿!你果然非常人!以你之智,却看不清这些?!

你只是不愿说破罢了!

今日我先行离去!日后便公子一系!

假以时日,没有了魏王,尽灭了吴蜀,你又如何自处?!

寒江孤影、如履薄冰、步步皆是杀机!

我在忘川河彼岸等你!

再与你相携同行!”

司马懿冷汗淋漓!

“够了!时辰到了!”劲卒陡然而入,一脚踹开牢门!

“哦……”司马懿忙不迭地俯下身子收拾残局,遮掩满脸的慌乱。

“不是你!是他!”劲卒冷冷说道。

司马懿震惊!一时竟愣在当场!

“这就结束了吗?”杨修放纵大笑,未待劲卒拉扯,便径自洒脱程!

“仲达,谢谢你的酒!”行至牢门口,杨修突然止住,回头对司马懿笑道,脸上却仅是泪水:“记得我的话!虽一生都在骗你,但刚刚却是肺腑。与你为敌,酣畅淋漓!我此生无憾!”

司马懿痛苦地低下头,努力地控制着双眼盈满的泪滴……

“待我终了之时,再开一坛酹地!”杨修走了,声音渐行渐远……

“你错了!我从未与你为敌!”司马懿轻声自语。不忍抬头相望,只是冲着杨修即将枭首的方位跪下,饮下了最后一盏离别酒……

风吹花落,一地落英似锦如泣……

司马懿尽开了所有酒坛,只愿黄泉故人不再愁醉……

静水流深

“回来啦?”曹操瞟了一眼规规矩矩跪在下首的司马懿,合上了手中密折。那上面清晰地绘着两人:一人执酒狂癫,另一人作势相拦……

“微臣将魏王嘱托送到时,德祖……感激涕零,甚为悔恨!”司马懿言辞恭谨依旧,觉察不出丝毫的醉意与忧伤……

“哦?……”曹操诡异一笑,缓缓抽出一枚酒盏,慢慢斟满轻啜,故作苦闷:“军中孤酒甚是寡淡!听闻令夫人厨艺绝伦,佐酒佳肴颇为味美。不知仲达何时能割爱些,赠予孤见识一番?”

司马懿闻言震惊,不住地颤抖叩首!

“嗐……一句戏言而已!”曹操见状不禁一笑:“你且退下罢!日后还需尽心辅佐子桓,不必理会他人谎言挑拨!”

司马懿未敢多言,唯唯诺诺地跪拜告辞。

“真能装啊……”曹操望着司马懿谨慎远去的背影,莞尔一笑。甚至学着他胆怯的样子煞有其事地颤抖了一番:"一直如此,不累吗?”

“此人静水流深,确实琢磨不透!”满宠微笑着从暗处走出,曹操的怪异他早已见怪不怪。

“你也看不透?”曹操有些惊讶地望向满宠。

“不止微臣,奉孝在世时亦颇为看重此人!”满宠回道。

“不碍事!”曹操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此人虽心机诡谲,处世谋略却颇具章法。留给子桓,可堪大用!有子桓在,他还掀不起风浪!”

“主公灼见!”满宠并未多言,心底却深深疑惑:倘若曹丕亦不在了,又有谁能制得住他?

“呵呵……”曹操一眼便知满宠心中疑虑:“他比子桓年长八岁,有何顾虑?”

满宠恍然抚额,不住地点头称是……

“雄猜之主……阴刻之君!这个杨修还真有点意思!”曹操喃喃自语,自顾自地信步离去……

帐外,阳光正暖,云隐风现!

文章│阅然文创

图片│源于《大军师司马懿》、剧照及网络图片,如有侵犯,通知速删!

情节│源于《三国演义》故事猜想改编,部分情节因创作需要虚构,或有悖于传统认知,敬请正确理解,倡导大家正确认知真实史实。

标签: 杨修

更多文章

  • 如杨修不事曹操,另有主公,还会被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杨修

    如果换个人做主公,杨修的结局真不一定如此凄惨,我们看下曹操为何要杀杨修,有以下几个说法:*杨修爱耍小聪明说。一、“阔字门”,一次曹操修建花园,走到门前时,皱了皱眉头,啥也没说提笔在门框上写了个“活”字,人皆不解,唯杨修矜持一笑,道:“丞相嫌此门太窄,门内一活,岂不是阔字?”二、“梦中人”,曹操多疑,

  • 曹操杀了杨修,还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回答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钧儒说史标签:杨修

    三国时,曹操身边有很多谋士,杨修便是其中之一。杨修字德祖,出身汉魏名门,博学多才,是东汉有名的文学家。建安年间,曾任曹操府上的主簿。杨修聪明,虽才华深得曹操之心,但太过聪明能洞察人心的人,对性格多疑喜怒无常的曹操来说,不见得能有什么好前程。一开始,曹操确实非常欣赏和信任杨修。主簿这个官看起来好像不大

  • 曹操临死之前,为何斩杀杨修,却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杨平说历史标签:杨修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两个问题第一: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第二: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一、曹操要杀杨修的理由当时魏国发生的事情,就是曹操正在准备选世子,选接班人。他的手中有两个人选:曹丕和曹植。这两个人,各有优点各有缺点。曹植聪明,诗才很好,但是做事有些浮浪,不够稳重。曹丕人比较稳重,但是格局不大,诗

  • 历史上的杨修才不是因为“鸡肋”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杨修

    杨修被曹操赐死后,曹操遇见杨修他爹,看到老人家清瘦了不少,于是上前故做关心状,问:“杨公清瘦了不少啊,这是为何啊”。杨修他爹也是老江湖,知道曹操的意图,于是回答说:“我没有金日磾那样的远见,趁早除去逆子,到现在还如老牛想念小牛般想念我的儿子。”曹操听了,被这父子情打动,原本想着只要这老头有一点点怨言

  • 曹操临死之前,为何杀了杨修,却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杨修

    曹操,一生戎马天下,辛辛苦苦打下了的曹魏江山,在其死后不到五十年的时间,被司马氏所窃取,其中缘由很多,但多数缘由则是来自于他的儿子曹丕。曹操既然觉得让曹丕来即位,那么他就要大力的巩固曹丕的地位,首先就是要打压曹植一党了,否则曹丕的即位不可能会顺利的。杨修作为曹植的首席心腹肱骨之人,曹操肯定会先拿其开

  • 历史探秘|杨修被杀,是因为曹操嫉贤妒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杨修

    杨修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出身于名门望族,家族中四世太微,这让杨修在东汉末年颇具名气。他天资聪颖,学识渊博,深受曹操的赏识。曹操任命杨修为主簿,兼领相府内外的诸多事物。在三国演义中,杨修曾多次猜到曹操的想法,比如曹操在园林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被杨修猜到是嫌门太宽了。还有外臣进贡的一盒酥,被杨修解释

  • 从现代秘书的角度审视杨修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杨修

    从秘书学的角度看,杨修根本不了解秘书工作的性质,虽才华出众,却不具备领导人秘书的素质,因此难免遭杀身之祸。杨修(公元175——219年),汉末文学家。学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修生于官宦人家,杨氏几代人都是汉朝大官。《后汉书·杨震列传》评论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

  • 《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什么讨厌杨修呢?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杨修

    在《三国演义》当中,曹操不是一个正面角色,他阴险狡诈,冷酷无情,不过罗贯中还是为他保留一个优点:求贤若渴。曹操曾著诗《短歌行》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以表达他对于贤才的渴望。演义当中的杨修亦是一位聪明绝顶的人物,罗贯中称赞他道:“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绵帛成。

  • 杨修人设崩塌,死无葬身之地,父亲杨彪却说:咎由自取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杨修

    杨修,字德祖,东汉末年太尉杨彪之子,母亲出自“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建安年间,杨修通过公务员海选进入仕途,不久,曹操欣赏杨修的才华,让其担任了丞相主簿,主簿是个什么官职?相当于曹操家的管家。在充任主簿的职位上时,杨修干得很出色,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既然公务员年度考核打出了

  • 杨修之死为何是必然的罗贯中1句话8个字精辟总结杨修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咔咔奇摩标签:杨修

    对于杨修的死,罗贯中先生这样解释:“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有一句话八个字,却一针见血,直指杨修死因是两个方面,即“恃才”和“犯曹操之忌”。曹操因为礼贤下士,一直为人所称道,他确有容人之心,身边亦有不少有才之人,为何杨修最后会被杀呢?所以,这两个原因中最为重要的还是杨修犯了曹操的忌讳。那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