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演义中,5位越老越勇猛将,赵云关羽难上榜,丁奉仅排第2

演义中,5位越老越勇猛将,赵云关羽难上榜,丁奉仅排第2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康康侃历史 访问量:614 更新时间:2024/1/28 5:38:29

三国时代是属于英雄表现的舞台,许多武将都在这个时期实现了人生的巅峰,从而青史留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也有不少的老将秀了一把自己的能力,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黄忠、严颜、黄盖等人。当然也有些人从青年到老年一直都表现十分神勇,其中代表就是赵云。此外,还有些人老年期比年轻的时候下滑非常厉害,这类的代表就是关羽关二爷了。

赵云刚出道时就已经可以打平文丑。到了后来,赵云越发生猛,尤其在长坂坡达到了人生巅峰,又在汉水一战刷了下战绩。即使到了70岁高龄之时,赵云同样能轻松完成5杀。不过老赵的水平依然比巅峰期低点,这是毋容置疑的地方。关羽在年轻时是有名的“关三刀”,对付华雄、颜良、文丑都只用几刀解决战斗。不过二爷老了后就下滑严重,至少已经不能几刀秒庞德了。

相比较而言,有些武将出场的时候非常年轻,同时也不算惊艳,但他却属于逆生长类型,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厉害,算得上越老越厉害的猛将类型。这里来看演义中的5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武将,他们在老年期比年轻时还要生猛。

第5:廖化。演义中,廖化是个传奇般的福将。这位武将出场时还只是个黄巾军少年,而且主动跟随关羽后被拒绝了,隐没了几十回才再次出现。廖化能够参加黄巾起义足以证明他的活跃年代之早,最后他又跟随刘禅投降。廖化不仅见证了蜀国的兴衰,而且还贯穿了整个三国时代。年轻时的廖化没啥存在感,但后来却迎来了爆发期,而且越老越勇。诸葛亮、姜维北伐之际,廖化都以二线将领身份出现,而且表现勇猛:刀劈秦良,追着司马懿跑,1个回合秒了郑伦。

第4:姜维。姜维出场的时候非常年轻,也就20来岁,但他却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武力值。天水一战,姜维遇到了70岁的赵云,双方在10回合内打平了。这个时候的赵云已经不再处于巅峰期,姜维能平对方也不算太惊艳。姜维步入了老年期后,他的武力值不减反增。老姜维身为统帅多次奋斗在第一线,期间还虐了邓忠,打平了邓艾,又计秒徐质,射死郭淮,爆捶杨欣。成都宫殿一战,59岁的姜维心脏病突发,但仍然“往来冲突”,虐得魏军瑟瑟发抖。

第3:黄忠。黄忠是三国老将的代表人物。黄忠不像其他年轻人,因为他一出场就过了60岁。虽然老黄刚登场就到了退休年龄,但他却用惊艳的首秀秀了一把武力值。长沙一战,60岁的黄忠勇斗不到50岁的关羽,双方总计打了150回合,后来他们以平局收场。再后来,75岁的黄忠依然冲锋在前线,虐了潘璋等吴国名将。由于黄忠在年轻时的武力值有点模糊,因此他到底越老越勇到了什么程度也不得而知,这里只能算第3位。

第2:丁奉。丁奉算是越老越勇的经典了。这家伙出场时只是吴国的小将,通常和徐盛一起执行任务。三国前期,丁奉基本没有啥存在感,尤其见了赵云就吓得瑟瑟发抖。不过丁奉却是个逆生长大佬,越到后面越勇。东兴一战,丁奉光着膀子带着3000人冲向了敌军,并且连砍韩综、桓嘉2人,表现极其神勇。要知道,丁奉的表现比他在年轻时要神勇多了。因此他也成了越老越英雄的代表人物。不过他仅排名第2位。

第1:张郃。要问演义中哪个是越老越勇的第1名?相信就是张郃了。前期,张郃一直都是顶着名将光环的武将。不过这张郃却明显有着“欺软怕硬”的特点。一旦他遇到了强敌,那么老张就都会采取划水的方法对待,出工不出力那是常规操作。潼关战马超,穰山斗子龙,张郃都充分体现了“36计走为上”的特质。不过张郃到了后期却突然爆发,尤其在诸葛亮北伐时变得无敌起来。在诸葛亮第2次北伐以后,五虎将全部死去,张郃也就在这个时候刷遍了蜀营名将,同时吓了诸葛亮一身冷汗。从被五虎将狂虐到霸服天下,张郃算是越老越勇的典范了。

这里挑选的5人全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厉害,他们都是演义中的代表人物了,其中丁奉仅排第2位,张郃最厉害。开头已经分析到了,赵云一直都非常平稳,老年期下滑幅度不大,但也没有变厉害;而关羽则越老越弱;因此赵云、关羽难上榜。

(资料来自于《三国演义》)

标签: 丁奉

更多文章

  • 丁奉:活化石级别的东吴名将,见证了整个三国的兴衰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丁奉

    谈及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人们往往会想到四个字——英年早逝。确实,从早先的太史慈周瑜,再到之后的鲁肃吕蒙,大多都在三四十岁的壮年就早早辞世,只留下人们的无尽感叹:如果周瑜没有那么早去世、如果吕蒙能再活几年……但同为东吴名将的丁奉却恰恰相反,他足足从东汉活到了西晋,他的一生几乎见证了整个三国的兴旺。01

  • 丁奉可以射杀张辽,逍遥津之战时,为什么孙权不用丁奉出战呢?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丁奉

    丁奉,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权臣。丁奉的寿命在三国来说,基本上可以和司马懿、廖化等人媲美了。而“丁奉射杀张辽”一事,仅出现在演义之中。毕竟,正史上的张辽是在带病击败吕范之后,不久便病逝于江都了。而从演义上来说,丁奉可以射杀张辽。那么,在张辽威震逍遥津,也就是合肥之战的时候,孙权为何不派遣丁奉出战张辽

  • 王牌劲旅却不敌老弱病残,诸葛亮的治军还不如邓艾吗?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邓艾

    三国蜀汉有多少精锐部队?可能一般人都知道刘备的白毦兵,诸葛亮打造的无当飞军等。其实除了这两支天下闻名的部队以外,还有一支王牌劲旅。这支部队也是诸葛亮亲手打造,是蜀汉皇家近卫军,叫做“中虎步兵”,又叫“中军虎步兵”。公元223年,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独掌内政大权,李严统军,防备东吴,赵云为中护军,重新

  • 邓艾偷袭成都,刘禅选择投降,经过分析后发现:原来刘禅很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邓艾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五十二讲:邓艾偷袭成都,刘禅选择投降,经过分析后发现:原来刘禅很聪明。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波澜壮阔,当时英雄辈出,名将如云。可是每当说起那段历史故事的时候,人们总会对蜀国的故事情有独钟,其中主要原因是古典名著

  • 邓艾大军直逼成都,迟迟不发兵救援的姜维,是否有一定的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邓艾

    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府中宦官和外戚的斗争,让皇权出现了衰落,这最终导致中国从大一统走向了分裂的状态,军阀混战的乱世让中国百姓饱受苦难。而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契机,随着刘备在益州汉中等地的发展,中国进入了三国割据的时代。而三国分立的终结则是从邓艾灭蜀开始的,那时司马昭刚刚平定了国内的诸葛

  • 诸葛亮真传弟子,为何平生斗不过邓艾?廖化临终前道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邓艾

    自古以来,君王与谋臣都相互制衡。诸葛亮已经智乎近妖,尚且不能一统三国,卧龙死后,将身上千斤重担悉数交给虎将姜维,以期待自己的志向有人继承。诸葛亮向来知人善任,在临终的时候还为蜀汉的发展殚精竭虑,为刘禅定下后续领导人东莞,董允和费祎,对于将才姜维更加看好,将毕生所学悉数传与他。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

  • 魏国灭蜀功臣邓艾和钟会为何先后被杀,甚至被诛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邓艾

    三国末年,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和钟会率兵抵达蜀国的首都-成都,蜀国皇帝刘禅开城门投降。自此蜀国灭亡,天下只剩魏国和吴国。不久之后,魏国灭蜀功臣邓艾和钟会先后被杀,甚至被诛九族。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二人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其中的原因就与两个人有关系了。第一个人就是晋公司马昭,邓艾平定蜀国后,

  • 刘禅投降邓艾,不但成全了自己,成全了蜀汉朝臣,更成全了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邓艾

    “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这是东晋著名史学家王隐在《蜀记》中记载的邓艾渡阴平小道到达成都后,刘禅决定投降的时候,蜀汉的家底,如果从账面数据来看的话,这个时候的蜀汉完全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反而兵多粮足。而邓艾打败的也只是诸葛瞻父子率领的成都守卫部队,而

  • 邓艾作为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将领,他的死,警示一个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邓艾

    邓艾是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将领。他对权力斗争的危险原本是有极其深刻见解的。然而,最终,他还是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遭冤杀。他的遭遇,值得所有理想主义者深思。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名将邓艾,本是屯田民,出身寒微,自小放牛。不过,邓艾自学成材,开始仕途。由于出身低微,外加口吃,邓艾作了近20年的基层工作,无法出头。后

  • 邓艾作为一代名将,其才能不次于姜维,为什么最终会惨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邓艾

    邓艾是一代名将,其才能不次于姜维,灭蜀之战,邓艾立下大功,但取得大胜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做出了他不应该做的事。钟会和蜀国大将姜维在剑阁大战,邓艾看准了机会,偷渡阴平,突然出现在江油,蜀国守将马邈见大势不妙,投降了邓艾。接着邓艾继续进兵,和诸葛瞻大战于绵竹,斩杀了诸葛瞻,西蜀皇帝刘禅率众文武投降了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