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辽真的如《三国演义》所说是因丁奉而死?历史上丁奉结局如何?

张辽真的如《三国演义》所说是因丁奉而死?历史上丁奉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倾文史轩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3/12/7 17:43:53

丁奉射杀张辽,这是《三国演义》中虚构剧情,而非正史的剧情。

《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载:“岸上一彪军杀来,为首一将,乃丁奉也。张辽急拍马来迎,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却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张辽回到许昌,箭疮迸裂而亡”。在演义中曹操被丁奉所围,张辽骑马欲救曹操,但却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还好此时徐晃来救,张辽才幸免于难,共保曹操退走。但回到许昌时,张辽却因箭疮迸裂而亡。

而在正史中张辽的结局却是:“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子虎嗣”(《三国志.张辽传》),此时孙权复叛,于是曹丕派张辽乘舟,抱病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而孙权听到张辽前来,他甚为忌惮,并告诫众将:“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地,千万要谨慎在意”,此后张辽与王凌等人大破吴将吕范等人,并缴获了大量战船。可是在获得胜利后不久,张辽就因病去世,亡于江都。

因此,从正史可知,张辽非被丁奉所杀,而是病逝。

接着再回到题主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即“丁奉晚年拥兵自重,结局又是如何?”。首先,丁奉晚年并非是拥兵自重,他虽的确手握重兵,但却不是一个专横跋扈不服从上级或者朝廷的管制,挑战中央政权的权臣。对于孙吴,丁奉倒真正做到了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259年,他听从景帝孙休的命令,冒着生命危险协助孙休诛杀了权倾朝野的权相孙綝,从而让孙休再次重掌孙吴大权,而丁奉也得以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

264年,丁奉拥立孙权长孙孙皓为帝,因此又升任右大司马、左军师,自此权倾朝野,但此时丁奉依旧没有什么不轨之心,他虽有点恃宠而骄,但对于孙吴还是忠心耿耿的,他始终听命于孙皓,且没有丝毫的不满之心,这点从269年,丁奉在谷阳失利,孙皓大怒,怒斩丁奉的向导官,丁奉却什么也没做,而选择听从,就可窥知一二。

就这样,丁奉一直尽心尽力地侍奉着孙皓,忠心耿耿地为吴国效力,可谓是功劳卓越。271年,丁奉去世。

但丁奉虽是忠心耿耿的,可孙皓却不是一直对其礼敬有加的,丁奉生前在的时候,孙皓就对他接连失利于曹魏十分不难,但碍于他地位的尊崇,是四朝老臣,所以不好干嘛。可是丁奉死后,他就开始了对丁奉家族的清算。丁奉死后不久,因为北伐时丁奉曾与万彧商议撤兵的计划被孙皓所得知,所以孙皓就将丁奉的儿子丁温直接下令诛杀,而后又把丁奉的亲人全部流放到临川。只得说孙皓真的是蛮狠的。

标签: 丁奉

更多文章

  • 演义中,5位越老越勇猛将,赵云关羽难上榜,丁奉仅排第2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丁奉

    三国时代是属于英雄表现的舞台,许多武将都在这个时期实现了人生的巅峰,从而青史留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也有不少的老将秀了一把自己的能力,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黄忠、严颜、黄盖等人。当然也有些人从青年到老年一直都表现十分神勇,其中代表就是赵云。此外,还有些人老年期比年轻的时候下滑非常厉害,这类的代表就是

  • 丁奉:活化石级别的东吴名将,见证了整个三国的兴衰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丁奉

    谈及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人们往往会想到四个字——英年早逝。确实,从早先的太史慈周瑜,再到之后的鲁肃吕蒙,大多都在三四十岁的壮年就早早辞世,只留下人们的无尽感叹:如果周瑜没有那么早去世、如果吕蒙能再活几年……但同为东吴名将的丁奉却恰恰相反,他足足从东汉活到了西晋,他的一生几乎见证了整个三国的兴旺。01

  • 丁奉可以射杀张辽,逍遥津之战时,为什么孙权不用丁奉出战呢?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丁奉

    丁奉,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权臣。丁奉的寿命在三国来说,基本上可以和司马懿、廖化等人媲美了。而“丁奉射杀张辽”一事,仅出现在演义之中。毕竟,正史上的张辽是在带病击败吕范之后,不久便病逝于江都了。而从演义上来说,丁奉可以射杀张辽。那么,在张辽威震逍遥津,也就是合肥之战的时候,孙权为何不派遣丁奉出战张辽

  • 王牌劲旅却不敌老弱病残,诸葛亮的治军还不如邓艾吗?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邓艾

    三国蜀汉有多少精锐部队?可能一般人都知道刘备的白毦兵,诸葛亮打造的无当飞军等。其实除了这两支天下闻名的部队以外,还有一支王牌劲旅。这支部队也是诸葛亮亲手打造,是蜀汉皇家近卫军,叫做“中虎步兵”,又叫“中军虎步兵”。公元223年,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独掌内政大权,李严统军,防备东吴,赵云为中护军,重新

  • 邓艾偷袭成都,刘禅选择投降,经过分析后发现:原来刘禅很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邓艾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五十二讲:邓艾偷袭成都,刘禅选择投降,经过分析后发现:原来刘禅很聪明。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波澜壮阔,当时英雄辈出,名将如云。可是每当说起那段历史故事的时候,人们总会对蜀国的故事情有独钟,其中主要原因是古典名著

  • 邓艾大军直逼成都,迟迟不发兵救援的姜维,是否有一定的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邓艾

    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府中宦官和外戚的斗争,让皇权出现了衰落,这最终导致中国从大一统走向了分裂的状态,军阀混战的乱世让中国百姓饱受苦难。而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契机,随着刘备在益州汉中等地的发展,中国进入了三国割据的时代。而三国分立的终结则是从邓艾灭蜀开始的,那时司马昭刚刚平定了国内的诸葛

  • 诸葛亮真传弟子,为何平生斗不过邓艾?廖化临终前道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邓艾

    自古以来,君王与谋臣都相互制衡。诸葛亮已经智乎近妖,尚且不能一统三国,卧龙死后,将身上千斤重担悉数交给虎将姜维,以期待自己的志向有人继承。诸葛亮向来知人善任,在临终的时候还为蜀汉的发展殚精竭虑,为刘禅定下后续领导人东莞,董允和费祎,对于将才姜维更加看好,将毕生所学悉数传与他。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

  • 魏国灭蜀功臣邓艾和钟会为何先后被杀,甚至被诛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邓艾

    三国末年,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和钟会率兵抵达蜀国的首都-成都,蜀国皇帝刘禅开城门投降。自此蜀国灭亡,天下只剩魏国和吴国。不久之后,魏国灭蜀功臣邓艾和钟会先后被杀,甚至被诛九族。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二人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其中的原因就与两个人有关系了。第一个人就是晋公司马昭,邓艾平定蜀国后,

  • 刘禅投降邓艾,不但成全了自己,成全了蜀汉朝臣,更成全了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邓艾

    “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这是东晋著名史学家王隐在《蜀记》中记载的邓艾渡阴平小道到达成都后,刘禅决定投降的时候,蜀汉的家底,如果从账面数据来看的话,这个时候的蜀汉完全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反而兵多粮足。而邓艾打败的也只是诸葛瞻父子率领的成都守卫部队,而

  • 邓艾作为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将领,他的死,警示一个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邓艾

    邓艾是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将领。他对权力斗争的危险原本是有极其深刻见解的。然而,最终,他还是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遭冤杀。他的遭遇,值得所有理想主义者深思。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名将邓艾,本是屯田民,出身寒微,自小放牛。不过,邓艾自学成材,开始仕途。由于出身低微,外加口吃,邓艾作了近20年的基层工作,无法出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