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的五子良将中谁最厉害?并非于禁,而是打败诸葛亮的他

曹操的五子良将中谁最厉害?并非于禁,而是打败诸葛亮的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舞者小青青 访问量:458 更新时间:2023/12/7 12:37:31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后来董卓、袁绍、吕布等诸侯相继失败,最终只剩下蜀汉、东吴、曹魏三国鼎立。在这三个政权之中,刘备、孙权、曹操作为雄主,各自有其特点,而他们麾下也是聚集了不同的人才,刘备有“蜀汉五虎上将”,孙权有“江表十二虎臣”,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人数最多,而最为著名的显然莫过于“五子良将”。

在这五子良将中,知名度最高的显然是左将军于禁,他随曹操南征百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在曹魏军中有着威严的名声,能够单枪匹马就缴去名将朱灵的兵权,而朱灵及其麾下士兵并不敢反抗,不过于禁最著名的一战是在襄樊之战中,率领七军去攻打关羽,结果全军覆没。

后世很多人因此而认为于禁名不副实,连带着所谓的“五子良将”也存在很大水分,但其实如果我们真正去仔细研究历史的话,就能够发现五子良将绝非浪得虚名而已,于禁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水平不行,司马懿早就指了出来那不过是因为天气不好。

而于禁的失败让曹操差点想要迁都,就可以知道他在曹魏方面,分量究竟有多大了。不过有着如此分量的于禁,并不是五子良将中最为厉害的一个人,最为厉害的是打败了诸葛亮的这位名将:张郃

常言道,想要看清楚一个人的志趣,就得去看他交往的是一些怎样的朋友,想要知道一个人的实力,那就得去看他的对手如何评价,张郃这个人有多强大呢?曹魏的主要对手蜀汉方面的一把手刘备与二把手诸葛亮都对他忌惮不已。

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时候,张郃率领大军去讨伐氐族部落,同时作为先锋出征汉中并且成功打下,在平定了汉中以后,曹操率领大军撤退,任命张郃守在汉中以防刘备。三年过后刘备亲自率领上万精兵日夜进攻,张郃的领导夏侯渊黄忠所杀,无奈撤出汉中,而刘备却说:“要杀就杀张郃,杀了夏侯渊又有什么用?”

可见其对张郃的忌惮程度,也由此而可见张郃的厉害程度,事实上刘备说的话确实是正确的,因为在后来正是张郃的存在,让蜀汉狠狠吃了大亏,甚至于可以说是断了蜀汉最后的生机。那就是在太和二年(228年)的时候,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当时的蜀汉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天下百姓纷纷响应,曹魏方面有三个郡直接反叛,天下震动。

而这个时候曹魏方面负责直接对抗诸葛亮的正是张郃,他到了前线立刻率领大军前去攻取街亭,并且顺利打败了马谡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让诸葛亮的大军失去立足之地,只能狼狈撤退,就此打败了诸葛亮,也击退了蜀汉方面成功几率非常大的第一次北伐。

张郃的成功不仅引起了诸葛亮的忌惮,同时也引起了曹魏方面司马懿的忌惮,以至于在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撤军的时候,司马懿强行命令他追击,尽管张郃百般劝阻,但是司马懿依然让他去追,最终中了诸葛亮埋伏而阵亡,算是被诸葛亮与司马懿联手给阴死了。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

标签: 于禁

更多文章

  • 于禁是曹操的亲信将领,襄樊战败投降,为何会引起举朝上下的唾弃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于禁

    在三国时代,由于战乱的时势,很多人都难以保证自己能够从一而终。于是被俘后投降就成为一些人的选择。在这些俘虏中,有很多还得到了重用。比如曹操的手下就有很多这样的将领,比如张辽、许褚等人。但是,在三国的这些将领里,有一位将领却下场凄惨,这位将领就是于禁。于禁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他很早就跟随了曹操,在曹

  • 黄忠一胜名扬千古,于禁一败身败名裂,是何原因造成了如此的差异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于禁

    在三国时期,有两位将军的命运让大家感到惊异。他们就是刘备阵营的黄忠,与曹操阵营的于禁。他们两人都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命运遭到了巨大的转折。可是,两人的命运转折截然不同,一位光芒四射,一位却受人鄙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的这种情况?一、在刘备手下晚年绽放异彩的黄忠。黄忠是刘备手下的大将之一,

  • 三国名将谥号:张飞的最好,于禁的最差,关羽的谥号至今仍有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于禁

    谥号始于周朝,用于评价一个人物一生的是非功过,按类型分有上谥(美谥)、中谥、下谥(恶谥),三国时期很多名将都有谥号,比如蜀汉景耀三年(260年)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张飞为桓侯、马超为威侯、黄忠为刚侯,第二年又追谥赵云为顺平侯;曹魏五子良将的谥号分别是:张辽谥号刚侯、乐进谥号威侯、徐晃和张郃谥号壮侯

  • 《镇魂街》第二季回归你看懵了吗?于禁等全员大复活

    历史人物编辑:爱你的心是所好标签:于禁

    《镇魂街》第二季回归你看懵了吗?于禁等全员大复活《镇魂街第二季》重做版正式回归,开播一集,就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反映,在这里面,有因为重做版热血沸腾的,也有被重做后的剧情所迷惑的。为什么会发生对剧情迷惑这件事呢?按道理来说,第二季之所以重做,就是因为在故事上不过关,观众不买账,而官方也有心想要继续发展,

  • 关羽打个樊城,降个于禁,杀了个庞德,为何就能威震华夏?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于禁

    关羽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用的是孤军,凭的是胆量、勇气和超人的武功,再加上早已成名,所以会威震华夏。这也是对关羽的总结论。曹操手下有战将千员,竟无将可派,被关羽逼得想要迁都,可见关羽之勇。关羽襄樊一战军事上威震天下,但对政治与外交层面还没有弄懂。如果他乘胜加强孔明当初的大战略:东和孫权北抗曹魏的方

  • 三国时期投降的人基本没事,为什么于禁投降关羽却被曹丕蔑视?

    历史人物编辑:阿宝嘎历史标签:于禁

    三国时代,投降的人基本上都没事,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均是如此。然而于禁投降关羽却遭到曹丕的蔑视,原因是于禁投降的过程和原因比较特殊,因此被蔑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于禁投降的事情以及于禁被蔑视的原因。三国前期和后期投降的人都没事纵观整个三国时期,从一个诸侯投降另外一个诸侯或者

  • 为何关羽张辽的投降,并没有让人谴责,于禁的投降却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于禁

    于津的污点就是不讲义气。如果说一个人的忠诚度是有等级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人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于禁的投降也让人意外。反倒是关羽和张辽的投降并没有受到批评。忠诚是对君主仁慈的回应。于禁是从一开始就跟随曹操的老将,其他人少之又少。总之,他必须更加忠心地报答曹操。当时,曹操和刘备还处于敌对状态。如果

  • 关羽水淹七军的真相:于禁不是投降,关羽也没有那么骄傲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于禁

    关云长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军两员大将一死一降,五子良将中第一个晋位四方将军假节钺的于禁成了笑柄,庞德则成了威武不屈的典范。于禁之所以成为三国笑柄,也是拜《三国演义》所赐,这本书把于禁写成了一个跪地乞降的胆小鬼。但是我们翻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曹丕应该是知道关羽水淹七军真相的:于禁不是归降,

  • 于禁凭什么能假节钺?而张辽不能假节钺?

    历史人物编辑:修杰说娱乐标签:于禁

    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终其一生都没假节钺。也就是说,在曹操时代,于禁的地位,是这五人中地位最高的。只是,于禁后来救援樊城,因为兵败被关羽生擒,随后投

  • 名将徐晃实力超群,缘何却不受曹丕重用?于禁投降关羽或暗藏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于禁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庚子(二十三日),曹操在洛阳病逝。第二天清晨,曹丕继位丞相、魏王,至黄初七年(226年)五月丁巳(十七日)曹丕在洛阳去世,为曹丕时代。在曹丕时代,《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只记载徐晃参加过一次战役:与夏侯尚讨刘备於上庸,破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