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东汉频出小皇帝却能维持195年,曹魏出一个曹芳就大权旁落?

为何东汉频出小皇帝却能维持195年,曹魏出一个曹芳就大权旁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啾啾看电视 访问量:4617 更新时间:2024/1/6 22:21:35

三国时曹魏政权大权旁落,最终被司马家族取而代之,这和曹魏皇帝曹芳年幼有很大关系。

然而,东汉王朝频频出现小皇帝,出现了宦官和外戚轮流干政的局面,但为何能维持上百年没有灭亡?

其实,这和两个王朝的统治根基有关。

其一:大汉王朝根基数百年,人心思汉。

自从刘邦建立大汉后,东西两汉王朝统治天下长达400年,在当时世人眼中政权是人家刘家人的,汉朝的统治根基非常牢固。

在东西汉之间曾有过短短15年的新莽王朝,但也正是新莽王朝取代西汉王朝,更加确立了汉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当年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为了缓和矛盾并突出新朝的“新”,王莽政权进行了多项改革措施。

但是这些措施大多是理想主义政策,根本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结果越改越乱,社会矛盾加剧,百姓生活更加痛苦。

新的王朝带给他们的是更加贫苦的生活,这让人们心中怀念原来的汉朝,人心思汉,新莽王朝仅仅支撑了15年,便轰然倒塌。之后的乱局中,刘秀以汉朝正统自居,逐渐消灭各地割据势力,重新恢复大汉王朝的统治,史称东汉。

有过前车之鉴,人们对汉朝的统治更加忠心,人心思汉,致使东汉干政的外戚,再不敢轻易取代汉朝的统治。这也是东汉频频出现小皇帝,也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外戚干政,但他们都没有采取废帝自立的行动(当然了,也有个人权势和野心的限制)。

东汉末年同样出现了天下大乱,但人们心中还保持着对汉室的怀念和忠诚,这也是刘备能多次跌倒又多次站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刘皇叔”的这块招牌是吸引忠于汉室人才的重要法宝。

其二:曹魏政权以“篡权”的形式获得,短短二三十年根基不牢固。

相比于汉朝牢固的根基,曹魏却没有这么幸运。

首先,曹魏取代汉朝自立,这本身就是“篡权”,是奸臣的篡位行为,这让曹魏政权从建立之初就面临着正统地位的考验。

再加上蜀汉集团的煽风点火和刻意渲染,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同曹魏的统治。

另外,从曹丕建立曹魏政权到高平陵之变,曹魏政权才统治了二三十年,人们心中还没有对曹魏政权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除此之外,曹叡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临终又托孤失当,导致朝政动荡。曹爽逐渐把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排挤出去,任人唯亲,骄横跋扈,专擅朝政,打压异己,甚至连郭太后也被他软禁。

曹睿晚年和曹爽掌权时的统治,让曹魏政权的威望和声誉下降。不少大臣希望曹爽下台,不少百姓对曹魏政权心生怨恨,曹魏政权渐失民心。

这种情况下,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除了曹氏宗亲外,并没有太多的人反抗,他们更多的是“静观其变”,心里可能在想:反正你们都不是好东西,谁掌权都一样。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东汉民心尚在,即使频频出现小皇帝,朝政不稳,也坚持了上百年;曹魏没有坚实的民心后盾,一旦出现皇帝年幼、政权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大权旁落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对此,大家认为呢?

我是史上风云,在创作中以历史知识趣味化和实用化为创作方向。力求把古代历史和当今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力求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好地过好现在的生活。

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史上风云,更多精彩有趣又有用的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三国志》,《资治通鉴》。

标签: 曹芳

更多文章

  • 如果法正不死,刘备攻打孙权还会不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法正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鞠躬尽瘁帮助刘备完成了许多大事,在当时,诸葛亮的名号响彻各国,就在今天看来,提及诸葛亮,人们也不得不赞其智谋。可以说,拥有诸葛亮是刘备的福气,然而,刘备手下其实还有一号人物,他总是出奇制胜,有着许多奇招妙招,也有非同寻常的智谋,这个人就是法正。刘备同时拥有着两个贤才,因此在通常情况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牛?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句公道话

    历史人物编辑:田径董力文标签:法正

    提起三国,很多人都会想起刘备、关羽、张飞,想起智谋出众的诸葛亮,还有奸诈狡猾的曹操。其实,三国时期,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外,还有一些人,能力本事同样不俗,但却名气远远没有达到上述几位。而法正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足智多谋的法正”法正有多么厉害?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曾经赏赐了四个人最高的赏赐,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究竟有多厉害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句公道

    历史人物编辑:灵纹谈娱乐标签:法正

    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帐下有两大得力干将,诸葛亮和庞统。此二人大智如愚,胸怀谋略。前方军事后方统筹,相互配合,堪称完美。而二人的结合果然也不负众望,使得刘备能在三国那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里称霸一方。但人们都自动忽略了历史上同样有着出色谋略更是直接给刘备带来直接效益的谋士—法正。他不仅为了刘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厉害?你看曹操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法正

    历史的延变,朝代政权的更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史书中,也能够知道,一些历史人物,是如何影响历史和时局变化的。三国时期,刘备的帐下,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着一位非常重要的谋士:法正。史书中曾高度称赞法正,认为:倘若法正不死,就不会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了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牛?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公道话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法正

    人们对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历史,很多都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书了解的,但实际上,被称为四大名著的这本书,其实跟真正的历史有着很大的出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诸葛亮是蜀国刘备身边的第一谋士,但事实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像书中所言那般高的建树。当时颇受蜀国刘备尊敬,并且有着相当出色的谋略,给刘备带来直接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的实力到底有多强?且看曹操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法正

    得益于《三国演义》,诸葛亮可以算得上是三国中最出众的人物,他被世人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请他三顾茅庐,诸葛亮可以说是除了刘备外蜀国的灵魂人物。可是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是他的军师,是他的智囊团,但是真要比起来还是法正在他心中的地位更重,因为法正对于刘备来说是从龙之功,他甚至可以改变刘备的想法。乱世择良木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法正真的有如此恐怖吗?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法正

    法正是一个可以以一己之智改变天下格局的人物。“假如”之叹汉中之战,曹操被刘备搞得很郁闷。得知刘备是以法正之谋取胜后,曹操恍然大悟:我就说刘备没这么牛逼嘛!原来是有法正在教他呀!后来,法正死了,刘备发起夷陵之战,大败。诸葛亮叹息:假如法正还在,他一定能劝阻刘备,即使劝阻不了,大军也不会大败!曹操以为:

  • 法正不死,则无三国?法正如果活着,真的能帮刘备一统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法正

    诸葛孔明此等身怀经天纬地之才者,尚不能助蜀汉一统天下,更不必说一个小小的谋士法正。近年来随着“三国文化”的热度不断攀升,许多三国中的“奇才”被不断发掘,先有所谓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来暗示诸葛亮怕郭嘉怕得要命;后有所谓的“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仿佛只要法正在,刘备一统天下便是板上钉钉的。这些论调

  • 法正:刘备的幕后首席军事高参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法正

    说到刘备的军事高参,人们首先会想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的他几乎被神化,自然也就没有谁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以“锦囊妙计”见长。事实上,当他和庞统同为军师中郎将时,在阵前出主意的更多是庞统。刘备入益州征战,随行所带的也是后者,而将诸葛亮“留镇荆州”(《三国志·蜀书七·

  • 法正对于蜀汉意味着什么?“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这一提法很夸张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法正

    文/四季文史《三国志蜀书》记载:“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是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发出的感叹。到后来,人们把这句话演变成了“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法正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谋士,在蜀汉政权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这一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