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瞻死前怒喊11个字,姜维听了悲痛万分,刘禅听了想挖地洞!

诸葛瞻死前怒喊11个字,姜维听了悲痛万分,刘禅听了想挖地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汽车早知 访问量:1663 更新时间:2023/12/10 15:27:58

诸葛瞻死前怒喊11个字,姜维听了悲痛万分,刘婵听了想挖地洞!

文|乐乐说历史

在中国从古至今就有一句老话叫做“虎父无犬子”,这个意思其实非常的明显,在字面上的意思可能看的是一个老虎不管怎么样也不可能生出一个狗来!可这句话也是经常用来夸奖别人的后代子孙能干!但是可以得到这样的夸奖,肯定也都是有真本事的!是每一个人都有可以配上这一句话吗?答案是否定的!就说当初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来讲吧。

在公元234年的时候,当时诸葛北伐一直都没有成功,最后也是病逝在了五丈原,他当时在去世的时候早就把自己的兵法还有阵法等都传给了姜维。可这个时候的诸葛瞻也只是才七岁而已,其父亲诸葛亮因为常年在外征战,也是自然就没有给诸葛瞻一个非常好的教育陪伴,可能诸葛亮也是想到了这里,还特意在死前写下了一个千古闻名的家书《诫子书》,这个说就是为了告诉诸葛瞻,应该怎么做人,处事。

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诸葛瞻也是用心良苦啊,可事实真的是诸葛亮想的那样吗?自己的儿子一定可以成才吗?时间很快的就过去了!到了243年的时候,诸葛瞻也是已经17岁了,因为在古代的时候结婚都比较早!加上自己父亲的威望,诸葛瞻在这个时候也是直接就成为了刘禅的乘龙快婿!并且白被任命为了骑都尉,在244年的时候也是直接当上了中郎将,在这以后也是一直都担任着尚书仆射国将军。

后来时间在了261年,在这个时候正是师兄姜维全力北伐曹魏的大好时机,可是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卫将军的诸葛瞻对姜维的北伐事业不管没有一点支持,并且还对北伐非常的反对,他觉得姜维假如常年北伐,这非常不利于蜀中长治久安!这样的战略眼光,怎么敢说是诸葛武侯的儿子!在北伐战事之上,姜维身边也是非常缺少良将,身边也就只有一个廖化宗预忠心以事。可是拳怕少壮,人怕老,这就是因为基于北伐北伐最后也是直接一失败而结束!

因为当时姜维常年的北伐,在这个时候曹魏的掌权人是司马昭,他也早就想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了!后来就下令让姜维和钟会二人带领兵马去攻打蜀国,在这个时候姜维还在沓中水屯避难!(姜维担心黄皓玩权,自己会受损受辱!)姜维当时得知邓艾带兵在关中以后,急忙的上书给刘禅恳请立马做出军事防御,但是在这个时候黄皓却直接利用巫蛊之术,随便弄了一卦说曹魏的兵马压根就不会来到成都!可是就在这时候,刘禅居然直接选择相信黄皓的话,硬是一点防御措施都没有做!

虽然有一句老话说的非常好“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没过多长时间,蜀中的哨探,已经是打探到了邓艾带兵已经是偷渡过了阴平!可是在这个时候,成都也确实拍不出大将去对抗邓艾!最后没有办法,只能选择让诸葛瞻前去。后来诸葛瞻带着张遵黄崇李球一起带兵很快就到了“涪县”,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诸葛瞻却突然下令在这里停军,在这个时候黄崇也曾多次建议诸葛瞻,在这个时候应该去阻止敌人于平原之下,不能让敌人进入平原颁布!可是诸葛瞻的做法也是让黄崇等将士傻眼,诸葛瞻居然一直不愿意动兵马,(诸葛瞻应该是要摆出自己父亲的“八卦阵”)正是在诸葛瞻思考的时候,邓艾已经是带领兵马长驱直入,和诸葛瞻多次交手以后,也是很快就将诸葛瞻给击败!在这个时候邓艾派来使者劝服诸葛瞻投降,但是都遭到了诸葛瞻的拒绝!

在诸葛瞻下令最后一次冲杀以前,他怒喊道:“吾内不除黄皓,进不守江油,何面而反?”仔细想想诸葛瞻的事情也确实是这样,早朝身高居委居然没有帮助父亲诸葛亮将黄皓这个小人个除掉!假如诸葛亮还活着,可能黄皓也就压根回不到240年!另一方面抵制魏军又不能帮助姜维守住江油!这也是直接导致了书中的大门敞开!邓艾直入!诸葛瞻怒喊完以后,直接就和儿子诸葛尚一起冲到了阵营当中,最后也是直接战死在了沙场上!后来姜维听了诸葛瞻的这句话也是悲痛万分!可刘婵听了这句话,不用说什么,肯定是想自己挖一个地洞!(把玩宦官黄皓这么久,最后误国!可能就算自己找一个地洞钻进去也很难洗清自己的愚昧之心!)

标签: 诸葛瞻

更多文章

  • 绵竹之战中,诸葛瞻真的是七万士兵,还打不过邓艾两千士兵么?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诸葛瞻

    公元263年,司马昭基本荡平魏国国内反对势力,政局稳定,加上姜维多次北伐失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微,因此决定发起对蜀汉的全面战争,以给自己增加政治资本。司马昭对此次伐蜀之战投入了无数精力,他命邓艾率军三万余南下,同时令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三万进攻街桥头,断绝姜维退路。钟会则率军十万直取汉中,魏国灭蜀之战总

  • 邓艾率领偷渡阴平的部队仅数千人,为什么能击败诸葛瞻的精锐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诸葛瞻

    邓艾率领的偷渡阴平部队人数并不多,仅数千人,却是魏军精锐中的精锐,邓艾用兵有方,出奇制胜。而诸葛瞻没有听从黄崇坚守不战的建议,贸然出战,结果绵竹丢失,诸葛瞻父子俱战死,魏军长驱直入兵进成都。蜀汉在经历了诸葛亮的北伐之后,执掌朝政的蒋琬、费祎采取休养生息、保境安民的国策使蜀汉有过一段难得的太平时期。而

  • 诸葛瞻临死前大喊6个字,道出了他一生的悲哀和蜀汉灭亡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夫子道历史标签:诸葛瞻

    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人就生在罗马,是不是生在罗马的人就一定会很幸福呢,别人不知道,但对于诸葛瞻这个超级二代来说,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什么你不知道诸葛瞻是谁,他爹你肯定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流芳百世流传千古的诸葛亮,以前有种文章的讨论,叫做不转不是中古人。但是关于诸葛亮,没有任何讨论,你

  • 诸葛瞻死前大喊8个字,刘禅听后悔恨交加,姜维听后心如刀割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死前大喊8个字,刘禅听后悔恨交加,姜维听后心如刀割中国历史上,有着大量的厉害的历史名人,我就不一一说了,也说不过来。那么,他们非常厉害,那么他们的儿子又如何呢,是否得到了父亲的能力与性格呢?大家一定都说过一句俗语,叫做“虎父无犬子”。意思很简单,很好理解,通常用来夸赞一个强人的儿子也不会弱。

  • 诸葛瞻死前,怒喊6个字,无意间道出蜀国亡国的根本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死前,怒喊6个字,无意间道出蜀国亡国的根本原因!文|乐乐说历史对于三国里面蜀国的丞相孔明的故事,相信了解三国的朋友也都比较清楚,孔明一辈子也是为了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为了将国贼打败拼尽了自己最后的一口气!他有神机妙算的智慧,用兵也是非常的出神入化,这些事情也是早就烙在了后人的心中!

  • 导致蜀汉灭亡不是刘备,也不是诸葛瞻,而是刘禅身边的“大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诸葛瞻

    提及三国“蜀汉”政权,可谓刘备奋斗一生的励志史;但“蜀汉”的覆灭,大多声音归罪于“刘备”伐吴、“刘禅”无能、“姜维”屡次北伐,还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滥竽充数等等。当然,这些原因或多或少都成了“蜀汉”政权最终覆灭的原因,但并非“罪魁祸首”;尤其是“蜀汉”最后一战,数十万蜀军竟然毁在一个“太监”手

  • 邓艾率领的偷渡阴平部队人数很少,为什么能击败诸葛瞻精锐部队?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诸葛瞻

    “艾遂至绵竹,大战,斩诸葛瞻。”一一《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一个七十岁的老军人,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和征战,仍能以两万多精兵长途奔袭蜀国,与统领中央国事的军师将军诸葛瞻在绵竹大战,歼灭绵竹蜀军,阵斩诸葛瞻,出其不意打下成都,一举攻灭蜀汉政权,以一己之力,立下泼天大功!邓艾无愧于仅次于司马懿的统帅型

  • 陈寿虽为一代良史,但与诸葛瞻很可能存在私怨,并带入《三国志》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诸葛瞻

    陈寿是一个著名的史家,他所作的《三国志》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也是现在研究了解三国时期历史的最权威的史籍。不过关于陈寿这个人,尤其是陈寿对诸葛亮父子的评价,后世的史学家们还是颇有微词的。认为陈寿由于与诸葛亮父子存在私怨,所以疯狂地贬低二人,给他们头上甩锅。那么陈寿与诸葛亮父子之间究竟存在不存在私怨

  • 刘禅真的是昏君吗?诸葛瞻临死前说出了真相,原来他只是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诸葛瞻

    说起三国时期,可以说是诸雄争霸,战火纷飞。此后刘备去世,诸葛亮更是不得不辅佐他的儿子,刘禅。而在古代,更是有很多的词语典故,被人们流传至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和“乐不思蜀”,可以说很是典型了。而乐不思蜀,这一典故,或许很多人都并不清楚。根据不少史书上的记载,皆说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刘禅

  • 诸葛瞻约三万蜀军以逸待劳,为什么不敌邓艾长途跋涉的“残兵”?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魏国三路大军伐蜀,诸葛瞻以三万人之兵防御绵竹,抵御偷渡阴平成功的魏征西将军邓艾,结果轻敌冒战,诸葛瞻及子诸葛尚全部战死,绵竹失守,邓艾率军长驱直入,很快便兵临成都城下。蜀汉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北伐败归,遭诸葛瞻与董厥弹劾,以连连北伐,劳而无功,国内兵疲民乏为由,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