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看走眼放走了陈群,被曹操三代重用

刘备看走眼放走了陈群,被曹操三代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龙龙 访问量:807 更新时间:2024/1/20 23:11:34

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必定会识人用人,懂得运用团队的力量来达成目标。说起会用人这方面,可以说是许多开国君主的一项技能,在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和孙权就是通过这个方式取得了成功。

特别是刘备,从一穷二白到建立蜀汉,这其中都是因为他的身边有众多能人帮助他。关于刘备识人这方面,“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就是最好的例子,最终诸葛亮也成为了蜀汉一等一的军师。

但凡事都有疏漏,即使刘备再会看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在他看走眼的人当中有一个叫陈群的人,因为刘备识不得他的大才因此不重用他,最后他投奔曹操之后成为知名的政治家。

出身显赫

颍川陈氏是三国时期的名门望族,颍川之地就是今天的河南许昌市禹州市。陈氏是在汉朝末年以大名士起家,然后逐渐发迹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陈氏已经成为朝廷中士大夫的核心,而陈群就出生于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祖父和父亲在当地都颇有名望,从小对他也是非常看重。

他的祖父陈寔觉得他有奇异之才,于是经常跟人夸:“这孩子一定能兴亡我们的家族”。随后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陈群也一步步成长为有见地、有谋略的一个人才。

陈群的父亲陈纪官拜大鸿胪,即负责掌管朝廷礼宾事务。时任豫州刺史的刘备到徐州办事,因为跟陈纪是老相识,所以便前往家里拜会,由此而结识了陈群。

刘备见多识广,与陈群相谈甚欢。当时的刘备身边正值用人之际,看到陈群是个有独特见解的大才之人,便有心邀请他去辅佐自己成就大业。陈群也很高兴能遇到自己的伯乐,于是接受刘备的邀请成为别驾。

陈群在刘备手底下做事也算是尽心尽力,他擅长的便是审时度势。一次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徐州,陶谦因为势单力薄难以抵挡曹军的攻势,于是便请求刘备支援。后刘备轻松帮助陶谦保住了徐州,他也成为了陶谦的座上宾。

不久后陶谦去世,徐州这边人人都欣赏刘备的才能,都希望他能接管徐州。刘备正处在筹备势力的重要阶段,对于这样的事情乐此不疲,于是便决定动身前往徐州。

然而陈群观测了整个局面之后觉得这样不妥,于是便劝诫刘备不要放弃豫州去徐州。他说:“你取徐州的话,肯定要跟袁术争斗,但如今凭借你的实力是不能跟他抗衡的。而且背后还有吕布虎视眈眈,你一走的话,他势必会在后方偷袭”。

这番言辞有理有据,但是刘备被徐州的广袤的土地迷惑住了,根本听不进任何的劝。结果当他一到徐州,袁术就过来争夺,吕布这边又趁机攻打下邳,然后又派兵去援助袁术。

如此以来,刘备吃了个大亏,损兵折将不说,还丢掉了后方阵地,此时他才后悔没有听陈群的劝。

曹营遇伯乐

吃了大亏的刘备终于看到了陈群的实力,于是将他提拔为茂才,但陈群没有到任,而是跟随父亲前往徐州避难了。他也就此离开了刘备,此时的他去到了吕布的军营中。

但吕布乃一介武夫,根本不懂得识人用人,陈群在这里依旧得不到重用。建安三年,曹操带兵来袭,吕布被击败,而陈群父子也落入了曹操的手中。

曹操是个惜才的人,他并没有为难陈群,听说他有才华便将他奉为上宾,而且封他为司空西曹掾属,让他负责佐治的事宜。起初曹操也不懂得陈群到底有什么样的大才让他的名气这么大。

后来一次曹操在任用人才的事情上才知道陈群的价值,当时有人向曹操推荐乐安人王模、下邳人周逵,曹操对他们委以重任。陈群听闻后,立即向曹操建议不可任用这两个人。

陈群说王模和周逵品行低劣,以后肯定会坏事。但曹操没有听劝,果然不久后两人就因为犯了大错而被诛杀。此时曹操才想起陈群的谏言,觉得他看人相当的准,于是向他承认了错误。

随后便询问陈群有什么人才能够推荐,陈群便推荐广陵人陈矫、丹阳人戴干。后来东吴反叛的时候,戴干舍身为国捐躯在了战场;而陈矫则成为了曹魏的一位名臣。

世人都知道陈群具有“知人之明”,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逐步提升。当时东南地区形势万变,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曹操便将陈群调任到那里任酇令,用他的名气去安抚诸县,让当地百姓得以安心。

尽忠三朝

曹魏政权建立后,曹操将陈群提拔为御史中丞。当时曹操对是否恢复肉刑的意见询问了陈群的看法。陈群认为汉朝时期废除肉刑而增加鞭打和仗刑本意是实行仁政,看似刑罚减轻了实则是加重了犯人的皮肉之苦。

他认为肉刑的存在实则是给予那些刚够死刑但又可杀不可杀的犯人一种较为合理的惩罚,因此不建议废除。后来曹魏众大臣们都对陈群的言辞表示赞同。

曹丕继位之后,陈群被封为昌武亭侯。在此期间他开创了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任人的方法,在此后的历朝历代中都沿用他的这个方式,陈群的贡献可以说是举世无双。

到了曹睿时期,陈群被进封为颍阴侯,后又升为司空,他在职期间礼贤下士、任贤用能。他向曹睿举荐了当世隐贤管宁,称赞他“德行为世人的表率,学识足以成为人师”。

曹睿登基之初,没什么经验,根基也不是很稳,陈群时常在身边劝诫他要用德行去教化群臣,承继曹魏的兴旺,肩负起曹操和曹丕开创的基业。

陈群历经了曹魏三代君主,在朝中得到他们的重用,也算是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在他任职期间,在礼制以及政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显要的贡献,而且还多次的秘密陈情朝廷的得失。

颍川陈氏在陈群的手里发扬光大,也影响到了他的后世子孙。几千年后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中有一位就是陈群的后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毅将军。

人生能得遇到一个伯乐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陈群自身的才华能得以展现都是因为他遇到了曹操。

不知道刘备后来看到陈群的能力有没有后悔当初没有好好把握这个人才,若是陈群辅佐蜀汉,不知道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标签: 陈群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董允死后,最高兴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叫我过客标签:董允

    诸葛亮和董允死后,最高兴的人是谁?诸葛亮自从接受了刘备托孤后,一直兢兢业业地治理着蜀国。刘禅在他的保护下,一直稳坐着蜀国的王位。但是刘禅也时常感觉到,诸葛亮的威信太过高涨,自己毫无用武之地,也没有任何参与决策的机会。在诸葛亮的才干之下,刘禅就这样毫无波澜地过了几年,直到诸葛亮死后,他才有了一丝喘息的

  • 蜀汉有四位“虎贲中郎将”:除了董允,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董允

    虎贲中郎将,这是一个统领虎贲禁军的官职。东汉时期,侍中一开始兼任虎贲中郎将一职,后来则是多由贵族和外戚担任。当然,这也容易理解,因为该官职直接掌管都城的禁军,皇帝必须要授予给充分信任的人。到了三国时期,蜀汉历史上有四位“虎贲中郎将”,除了董允,你还知道哪一位?一、董允董允(?~246年),字休昭,南

  • 吴质死后,魏朝官员为何落井下石,给他定了一个“丑侯”的恶谥?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吴质

    魏明帝太和四年,吴质病逝,魏朝官员趁机落井下石,在魏明帝曹叡的默许下,给吴质定了一个恶谥——“丑侯”,其子吴应为此事前后奔走了二十余年,朝廷才将其谥号由“丑侯”改为“威侯”。吴质是谁?曹丕的密友、谋臣,曾在“丕植争立”这个重大问题上为曹丕积极奔走、出谋划策;与曹丕身边的另外三人司马懿、陈群、朱铄,并

  • 曹丕夺嫡成功受益最多的人不是贾诩,也不是司马懿,而是吴质!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吴质

    “太子四友”的说法来自《晋书·宣帝纪》,指的是四个为曹丕夺嗣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司马懿、陈群、吴质和朱铄。其实除了这四位,曹丕能够顺利成为太子,贾诩才是功劳最大的那个,但这五人中受益最多的既不是贾诩,也不是司马懿,而是吴质。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转封临菑侯。七月,曹操攻孙权,让曹植留守邺城

  • 诸葛亮五次北伐花费多少?难怪蒋琬和费祎不愿北伐,刘禅口袋空了

    历史人物编辑:矛舍品史标签:费祎

    蒋琬和费祎,显然是诸葛亮钦定的两位接班人。蒋琬比诸葛亮小不了几岁,没几年就退位让贤了。所以诸葛亮的接班人大体上就是费祎了。在蒋琬和费祎统治蜀汉的那些年里,始终都没有看到蜀汉大规模北伐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诸葛亮的遗志他们是不想完成了么?蒋琬和费祎都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带兵的料子,但又不好放权。

  • 费祎被刺姜维是最大受益者,这件事和姜维有没有关系,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费祎

    确实如此,从蜀汉政局来说,费祎被刺最大获益者。但不能就此证明姜维就是刺杀费祎的主谋和凶手,不能以谁是最大获益者就是有罪推论者。更为确切地说,费祎被杀绝对是政治谋杀,但绝对是曹魏所为,但也只是推导。费祎(?-253年2月),字文伟,深得诸葛亮器重。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先后任中

  • 费祎一生最耀眼之战?曾对决曹爽伐蜀铁骑,无愧诸葛亮接班人之名!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费祎

    文:追风怒放(作者原创授权)在我们的印象里,季汉(蜀汉)政权自从诸葛亮去世后,几乎都是姜维在北伐。姜维总共发动过十一次北伐,却从没有一次向关中方向攻去,一直在打陇右。但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去世后,蜀军仍然有一次杀进了关中。是什么时候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公元244年,曹爽出骆谷道伐蜀,在汉中地界的兴

  • 从蜀汉大将军费祎被杀,看当时三国政局,解开真凶是谁的千古谜题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费祎

    在三国志中,对当时费祎的死,只做了简单几个字的介绍。主要的内容就是他宴请众臣,在酒宴之下,被曹魏那边来的降将郭循给刺杀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介绍了,这件事对蜀汉来说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因为费祎当时所担任的职务是大将军。其实也就相当于当年诸葛亮所担任的官职差不多,那可是军政一把手。这在任何地方都

  • 费祎被魏将轻易刺杀?蜀汉最后的靠山也倒塌,果然没多久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费祎

    #头条中国史#费祎,蜀汉四相之一,诸葛亮第二顺位继承人,继诸葛亮、蒋琬后蜀汉最大的权臣,按理说这种地位的人,会被保护得很好,怎么会魏将被刺杀呢?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温文尔雅、儒生风范费祎年幼丧父,只能靠族父费伯仁接济,勉强度日。费伯仁和刘璋又是亲戚,刘璋就邀请费伯仁去帮他,费祎也就跟着费伯仁去找刘

  • 费祎虽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是行事手段卑劣,最终也没有得到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费祎

    俗话说,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真小人做事狠辣,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小人,对他敬而远之,也就不会受到他的伤害。而伪君子道貌岸然,他骗取你的信任,在背后暗害你,让你防不胜防。要说《三国演义》中,我认为最卑鄙的人就是蜀汉的费祎。这个人就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他最终还爬上了蜀汉的最高执政者的位置。可见蜀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