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仁武力比张辽若何?后人早有定论,不服不行!

曹仁武力比张辽若何?后人早有定论,不服不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小康 访问量:401 更新时间:2024/3/14 20:18:36

曹魏武将众多,处于核心位置的不过数人,曹仁就是这样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位列大司马,夏侯惇死后,曹仁袭其位,位列大将军,军中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之五子良将之流,是要高出一截的。

曹仁在演义里的形象,能攻善守,善于从侧翼配合曹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曹操在襄樊之战时,利用自己善守的特点,硬是拖住了孙权军队持续一个多月的猛攻,给曹军的休养生息创造了时间。

曹仁号称“三国第一守将”,名不虚传,但是曹仁的进攻同样犀利,骁将牛金出城迎战,被围困于核心,曹休几番杀入杀出救出牛金,孙权军队皆望风披靡,莫敢当者,这份武力比之张辽若何呢?

张辽军中地位不如曹仁,但是同样骁勇善战,以逍遥津一战,名垂千古,被曹操赞誉为“古之召虎”。张辽善于进攻,善于察言观色,足智多谋,是三国时期难得的智勇双全的大将。演义里,张辽出彩的地方比曹仁要多,但是论历史上的战功、地位,及影响力,张辽比之曹仁,还是稍逊风骚。之所以演义里出彩,是因为张辽与关羽的交情匪浅,而关羽是演义的第二号男主角,张辽沾其光芒,自然非比别将。

那么演义里更加出彩的张辽与曹仁比武的话,究竟孰强孰弱呢?其实后人早有定论,在《傅子》中有这样一段盛誉曹仁的话:曹大司马有鬼神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

孟贲、夏育都是古代的勇士,能够分牛解斗,力大无比,张辽就更是厉害了,但是与曹仁相比,还是稍逊风骚,因为曹仁有鬼神之勇,非人类可及。

最能突出曹仁鬼神之勇的,就是解牛金之围,曹仁披坚持锐,三次冲突杀透重围,救出牛金等部。

史书上是这样说的: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

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馀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

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此战堪比张辽的合肥之战。

张辽是平明突击,杀孙权一个措手不及,而曹仁是在周瑜等将有备而来的情况下,拔出牛金等部,与张辽的合肥之战相比,难度只高不低。尤为可贵的是,曹仁突击时,只带亲随数十骑,就能震慑住周瑜成千上万之众,实力之彪悍,非张辽可比。

综上所述,小编也认为曹仁武力更胜张辽一筹,有后人的评价为证,不服不行啊,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按例加我关注,然后开始讨论。

标签: 曹仁

更多文章

  • 驰援曹仁打关羽,徐晃昼夜兼程张辽行动迟缓,谁领会了曹操意图?

    历史人物编辑:飞雪落地无声标签:曹仁

    仔细看下关于襄樊之战的时候,是有着这样的细节,题主所问的表示认真读了书,关羽在襄樊前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为了延缓关羽的攻势,曹操在损失了于禁率领的七军(相比后来给徐晃招募的新兵,都是精锐,约三万人),一边调动参加过汉中之战的徐晃前往宛城协助曹仁守樊城,一边调动驻守合肥的张辽一起前往救援樊城。很有

  • 曹操因屠城错失徐州,曹仁屠城差点让曹操迁都,这都是历史的教训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曹仁

    自古以来,行兵打仗,屠城、杀俘绝对是一个禁忌,但是在三国时期,雄踞北方的曹氏家族似乎偏爱屠城和杀俘;据说在官渡之战后,曹操一下子将袁绍的七八万降卒全给坑杀了;但毕竟这个缺乏认证,但是关于曹氏家族屠城的事件,却是有记载的,而且给曹氏集团造成了巨大影响。 首先是徐州大屠杀;古代的徐州,位于今天江苏北部,

  • 三国中曹操最信任的三位文臣武将,荀彧曹仁不在其中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曹仁

    曹操生性多疑,从不轻信他人,但在他的这群下属中,却有三个人能让他推心置腹,十分信任,那么这三人是谁?第三名、夏侯惇夏侯惇是曹操的族弟,与曹操是本家兄弟,从曹操起兵之时便跟随在曹操左右,夏侯惇这个人一生基本没打过胜仗,但升官却没有停过。夏侯惇虽然打仗不行,但管理能力却十分出众,曹操每次出征,基本都是将

  • 救曹仁,抗关羽,他勇冠诸军,死后多年曹丕还念念不忘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曹仁

    从汉末黄巾起义,到司马炎统一三国,百年历史,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以曹魏为例,论武有典韦、许褚、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及五子良将等;论文有贾诩、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这些英雄中,有人勇猛无敌,有人谋略超群,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命运坎坷。实际上,有许多人,虽然名气不大,但也不比这些人差。只是个人命运不

  • 曹操起兵时,为何曹仁等人可以带着上千人马前来加盟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曹仁

    曹操起兵讨董卓时,曹家和夏侯家的亲族确实起了很大作用。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都是曹操早期手下的主要军事将领。而且他们还自带干粮,在投奔曹操时带来了不少兵马和物资。比如像曹仁就带来了千余壮丁。曹家和夏侯家能拿出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支持曹操,其实和东汉后期豪强势力坐大有着很大的关系。这里说的豪强指的是

  • 曹仁是个怎样的人?他在漫漫求节之路中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现实De生活标签:曹仁

    归义军杂谈/周四更新/竹鼠 (撰文)|归义军这个政权,无论是哪家哪姓来操盘,有一个头衔是必不可少的:节度使。所以从建立归义军以来,这个政权陷入的就是一个被异族环绕的泥沼,面对的是不间断的挤压和侵扰,同时夹杂着的政权内部权力的倾轧与更迭。这些更是要求归义军的首领集团必须拥有比中原诸侯更专治,更集中的唯

  • 曹仁:魏之肱骨之臣,智勇双全立功无数

    历史人物编辑:阿鑫历史说标签:曹仁

    导语:说起曹仁,经常有人把他和曹真的事迹搞混,曹仁是曹操的弟弟,而曹真是曹操的养子,而且大众所熟知的曹仁是三国演义中被丑化的形象,真实历史中他的能力甚至不输三国中的绝大部分名将。一、跟随曹操曹仁生于公元168年,卒于公元223年,字子孝,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曹仁从小就擅长弓马,武艺超群很多同龄

  • 「每日黄诗」《作客曹仁军茶叶公司》

    历史人物编辑:执笔愿花间标签:曹仁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诗作。黄亚洲的举荐,不论人情,入得法眼即荐。“黄评”亦见仁见智,仅供参考,但相信每日均有所助益。作客曹仁军茶叶公司黄亚洲曹先生今天煮的“大红袍”具有真正的海拔他端坐茶桌,逐一冲泡出山风、

  • 三国名将曹仁:坚守不退,敌军望风而逃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曹仁

    曹仁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将领之一,以坚守不退、冷静果断著称,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绩备受人们推崇和敬仰。在曹魏的历史中,曹仁无疑是一位备受重视的将领。曹仁出身于名门望族,家族世代从事军事,因此他自幼接受家族的严格训练,深谙军事战略,懂得用兵之道。曹仁的战功卓著,曾经领兵平定了黄巾起义,参加了很多重要的战役

  • 曹仁的武艺,到底属于哪个等级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曹仁

    曹仁在曹操招集义兵讨董卓时,就带着千余兵士前来投奔。和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一起成为曹操起家的班底之一。参加工作早,加上曹仁和曹操同宗,因此很快就成了曹操倚重的心腹大将。不过曹仁的表现没有夏侯惇、夏侯渊那么活跃,真正和人单挑的战斗不多,只有和周瑜的江陵之战有三次,还有就是关羽北伐襄樊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