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史思明都曾担任过的“互市牙郎”,是个什么职务?

安禄山、史思明都曾担任过的“互市牙郎”,是个什么职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 访问量:4620 更新时间:2023/12/7 18:30:24

安禄山史思明自少年起,就一同在营州长大,并建立了童年的友谊。

因为他俩都会说多种民族的语言,据说史思明会六种,安禄山会九种,比史思明还要多三种。他俩成年以后,都曾经被任命为“互市牙郎”,这是一种负责边境地区贸易的官职。

两位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青年,就这样一下跨入了唐朝的体制内。后来他俩因为,在唐朝边境地区的对外战争中,有勇有谋,骁勇善战,多次立功,受到嘉奖,而一路升迁。

顺天元宝

安禄山因为认贵妃为义母,更得到了唐玄宗的宠信,而被破格提拔,最后竟然成为了唐朝在边境地区,所设立的十大兵镇中,唯一的一位身兼平卢(东北)、范阳(北京)、河东(太原)三镇的节度使,独自统率主要由突厥、契丹、奚等游牧民族组成的近20万人的精锐队伍,兵力最多,拥有了反叛唐朝的实力。

而在安禄山的一路升迁的过程中,史思明始终都是他的左膀右臂,立下了汗马功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唐玄宗最宠信的这两位胡族将领,最后竟然成了他的掘墓人。

标签: 史思明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与史思明最终被自己儿子干掉了?

    历史人物编辑:玉兔侃史标签:史思明

    这两对父子,可以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来形容。无论是安禄山父子,还是史思明父子,都是小家子出身,没见过什么大的世面。他们总以为自己篡位,夺了江山,这个江山就真的是他们的了。要知道那时候大唐是在蒸蒸日上的时候,经过安禄山的叛乱,一下子坍塌了下来的。可以说这时候百姓的内心还是渴望大唐的统治的。安禄山就是一

  • 史思明向此战神炫耀马匹,战神:派500匹母马,把它们都勾搭走!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史思明

    史思明这个人大家都清楚吧,安史之乱中的“史”指的就是他,他在与此人对战中,为了炫耀自己的马匹多军士猛,就故意让马匹在河里洗澡,此人看见了,下令从军营中寻找500匹母马,然后等史思明的马下河后,让母马也下河,这些母马的小马驹却留在军营,这样一来母马就不停的叫唤,母马一叫不要紧,史思明的马匹就飞速的跑向

  • 历史上的史思明,安史之乱的二把手,他是真正的奸雄吗?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史思明

    史思明作为安史之乱的二把手,也是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是真正的奸雄!如果史思明多活几年,恐怕唐朝都会提前灭亡。两次叛唐,最终兵变被杀,这位奸雄也算死得其所。史思明初出茅庐,成为叛军首领史思明出生于西域,懂得多种语言,骁勇善战却又诡计多端,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史思明初出茅庐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用,甚至因

  • 浅谈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用人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史思明

    安禄山和史思明,便是让大唐王朝从巅峰走向衰落的直接推手,著名的安史之乱指的便是这两位。他们俩自小就相识,长大后因为出去闯荡所以就各奔东西,但是两个人因为同一个人又在一起,这个人是唐朝当时的范阳节度使张守圭,此人把安禄山收为义子,又机缘巧合把史思明收入麾下效力,如此一来,安禄山和史思明再一次走到一起,

  • 已经归降朝廷的史思明为什么又反?

    历史人物编辑:希平讲史标签:史思明

    1、安禄山得力干将唐玄宗的失误为边将割据创造了条件从开创了“开元盛世”这点来看,唐玄宗李隆基算得上是一个比较能干的皇帝,但他统治后期所犯的一个错误,不可谓不大。这个错误就是:为了开发边疆,他的天平过度朝边疆倾斜,大量增加边镇节度使,导致节度使们拥有的军队数量急剧增加,10个节度使拥兵达近50万人。自

  • 史思明攻唐得胜在即,因为一句话,被儿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史思明

    安史之乱的出现,让唐朝从巅峰走向了衰落。人们对安史之乱肯定是不陌生的,即使是不了解这个历史事件,也听说过。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共同发起的,当时的安禄山手握重兵,直接起兵造反。安禄山起兵之初,唐玄宗李隆基甚至不相信,到了后来,安禄山兵临城下,唐玄宗李隆基就不得不信了。安禄山和史思明之所以能够发动

  • 史思明大骂李光弼卑鄙无耻,他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史思明

    唐乾元二年十月,河阳城内,大唐兵马副元帅李光弼愁眉紧锁、忧心忡忡在。半个月前,李光弼还在洛阳据守,现在却无奈退却到了河阳。河阳紧临黄河,对岸就是史思明的大军,兵强马壮、杀气腾腾,而李光弼这边,也就2万兵力加一座城池,如果史思明发动进攻,小小的河阳城坚持不了几天。此时的大唐,历经数年的“安史之乱”,内

  • 反复无常,审时度势-史思明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解说家标签:史思明

    就好比平叛的功臣也会分出一个第二第二,安史之乱中当属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功劳最大,相比之下,燕军(安禄山的国号)也是有很多人立下功劳的,毕竟单凭一个安禄山也是不敢叛乱的,麾下那些精锐士卒和猛将给他增添了不少底气,崔乾佑,田承嗣,蔡建德等都赫然在列,而叛军的二号人物,当属史思明,一个和安禄山并列的枭雄人

  • 梁王沈法兴:一代枭雄为何落得投江自杀的下场?源于南方割据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沈法兴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创始人大多由北方崛起,从而统一南北,建立大一统王朝。例如,西晋帝国以降南北分裂,北周兼并北齐,之后隋朝取代北周消灭了南陈,最终建立了统一王朝。反观南方,即便南方割据政权也有反攻北方的力量和决心,但是纵观中国历史,能够成功者仅朱元璋一人,其余均未成功。如东晋、南朝诸多政权屡

  • 宋之问的诗那么好,为何人品差到了极点?攀附武则天可惜颜值不够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宋之问

    小人当中,最会写诗的,估计就是宋之问了。这个哥们是真正的小人,而且是个卑鄙小人,但是他却很有才华,写出来的诗,你还不得不佩服,甚至朗朗上口。我想,每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朋友们,都曾经读过这首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就是宋之问的名篇《渡汉江》,把思念家乡的感情写得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