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名医孙思邈传给我们的养生之道

一代名医孙思邈传给我们的养生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买日哈巴 访问量:1317 更新时间:2024/1/21 2:56:52

孙思邈出生在陕西耀县一个农民家庭,家有十来亩薄地和三孔土窑洞,生活上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孙思邈幼年天资聪慧,喜爱读书,知识广博,但是自小体弱多病,为了看病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长大后他便立志从医。后来还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后人誉为”药”。

孙思邈在七岁时,就认识了一千多字,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旧唐书》记载,西魏大臣独孤信十分器重孙思邈,称他为圣童。到了十八岁,孙思邈已通晓诸子百家,尤善谈老子庄子并且还喜好钻研佛教典籍。当时的医疗条件不比现在,孙思邈目睹民众缺医少药,回顾自己幼遭风冷之疾,屡造医门,为治病而罄尽家产的痛苦经历,立志学做一名“苍生大医”,他放弃仕途,以历代名医为榜样,刻苦钻研医药典籍。在二十岁左右时,便打下了一定的医学基础。“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此后开始为乡邻治病。

他除了对理论颇有研究,还注重实践。在贞观年间,他遍历山川到四川采集药材、沿途施诊。这些实践经历丰富了他的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在峨眉山道士处,他得到了高子良服柏叶法,在江州(今江津县)看好了前湘东王的脚气病,为梓州(今中江县三台)刺史李文博治愈了消渴。在回去的路上把梁州(今陕西汉中)汉王李元昌的水肿也看好了,还用瞿麦丸治愈了一位中流矢者,使其身上的箭头经服药后自行脱出。

据史书记载,孙思邈活了101岁(581年-682年),这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古代很了不起。他的一生留下了很多著作和理论,还有很多养生之道被后人推崇。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向后扫,经后脑扫回颈部。

目常运

将眼闭上,然后睁眼,眼珠上下左右打转。

齿常叩

口微合,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漱玉津

口微合,舌头慢慢转动,然后将口水咽下。

耳常鼓

双手掩住双耳,向内压再放手,重复做几下。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规律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后腰。

腹常揉

把手搓暖后,双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摄谷道(提肛)

吸气时收紧肛门,憋气维持数秒,然后呼气放松。相传此动作乾隆皇帝也颇为热衷。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左右扭动。

脚常搓

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有益身体健康。

孙思邈是德艺双馨的一代医学名家,他给我们留下了医学上的宝贵财富,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标签: 孙思邈

更多文章

  • 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为何告诫必须毁了曾救人无数的“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一画书画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其声誉甚至享誉世界,举世公认。孙思邈精于医术,救人无数,被尊称为“医神”;同时,又善于药理,素有“药王”的美誉,与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齐名。孙思邈出生于南北朝时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去世于大唐高宗李治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41

  • 142岁的药王孙思邈,临死前反复叮嘱弟子,切记要销毁这个药方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孙思邈

    古代的各方面都谈不上发达,尤其是在医学上面,而人吃五谷杂粮,不生病更是不可能的,伤风感冒如今就是小事情,但是在古代却是动不动就要人命的,也正是这种缘故,使得古人普遍的都不怎么长寿,而不少人为古代的医术都做出了大贡献,古代医学界的能人众多,华佗、扁鹊、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等等,无一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 湖南新邵龙山药王孙思邈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小尹标签:孙思邈

    龙山林木茂盛,翠竹丛生,风景奇秀,盛夏无暑。每到初冬,隔数十里遥望,龙山已如一条银龙静卧天际,积雪至隔年仲春始化,雪深达数尺,游人可徒手捕获野物,雅兴无穷。龙山岳平峰龙山坐落于湖南省新邵县东北部,山脉横亘涟源、新邵、邵东、双峰四县(市),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号称“百里龙山”。自古以来

  • 活了140岁的“药王”孙思邈,临终嘱咐弟子:这个药方不能留在世上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孙思邈

    公元541年是隋文帝杨坚出生的年份,也是“药王”孙思邈出生的年份(有争议)。孙思邈历经了南北朝、隋朝、唐朝,活到李治在位时期去世,享年约140岁,虽然后世对具体年龄有争议,但大家公认一点:孙思邈长寿。在古代,一般人能活70岁已经算长寿了,孙思邈的寿命能过百,与他的身份以及养生观念有很大关系。民间常说

  • 活了141岁的孙思邈为何抵制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被誉为中国的药王,他不仅在中国古典医药学上有着重要的位置,而且他医术高超,也是一名长寿的老人,据说活了141岁。在孙思邈所生活的年代,他的很多言行一直被认为是医药界的“圣旨”。其中他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那就是告诫徒弟们一定要毁了无石散,并且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奔走之下,唐朝终于消灭了无石散,那

  •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孙思邈为皇后治病

    历史人物编辑:利利历史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孙思邈为皇后治病◎太白山人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身患重病,卧床不起,虽然请了不少太医诊治,但一直不见好转。于是太尉长孙无忌便推荐在太白山中采药炼丹的孙思邈前来医治,唐太宗就把孙思邈召进宫中。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由于受儒家“三纲五常”、“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伦

  • 药王茶和养生鼻祖孙思邈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缘起缘下标签: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道士,医药学家。我国道家重养生、医家重治病。孙思邈除了精通医药之术,更悉心研究养生,通晓佛儒道三教,集道家与医药学家于一身,是我国历史上把延年益寿学说同防治疾病紧密结合起来,并使之成为有理论联系实际特色学科的第一人。他比华佗、葛洪等兼长养生的医家更加值得尊敬。孙思邈

  • 官场高人头脑多厉害?看姚崇智对玄宗,斗倒魏知古的故事,大提升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不设防标签:魏知古

    会做官的人,头脑多厉害,城府多深?领导对你说:“老姚啊,某某是你儿子吧,你该提拔就提拔,举贤不避亲吗!”听到这话,千万别瞎激动,如果你顺杆爬,一定会死得很惨。唐朝宰相姚崇就曾遇到过这种事情。714年,唐玄宗李隆基突然假意问姚崇:“你的几个儿子才能如何?身居何处?你作为宰相,为国家举荐了那么多人才,自

  • 姚崇儿子找魏知古办事,后者却直接告诉皇帝,姚崇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魏知古

    魏知古很有才华但却不会办事,也不会看上司的脸色,所以没有人喜欢他。幸亏姚崇慧眼识珠才让他飞黄腾达,但魏知古却恩将仇报,这是为什么呢?魏知古进入政坛几十年,好不容易成了户部尚书,整个大唐王朝的官员任命考核都由他说了算。姚崇的两个儿子想要找一个好差事,由于姚崇对魏知古有提拔之恩,所以这两个儿子就找到了魏

  • 窦怀贞是谁?靠巴结皇后当上宰相,最终却因此丢掉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窦怀贞

    武则天我们都很熟悉,她是我国封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李显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儿子,也就是武则天死后继位的皇帝唐中宗。唐中宗时期有一位男子,十分令人羡慕。这倒不是因为他娶到了公主的原因,而是他的出生高贵,地位显赫,此人叫窦怀贞,曾经做过唐朝的宰相。此人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窦德玄是唐高宗时期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