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药王孙思邈最大贡献,并不是救死扶伤,而是提倡毁了这个方子

药王孙思邈最大贡献,并不是救死扶伤,而是提倡毁了这个方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吴林利说历史 访问量:1374 更新时间:2024/1/25 13:08:42

我国古代的医术源远流长,代代传承,其中著名的医术和医术流传至今不断造福人类,这都离不开一代代古代医生的学习和发展。唐代的孙思邈就是其中之一,他继承了此前扁鹊张仲景华佗等人的医术和药方,并且融会贯通,自成一派。在唐代医术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成为著名的药学家。

唐初在宫廷中发生一事,当朝长孙皇后居然久孕不生,这让丈夫李世民头疼很久。此时有人把自己的好友孙思邈推荐给太宗。孙思邈不久就接受邀请,当他到了皇后的病榻之前,发现不方便直接给皇后把脉,这要如何是好呢?

孙思邈先是叫来了伺候皇后的宫女,详细地询问皇后的日常起居和状态,分析研究后他才拿出红线,这就是传为后世的佳话制作的,线的两端分别是皇后和大夫,大夫的手指在不断动弹下寻找病症,此时孙思邈已经诊断好病情了,他让皇后伸出左手,孙思邈端详着皇后的手掌,看到了要害的穴位扎了以下。不久孩子变生了下来。

太宗大喜,希望留住孙大夫在太医院中,但孙不愿意在朝为官,他的理想可是星辰大海……不是,是漂泊四方,救苦救难。太宗皇帝也设宴摆桌,一是为了庆祝皇子出生,也算是送别孙大夫的一次践行。后来唐太宗还在药王山设庵修筑,以此纪念孙思邈的功德。

孙思邈不仅医术高超,更重要是医德高尚,为人称颂。为了能够搜集良方,改正前代一些医学上的错误认知,他游览祖国大江南北,为人治病,积累经验。在多年的实践中,他先是写下了千金要方医术。涉及多门医学科目,临床对象较为完整。这本书的含义也非常明显,他曾经说人命是非常重要的,好比千金,这些医术方子虽然简单好用,但能够救治病人,便是千金之方。他在书中擅长配方药剂,以制药为重要内容之一,因而在明清时期也被誉为“药王”。

他不单单为世人寻找好的医疗方法,也对前朝错误的药方加以制止,其中五石散是他所反对流传的药方之一。这一方子又名寒食散,一开始只是对付疟疾,通过体内发热攻克体内的病毒。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却被皇室贵族滥用,成为个人恣意妄为的毒品。对自己身心和社会发展都造成巨大危害。

孙思邈知道这个药方若留到世间,仍然会危害无穷。他也知道要短处这一有害的药方,需要他和他的弟子们的代代努力才能够实现。在他的提倡下,这一方子被摧毁,所以后世没有流传开来。毕竟想要在五代十国、辽宋金夏这个乱世之中保命,怎么能够乱用此方伤害自身呢?说白了五石散早已没有市场了。

标签: 孙思邈

更多文章

  • 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要毁“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孙思邈

    从古至今都有很多医学上比较著名的一些人,比如: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等,他们对医学界的贡献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其实在这些著名的医学大师中,有很多并非是从小就学医的,很多在小时候根本就没有学医的打算。这么多医学大师中,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算得上是名副其实了,但是他却在临终前交代后代一定要将一个

  • 孙思邈,留下“辟邪粥”!避寒邪、湿邪、风邪,保人秋冬无病

    历史人物编辑:王乐标签:孙思邈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中医内科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一张食疗方子。我把它称为“辟邪粥”。它对付什么邪气呢?就是寒邪、风邪、湿邪。它从哪里传来的

  •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升仙石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摄影师乐民标签:孙思邈

    太白山剑劈峰河边一巨石,石上有一天然裂缝,形似剑劈雷击。说起它来,还有一段传说……太白山八仙台相传我国唐代有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他曾踏遍千山万水,边采药边为人们治病,并为长孙皇后、太子李治诊病痊愈后,唐太宗便封他为“药王”,并赐“冲天翅”和“大黄袍”,命他前往太白山管理皇室药圃。唐太宗手下的大将

  • 药王孙思邈医者仁心,为何临死前告诉徒弟销毁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孙思邈

    中医在中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汉族人民创造的瑰宝。早在春秋时期,中医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和总结,在中国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随着我国中医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医药不仅走出国门,而且在世界各地开设了中医诊所,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充分认可。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医术精湛的名

  • 活了140多岁的药王孙思邈是怎么保养身体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志康标签:孙思邈

    古往今来,人类对寿命和健康的追求从未停息。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道家养生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养生学的核心思想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即人的生命和健康并非由天命决定,而是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身体状态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在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框架中

  •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不忍杀生,却隐忍应用“鸡蛋黄”治疗疾病

    历史人物编辑:单欣爱运动标签:孙思邈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同时也是一位道家,还是一位思想家,具有非常崇高的医德修养,他很忌讳杀生,他说:“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杀生求生,去生更远”。他认为世间动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样,都应该珍视,伤害动物的生命,用以救治人的生命,会违背医者治病救人的仁慈之心。他有“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决心

  • 药王孙思邈去世前,嘱咐弟子:一定要毁掉这个药方,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孙思邈

    中医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名医,比如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施今墨等等,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药王孙思邈,快板《同仁堂》有这么几句将他的医术之高描写得淋漓尽致:“孙思邈,医术高,三十二岁入的堂朝。正宫的国母得了病,走线

  • 孙思邈活到142岁,临终前告诫弟子,一定要毁掉这个药方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孙思邈

    从古代一直到现在,懂医学的人一直以来都是很厉害的,现在的我们医学非常的发达,所以古代的医学才一直都让我们十分感兴趣。尤其是中医,非常神奇,大家应该都知道李时珍,华佗,扁鹊这样在古代非常有名的名医了吧。今天要为大家讲的这一位在当时被人们叫做是药王,他就是孙思邈。孙思邈从小身体就非常的不好,经常需要吃药

  • 孙思邈“悬丝诊脉”?背后的故事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孙思邈

    在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里,常有太医为皇帝的后妃们“悬丝诊脉”的情节。传说唐朝的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就用此法。话说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长孙皇后,有一年怀孕十个月了,可这孩子就是生不下来,大人也因此得了重病。宫里头御医开了不少药方,就是治不好。当时唐太宗心想,再这么下去我的皇后得给憋死

  •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药枣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药 枣◎太白山人唐朝的时候,太白山周围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桃川算是太白山下最宽阔最平坦的地方。这地方有山有树,一年四季鸟鸣不断、有河有水,流水三百六十五天哗哗作响。这里居住着许多吃了上顿不知下顿的山民猎户,生活过得十分艰难。相传有一年,药王孙思邈采药从峨嵋山翻山越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