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药王孙思邈去世前,嘱咐弟子:一定要毁掉这个药方,为什么?

药王孙思邈去世前,嘱咐弟子:一定要毁掉这个药方,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赵旭莉 访问量:4939 更新时间:2023/12/12 19:31:14

中医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名医,比如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施今墨等等,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药王孙思邈,快板《同仁堂》有这么几句将他的医术之高描写得淋漓尽致:“孙思邈,医术高,三十二岁入的堂朝。正宫的国母得了病,走线号脉治好了。一针治好娘娘的病,两针治好了龙一条。”

孙思邈,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出生于一个贫苦之家,他自幼聪明过人、嗜学如渴,年仅7岁时就认识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人们称其为“圣童”。不过他从小多病、18岁时立志学医,20岁就开始给左邻右舍的人们治病,慢慢地,孙思邈的医术远近闻名。

北周静帝时,杨坚想请孙思邈当国子博士,但孙思邈一心钻研医术,对当大官并没有什么兴趣。隋朝建立后,孙思邈隐居于太白山之中,一方面亲自采药尝药并研究《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代医书,一方面写成了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本书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

关于孙思邈有许多轶事典故,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十几个月不能分娩,唐太宗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孙思邈让宫女将一条红线系在皇后手腕上,“悬丝诊脉”,之后他看准穴位扎了一针,皇后疼痛,不一会儿婴儿便出生了。唐太宗大喜,想让他执掌太医院,但无心为官的孙思邈婉拒了唐太宗的美意。孙思邈除了“悬丝诊脉”,还有“药王医龙”、“一针两命”、“虎守杏林”等故事。

孙思邈在研究医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可怕的药方——所谓的“寒食散”,又叫“五石散”。相传五石散是由三国魏时清谈家、驸马何晏发明的,此人是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从小父亲早逝,曹操将其母纳为妾,并将其抚养长大。后来何晏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成为了驸马,不过此人华而不实、不学无术,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都不重用他,只赏了他一个闲差。

何晏十分好色,他发明了“五石散”,当服用五石散后,忽然感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就这样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流行一时。五石散其实是一种慢性中毒,许多长期服用者都中毒身亡。孙思邈经过研究后发现五石散的五石是“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服用容易上瘾,孙思邈142岁临终前嘱咐弟子:“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标签: 孙思邈

更多文章

  • 孙思邈活到142岁,临终前告诫弟子,一定要毁掉这个药方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孙思邈

    从古代一直到现在,懂医学的人一直以来都是很厉害的,现在的我们医学非常的发达,所以古代的医学才一直都让我们十分感兴趣。尤其是中医,非常神奇,大家应该都知道李时珍,华佗,扁鹊这样在古代非常有名的名医了吧。今天要为大家讲的这一位在当时被人们叫做是药王,他就是孙思邈。孙思邈从小身体就非常的不好,经常需要吃药

  • 孙思邈“悬丝诊脉”?背后的故事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孙思邈

    在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里,常有太医为皇帝的后妃们“悬丝诊脉”的情节。传说唐朝的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就用此法。话说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长孙皇后,有一年怀孕十个月了,可这孩子就是生不下来,大人也因此得了重病。宫里头御医开了不少药方,就是治不好。当时唐太宗心想,再这么下去我的皇后得给憋死

  •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药枣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药 枣◎太白山人唐朝的时候,太白山周围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桃川算是太白山下最宽阔最平坦的地方。这地方有山有树,一年四季鸟鸣不断、有河有水,流水三百六十五天哗哗作响。这里居住着许多吃了上顿不知下顿的山民猎户,生活过得十分艰难。相传有一年,药王孙思邈采药从峨嵋山翻山越岭来

  • 药王孙思邈无意中透露的修道大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火花情感馆标签: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不单是医道大圣手,还是一个道士,他活了100多岁,可见药王是有真本事的。药王孙思邈药王写的医学专著,千金方,也是千古流传。我在阅读药王的书时,发现了一个道家修行的大秘密,不知道药王是有意还是无意透露的。道家修行有一个新的的概念,先天一气。先天一气是什么?先天一气从哪里来?后人扯的太过玄虚

  • 一代名医孙思邈传给我们的养生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买日哈巴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出生在陕西耀县一个农民家庭,家有十来亩薄地和三孔土窑洞,生活上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孙思邈幼年天资聪慧,喜爱读书,知识广博,但是自小体弱多病,为了看病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长大后他便立志从医。后来还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后人誉为”

  • 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为何告诫必须毁了曾救人无数的“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一画书画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其声誉甚至享誉世界,举世公认。孙思邈精于医术,救人无数,被尊称为“医神”;同时,又善于药理,素有“药王”的美誉,与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齐名。孙思邈出生于南北朝时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去世于大唐高宗李治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41

  • 142岁的药王孙思邈,临死前反复叮嘱弟子,切记要销毁这个药方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孙思邈

    古代的各方面都谈不上发达,尤其是在医学上面,而人吃五谷杂粮,不生病更是不可能的,伤风感冒如今就是小事情,但是在古代却是动不动就要人命的,也正是这种缘故,使得古人普遍的都不怎么长寿,而不少人为古代的医术都做出了大贡献,古代医学界的能人众多,华佗、扁鹊、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等等,无一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 湖南新邵龙山药王孙思邈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小尹标签:孙思邈

    龙山林木茂盛,翠竹丛生,风景奇秀,盛夏无暑。每到初冬,隔数十里遥望,龙山已如一条银龙静卧天际,积雪至隔年仲春始化,雪深达数尺,游人可徒手捕获野物,雅兴无穷。龙山岳平峰龙山坐落于湖南省新邵县东北部,山脉横亘涟源、新邵、邵东、双峰四县(市),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号称“百里龙山”。自古以来

  • 活了140岁的“药王”孙思邈,临终嘱咐弟子:这个药方不能留在世上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孙思邈

    公元541年是隋文帝杨坚出生的年份,也是“药王”孙思邈出生的年份(有争议)。孙思邈历经了南北朝、隋朝、唐朝,活到李治在位时期去世,享年约140岁,虽然后世对具体年龄有争议,但大家公认一点:孙思邈长寿。在古代,一般人能活70岁已经算长寿了,孙思邈的寿命能过百,与他的身份以及养生观念有很大关系。民间常说

  • 活了141岁的孙思邈为何抵制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被誉为中国的药王,他不仅在中国古典医药学上有着重要的位置,而且他医术高超,也是一名长寿的老人,据说活了141岁。在孙思邈所生活的年代,他的很多言行一直被认为是医药界的“圣旨”。其中他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那就是告诫徒弟们一定要毁了无石散,并且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奔走之下,唐朝终于消灭了无石散,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