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药王孙思邈活了120岁,临终一再告诫弟子:遇到此药方必须销毁

药王孙思邈活了120岁,临终一再告诫弟子:遇到此药方必须销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朋 访问量:609 更新时间:2023/12/9 20:36:34

孙思邈,唐朝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世人尊称为“药”。孙思邈年少有名,痴迷道家老庄学说。孙思邈在中医上成绩斐然,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尤其是《千金药方》更是家喻户晓。

孙思邈在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的《千金要方》里,第一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孙思邈还搜集了东汉至隋唐以前的众多医学理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

有趣的是,孙思邈不仅医学上造诣很深,而且生平官运亨通,屡次拒绝皇帝邀请出山为官。北周静帝时期,召孙思邈担任国子博士,他认为做官太世故没啥意思,拒绝了。隋朝时期,孙思邈直接隐居六月积雪的太白山,潜心医学研究。

到了唐太宗时期,朝廷又召见孙思邈。尽管已经70岁,但孙思邈的容貌气色皆如少年,让李世民大为惊讶,要授予他爵位,倔老头又拒绝了。唐高宗时期,孙思邈又被邀请去了京城,这次他留在了长安,可仍不愿意为官。后来实在推不过去了,就推荐了自己的徒弟为官。

神医如此有个性,正是闻所未闻。孙思邈开药方时从不用动物入药,非常重视医德,他曾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孙思邈的医德,还体现在临终前要求弟弟有个方子必须慎重使用,甚至告诉弟子们,“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这个药方就是五石散,主要成分为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五种矿石配制而成,故名“五石更生散”,或“五石护命散”。

最早把五石散当养生药物来使用的是三国曹魏大臣何晏,此人极度好色,但身体虚弱,服用五石散,“寒食药者……近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心加开朗,体力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晏死之后,服者弥繁,于时不辍。”

孙思邈认为五石散对治疗痢疾等疾病有效果,但它的弊端特别明显,容易上瘾。同时身体容易燥热、皮肤敏感。我们在古代诗歌中经常能看到一个词语,“行散”,说白了就是通过走路让身体出汗,进而去除药性。正因此,孙思邈要求弟子见到五石散的方子一定要毁掉。

最后插一句,孙思邈的年龄一直充满争议,有101岁、120岁、125岁、141岁之说。《旧唐书·孙思邈传》里记载,“询之乡里,咸云数百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百岁人矣。”以此推算,孙思邈活了120多岁。

参考资料:《药王孙思邈》、《旧唐书·孙思邈传》

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孙思邈

更多文章

  • 路遇五岩山景区,看到了稀奇古怪的文字,寻找到孙思邈的隐居地

    历史人物编辑:小刘看剧集标签:孙思邈

    出行路上总有会意想不到,正是这种意外的发现,才使旅行有了特殊的意义,值得记录,值得回忆。本来,要去北斗七星康养旅游度假区施家沟村的。开车上山的途中,看到了一块旅游指示标志——五岩山风景区。这个景区没有去过,我们想去看看,转弯下路十分钟就到了景区门口。经询问得知,停车费10元,60岁以上老人只需买3元

  • 药王孙思邈:活到141岁,临终前立下遗嘱,此药方不能留在世上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孙思邈

    导语: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庭贫困。他从小身体较弱,久治不愈,为了治病花费了家里大量钱财。同时也让他看到许多穷苦人家因为没钱看不起病,得不到救治不幸去世,从而下定决心想要学医,为民除病。孙思邈苦读医书,在山间学习认识百草,很快他的医术就得到了累积。他凭借自己的医术帮邻

  • 孙思邈最大贡献不是《千金方》,而是销毁1张药方,不愧是“药王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孙思邈

    但愿世间人常寿,不惜架上药生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医文化更是简牍盈积,浩如烟海。在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医学家,如“神医”华佗、“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药王”孙思邈等。他们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在于留下了珍贵的医学典籍,这些医学典籍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更促进了

  • 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是少有的长寿人,但关于他的具体寿命史书一直存在两种说法,一说他活了101岁,另一说是他活了141岁。这位神医之所以有“药王”的美誉,自然与他善于用药有关。很有意思的是,这位最擅长用药的神医竟在晚年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嘱咐后人“毁一味药”,这味药便是曾名震魏晋几个朝代的名药“五石散”。

  • 血管好人长寿,141岁药王孙思邈说:养血管,这样运动才有效

    历史人物编辑:再娜甫汗买吐地标签:孙思邈

    古代圣医历来提倡运动养生,《吕氏春秋》强调,人之精血以通利流畅为贵,精血郁塞则百病由之而生。血管是气血传输通道,血管好人才能健康长寿。唐代141岁药王孙思邈之所以长寿,除积德行善、起居饮食科学外,非常注重运动养生。他在《保生铭》中提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他每天走步适宜为度。“四时气候和畅之日

  • 不是华佗,不是扁鹊,也不是孙思邈,这个古代医生的贡献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孙思邈

    不是华佗,不是扁鹊,也不是孙思邈,这个古代医生的贡献最大!古往今来,闻名于世的名医很多,比如说华佗。华佗的医术非常精湛,极为擅长外科,还发明了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麻醉的措施,因此华佗被后世公认为“外科鼻祖”,如今提起神医,往往都能够联想到华佗。在《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那是一段惊世骇俗的名场

  • 药王孙思邈活到142岁,临终前告诉徒弟要毁了五石散,咋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孙思邈

    提到孙思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因其高超的医术,被世人称为药王,也成为了中国民间的信仰之一。他一生活到142岁时才去世,可见他对自己的身体也非常照顾。但是在他临终前,却告诫自己的弟子,一定要毁了“五石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别急,且听小编细细道来。五石散还有一个名字叫寒食散,原本是张仲景发明的一

  • 唐代药王孙思邈有一助眠古方,调理失眠,真是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辉子的萌宠标签:孙思邈

    “凌晨三点了都睡不着,我快崩溃了!”现在的社会,太多太多的人连睡个好觉都成了一种奢侈!中国睡眠研究会给了我们这样一组骇人的数据: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也就是说,超3亿国人正忍受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折磨。不管是高管白领,还是普通上班族,亦或者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党,还有日夜操劳的宝妈一族,睡

  • 唐朝神医孙思邈:指甲上的月牙形状消失后,身体一定出问题了

    历史人物编辑:浮玉织史标签:孙思邈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术士就用各种中草药给人治病,到了唐宋时期,中医已经十分成熟。在热播电视剧《唐砖》中,孙思邈不仅是唐代的神医,还传下一部叫《千金方》的中医名著,至今依旧是中医院校、中医从业者的必读书籍。孙思邈的医术十分高明,他从一个人的指甲就能知道一个人的身体变化。他认为,一个

  • 药王孙思邈最大贡献,并不是救死扶伤,而是提倡毁了这个方子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孙思邈

    我国古代的医术源远流长,代代传承,其中著名的医术和医术流传至今不断造福人类,这都离不开一代代古代医生的学习和发展。唐代的孙思邈就是其中之一,他继承了此前扁鹊、张仲景、华佗等人的医术和药方,并且融会贯通,自成一派。在唐代医术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成为著名的药学家。唐初在宫廷中发生一事,当朝长孙皇后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