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禹锡的魅力有多大?他送出一首诗,换来了美艳绝伦的歌妓

刘禹锡的魅力有多大?他送出一首诗,换来了美艳绝伦的歌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马帅 访问量:2055 更新时间:2023/12/9 16:41:51

在唐朝那个诗歌文化鼎盛的年代,一首首诗歌让人口齿留香,传诵千古,诗人们的故事也引人入胜,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诗人们的魅力,在当时不亚于超级明星。李白就是典型的例子,名满天下的谪仙人,处处都有拥趸,处处都是赞美之词。一首诗歌的好处,远远超过了后人的想象。

比如诗豪刘禹锡在落魄之时,就曾经用一首诗,换来美艳绝伦的歌妓。那是在他担任苏州刺史时,心情郁郁寡欢,处于颓废困顿的阶段。按照我们普通人的思维,刺史可不是小官,苏州更是人间天堂的乐处。然而,刘禹锡少年得志,很早就当上了进士,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华,却因为陷入朝廷纷争,始终是在贬放的途中。

至于苏州,在当时更不像现在的花团锦簇繁盛之地。刘禹锡四处奔波,上一站是和州,身为刺史的他,甚至还被手下的县令挤兑。他三次移居,居住的还是小破屋,所以留下了千古名作《陋室铭》。怀着这样的心情,刘禹锡来到苏州,心情自然好不起来。

刘禹锡的到来,马上引起了苏州文坛的轰动,更是让另外一位诗人喜出望外。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绅,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他的《悯农》却是我们从小背到大的唐诗。诗中从粮食的来之不易,推及到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此时的李绅,也因为在朝为官不得意,贬至苏州。

李绅和刘禹锡是同龄人,都出生在大历七年即公元772年。但是,都是为官,都是被贬,李绅和刘禹锡还是有所不同的。刘禹锡当年支持杜佑的永贞革新而受到牵连,李绅却是在贪图富贵的路上选择了宰相李德裕做靠山。

更不同的是,李绅出身贫寒,开始对劳动人民抱以深切的同情,这才写出了《悯农》,感情真挚动人。但是,他当官后,日渐豪奢,据说他喜欢吃鸡舌头,每天要吃三百多只鸡的舌头。他的院中,死鸡堆积如山。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自然取之于民,他在朝中担任过司空,后来还曾拜相,祸害了无数百姓。

不过,此时的李绅对刘禹锡的到来,却表现出极其尊重的态度。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备下了非常丰盛的酒菜,而且还叫来自己最心爱的歌妓作陪。刘禹锡见到这个场景,立即傻眼。他蹉跎了半生,耽误了最好的年华,昔日吹捧他的人,都纷纷躲之不及。他哪里见过别人如此殷勤,又哪里看到过这样如花似玉的女子。

既然是诗人们的宴会,当然离不开写诗助兴。在酒酣耳热之际,刘禹锡诗兴大发,他热切地看着李绅的歌妓,写下了这首《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这首诗的意思并不复杂,它写的是歌妓梳着高高发髻,戴着云般玉鬟,穿着宫样装束,雍容富贵中又风情万种。她带着春风般的微笑,演唱了这首《杜韦娘》。李司空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却让我这个江南刺史肝肠寸断。

这里的司空指的是李绅,江南刺史这个官职在唐朝是不存在的,但因为刘禹锡的贬谪之地大多都是江南之地,所以他常常以此自称。说起这首诗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其实在刘禹锡的作品中并不算出众,但它去缔造了“司空见惯”这个经典的成语。

刘禹锡在诗中到底是什么情绪,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小珏却看到了50%的羡慕,30%的无奈和20%的嫉妒。有人还分析,此中有对李绅的规劝之意。在当时,李绅可没这么认为,反倒觉得刘禹锡相中了他的歌妓。李绅虽然对百姓残酷,但他对朋友很大方,更何况他家中宠妾无数,就将这位歌妓送给了刘禹锡。

这位女子肯定很漂亮,让刘禹锡也欣然笑纳。而且,她还让宰相李逢吉羡慕不已,并且抢到了手中。刘禹锡无奈之下,写下了四首诗发泄怀念之情,这个故事我们有机会再说。

标签: 刘禹锡

更多文章

  • 刘禹锡描写爱情的一首诗,只有短短28字,最后两句堪称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刘禹锡

    据《汉书》记载,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子嗣众多,一生共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别说一般的王爷,就连历史上那些皇帝也比不上刘胜。经过几百年的开枝散叶,刘胜的后代越来越多,比较著名的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以及与白居易、柳宗元齐名的唐代诗人刘禹锡,今天就聊聊刘禹锡的一首爱情诗。刘禹锡自幼聪慧,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二

  • 白居易官场失意,找刘禹锡喝酒,写下一首诗,看似潇洒,实则苦楚

    历史人物编辑:育育聪爱生活标签:刘禹锡

    关注“诗词小筑”,与闲花一起闲斟细品,任丝丝幽香冲淡浮沉!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夜晚,灯下练字,抄写白居易的诗,写到《钱塘湖春行》时,停下了笔墨。目光陡转,落了这

  • 刘禹锡最经典的两首讽刺诗,一首打脸,一首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刘禹锡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中唐时期,唐王朝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内忧外患使得国家积弊愈重。唐顺宗即位后,王伾、王叔文携同一批志同道合的士大夫发起了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永贞革新!当时年仅33岁的诗豪刘禹锡就参与了永贞革新,并且与王伾、王叔文、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史称“二王刘柳”。

  • 柳宗元、刘禹锡、元稹和白居易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难?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刘禹锡

    “二王八司马”是个比较奇葩的政治团体,因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挫折和失败的意味。与其他团体相比,“二王八司马”的知名度并不算高,可是里面却不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比如大文豪柳宗元、刘禹锡,能让韩愈作传的陈谏,史学家凌准等人。这个团体如同昙花一样,绽放之后便迅速凋谢,退出主角的舞台。不过在数十年后,他们也

  •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人家,刘禹锡为什么写金陵用这三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刘禹锡

    “乌衣巷口,夕阳慵懒下坠。晋朝时,王谢豪门的景象早已不见。那曾经在高堂华宅安家的燕子,飞入了寻常百姓的人家。唐朝的刘禹锡,游览金陵南京的时候,其实正是中唐时期,唐朝结束了历史之前长达几百年的割据局面,此时虽然也有一些内部矛盾,但总体而言,人民安定,国家富庶。而金陵,在唐朝已经不占据有更重要的政治中心

  • 《陋室铭》的作者是谁,史书记载了另一人,竟不是刘禹锡

    历史人物编辑:阿海说文化标签:刘禹锡

    《陋室铭》:山不高,但有仙人。水不必很深。斯是陋室,而我贤德。上层苔痕青,帘上草色青。与ru有说有笑,未接触口腔医学。可以调素琴,读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之劳。南阳诸葛庐,西蜀紫云阁。孔子曰:‘何以有此?'短短几百字,尽显作者的远大志向、安乐祥和、不与世俗为伍的意趣。渲染出简室的雅致境界,堪称千古

  • 解读刘禹锡(唐)《和令狐相公别牡丹》——【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86期

    历史人物编辑:淼淼6标签:刘禹锡

    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新的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新的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共同

  • 刘禹锡《陋室铭》的背后,还藏着这样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诗豪。在政治上,刘禹锡的一生是在不断的斗争以及反抗中度过的,哪怕不停地被打击,刘禹锡也会重新站起来去反抗。在诗歌创作上,他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写出了一大批雄浑苍劲的诗歌作品。诗人刘禹锡的后半生过的并不顺畅,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这一举动触犯了当时朝廷中达

  • 刘禹锡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把他叫做诗豪?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刘禹锡

    刘禹锡相对而言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我们从小就学习他的诗文,他在唐代和现在一样也是家喻户晓的。被别人称为刘梦得。也有人叫他刘宾客。刘禹锡在历史上的成就其实是很高的,他和白居易被别人合称为刘白,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称为刘柳。下面我来具体说一说刘禹锡在政治和古诗方面的成就。刘禹锡在政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

  • 知道了柳宗元和刘禹锡,才知道了什么叫做肝胆相照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刘禹锡

    刘禹锡与柳宗元相识相交二十多年,共同的理想将他们的命运紧紧地牵系在一起。他们同年及第,同朝为官,后又一同卷入朝堂风波,一同被迫远迁异地。“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在漫长的贬谪岁月里,是二人的相互扶持让他们度过了冬日饥寒与夏日酷暑。“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是二人的相互砥砺,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