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写下“谁知盘中餐”的李绅,后来怎样了?

写下“谁知盘中餐”的李绅,后来怎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三秋文史阁 访问量:3174 更新时间:2024/1/21 8:54:01

诗词歌赋虽然是学作品,但是诗人、词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需要灵感,而这灵感通常是来自作者的日常生活。唐朝时期,受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的文学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记叙自身的遭遇等。

另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探索历史的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给予他人反思和警醒。因为唐朝每个时间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不同,这就导致各个阶段的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所不同。

正如盛唐时期,民风开放、经济繁荣,诗人们的创作总是大气磅礴、豪情万丈;而晚唐时期整个国家处于萧条之态,那些创作诗人也不再有盛唐诗人那样的胸怀和体验。

《悯农》作为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我们每个人从小便耳熟能详,而且长辈们还经常用这首古诗来教导我们珍惜粮食。不过,《悯农》虽然被大家牢记在心,但是它的创作者却不曾像李白杜甫那样被传颂。写出《悯农》这首诗的诗人名叫李绅,他是中晚唐诗人。

众所周知《悯农》这首诗是在倡导大家珍惜食物,并且这首诗还歌颂了农民。联系中晚唐时期的时代背景我们不难想到李绅当时的生活情况,想必李绅在当时的生活也是极为艰难困苦,他有感而发写出了这样一首极具教育意义的唐诗。关于李绅写下《悯农》时的具体情状历史中并没有确切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李绅很可能是经历了劳作之苦,又或者是生活艰难经受过饥饿。

李绅出生在安史之乱之后的第七年,那个时候的唐朝已经繁华不在,经历过战争之后的长安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喧嚣,整个社会十分动荡,时不时地还会爆发战争,百姓们生活在惶恐和不安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诗人,纵然也不可能培养出盛唐诗人那样的气魄和情怀。

李绅出生在当时的一个官僚地主家里,他的父亲还曾任县令的官职,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可惜好景不长,李绅的父亲在他幼年时期便不幸去世,他之后便一直与母亲相伴,没有了父亲的帮助,他和母亲的生活十分艰难。

虽然李绅自幼丧父,但是他并没有丧气,李绅从小便聪慧好学,勤学上进,小小的年纪便开始研究诗歌。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李绅早期接触的诗歌大多是写下层贫苦百姓,而他在生活中也十分体谅农民的辛苦。

而《悯农》就是他对农民的歌颂的最好见证,能够写出《悯农》,想必即使李绅没有亲身实践下地劳作的辛苦,也一定能够将心比心理解劳苦大众的心情。正所谓思想引导行为,这样一位倡导大众珍惜粮食的人,却在发迹之后做出了令人发指的浪费行径。

在勤学多年之后,李绅终于能够入朝为官,但是在做官之后,李绅却没有坚持原来勤俭的生活态度,反而养出了一身奢侈浪费的坏习惯。

坊间流传李绅喜欢吃鸡舌,但是一盘鸡舌需要上百只鸡,每次他吃鸡舌都会浪费300多只鸡。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却能够体现出李绅在发迹之后确实走了奢靡的道路,这与他写下《悯农》时的想法大有出入。

正因为他的《悯农》十分正义凛然,所以大家在看到他如此浪费、奢侈时便越加不能容忍。刘禹锡也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早年高中进士在京任职,后来因受贬谪到了地方履职。

在这期间,他曾经去了李绅家里做客,当时的李绅为了表示对刘禹锡的欢迎,便大摆宴席,而且还请了很多歌姬。看到这种情形的刘禹锡属实震惊不已,他没有想到写出《悯农》的人竟然会这样奢侈,而且还习以为常,丝毫没有悔改之心。

李绅的历史形象除了受他本身奢侈浪费的行为影响外,还与他处理公务时的做事方法等有关。《新唐书》中记载李绅为官暴戾,在他辖区内的百姓深受其害,为了能够免遭李绅的管制,大家纷纷逃离。

另外《太平广记》中也有对李绅的叙述,也是在批评其严苛的管理,甚至还说李绅之下的官吏见到他时都不敢说话。不过《后唐书》中却在赞赏李绅有节操,还在去世之后被封为太尉。李绅的事迹后世褒贬不一,不过《悯农》却被永久流传。

标签: 李绅

更多文章

  • 《伤农》不输李绅《悯农》,农民之艰辛仍然要去感同身受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徐先锋标签:李绅

    至于某些人抛出“我们几代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言论我是非常非常的反感,你几代人努力就要凌驾?就要优越?农民子弟考上大学哪个不是经过三代甚至八代人的努力,人家不努力?你有什么好优越的?垄断了优越资源却来讽刺挖苦普通百姓?在农民要自己集资修路,交提留款时代,义务教育学费时代,农民供一个学生上到初中高中,

  • 小学课本中写出《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让我们了解真实的李绅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李绅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传言,在小学课本中写下《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一顿饭只吃鸡舌头,一顿饭就要扔掉300只鸡头,浪费的食物在院子里面都堆成了山!你是不是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说李绅是个生活奢靡、滥施淫威的贪官酷吏,而被李绅写下的《悯农》这首诗也被说成了是鳄鱼留下的眼泪,惺惺作态。那么,李绅到底是不是如

  • 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吃一顿饭,要宰杀上百只鸡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李绅

    大唐诗人有才华而无德行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李绅是最突出的一位。《悯农》将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和悲苦表现得淋淋尽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唐诗,短短的四句话,就把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的悲苦全部诠释了,也指出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辛苦劳作的人不得食。在当

  • 陈子昂花高价买了一把琴,一摔成名,从此成了大唐第一“网红”

    历史人物编辑:唯剩荒芜终落尽标签:陈子昂

    古时候的人要想一夜蹿红,而后名扬四海,可比玩微博、抖音的现代人难多了。古代人只有当了官,或者诗文写得超级棒,才算得上名人。古代社会的文艺青年要想像小沈阳当年那样火得一塌糊涂,简直比找个三条腿的蛤蟆都难。现代人精于炒作之道,比起现代人来,古人一点也不逊色。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含有鲜卑血统,却口口声声说自己

  •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陈子昂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算起,历经九百年左右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初唐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唐初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卿卿我我和靡靡浮华的诗歌形式,通过寄情大山大河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以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为首的一大批中青年诗

  • 诗人陈子昂两次落榜,当众砸百万古琴,漂亮的营销让他一夜成名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陈子昂

    唐朝诗人陈子昂进京赶考,见一位老头卖一把古琴,竟喊价100万。路人纷纷围观,但又不知这琴是否真的价值百万,陈子昂灵机一动,干出一件爆人眼球的事情。陈子昂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一位谏官、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诗作,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则是他那首《登幽州台

  •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是一种人生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因为曾担任过右拾遗一职,后世也称其为“陈拾遗”。陈子昂的诗风诗骨大气磅礴,苍劲挺力,寓意深远,主张批判南北朝以来浮华绮靡和空无一物的文风。他与李白、孟浩然、司马承祯、卢藏用、王维、宋之问、王适、毕构、贺知章被合称

  • 陈子昂靠一场自我营销,成功进入唐朝官场,却斗不过一个小县令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年轻的时候,那就是个乡村古惑仔,从来不读书,就喜欢舞刀弄剑。由于他武功高强,所以总是在外面跟同乡的古惑仔们打架斗殴。这一不小心,就把人家给打残了。估摸着是被对方家长给讹上了,告到官府以后老陈家为此赔了一大笔钱。陈子昂第一次意识到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在那个和平年代,练武除了惹事儿,没什么太大用

  • 陈子昂为什么被誉为大唐营销鬼才?他用这种方法3小时名满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掉进书堆的小胡标签:陈子昂

    文丨柳汀雪一、营销鬼才陈子昂公元684年,长安。寒凉的秋风激起一地落叶,滚到一双黑色云头靴下。靴子的主人,是个白衣书生,正站在客栈门口,注视着街上你来我往的商贩,眉头隆起一阵凝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大凡货物,各自有价。而他陈子昂,自诩才华横溢,在这偌大的长安却无人问津,白白蹉跎年华。忽然,对面的一家

  • 陈子昂身居国家高官,却为何被一小县令活活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算是历史上唐朝知名的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这位大才子带领着唐朝诗人们冲破过去齐梁的糜烂风尚,真正开启了专属于大唐的盛唐之风,这一方面让诗坛将其视为先行者,开创了属于唐朝诗人们的时代,另一方面也是让国家变得焕然一新。陈子昂不但在诗歌上有如此成就,在政治上也是不断有建树,在二十多岁,他便是成为太后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