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诗人李绅的B面人生

唐朝诗人李绅的B面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尘额汽车 访问量:1945 更新时间:2024/1/21 8:45:34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属安徽亳州)人,生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父亲李晤曾任职乌程、晋陵(江苏常州)县令。

李绅和诗人元稹白居易常有来往,交情不浅,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著有诗集《乐府新题》,《全唐诗》现存四首。

李绅六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迁居到无锡,目睹了底层百姓终日辛苦劳作,却依旧吃不饱穿不暖的悲惨现实。

在没有踏入仕途之前,李绅就是很著名的诗人,曾写过《古风》二首(一作《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谓世人耳熟能详。

另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堪称妇孺皆知。

但李绅入仕后,性情大变,一改朴素的作风,追求奢靡生活,待人刻薄无情,留下人生污点。

《本事诗》记载:唐朝诗人刘禹锡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因为放荡不羁,遭到同僚的排挤,被贬为苏州刺史。

李绅任职司空的时候,仰慕刘禹锡的声名,就邀请刘禹锡到家中做客,准备了丰盛的酒宴。

两人喝到酒酣耳赤,李绅命妙龄美妓唱歌助兴。

刘禹锡即兴赋诗一首:“鬟髯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诗歌暗讽李绅生活奢靡,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寻常事,身为朝廷命官,却不顾百姓生活的艰难,劝诫他有所收敛。

成语“司空见惯”即典出于此。

刘禹锡同时在诗中也表达了对歌妓的仰慕之情,李绅没认识到刘禹锡的谴责和劝诫,认为刘禹锡是在羡慕自己,于是慷慨地将“妙妓”送给了老刘。

《云溪友议》记载:李绅还没发达的时候,每次去族叔李元将那里,都会恭恭敬敬称呼李元将为叔叔。

李绅富贵之后,翻脸比翻书都快,见到李元将来求见爱搭不理,牛皮哄哄。

李元将自称是弟弟,李绅仍不肯搭理他,李元将自称是侄子,李绅还是用下巴看他,李元将最后自称是孙子,李绅这才表示原谅李元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有个崔巡官,当年和李绅是同科进士,算得上故交。

有一天,崔巡官去拜访李绅,刚刚在宣州驿站安顿下来,他的仆人和一个路人发生争执,后来开始互殴,打了起来。

李绅得知此事,将那个仆人和路人处以极刑,同时下令将崔巡官抓捕起来,斥责道:“我虽然认识你,可是你到了宣州为何不来见我?”

崔巡官慌忙磕头谢罪说:“我刚刚到驿站的旅馆,觉得天色已晚,就没有打扰,并不是我故意失礼,请大人可怜我,让我回去吧!”

崔巡官被押送流放秣陵,一路上“貌若死灰”,连哭都不敢大声哭。

时人感叹说:“李公的宗叔反而成了孙子,故人却成了流放的囚徒。”

会昌五年(845年),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有人诬告江都县尉吴湘贪污公款,还强娶民女为妻。

李绅接到举报,没经过认真的查证,就将吴湘抓进大狱,判处死刑。

后又言官认为此案有问题,朝廷派御史崔元藻到江都县复查。

结果证实,吴湘贪污数额不大,不足以判死刑,而强抢民女纯属无中生有。

李绅却固执己见,将吴湘处以死刑。

事实上,扬州都侯刘群想要迎娶美女颜氏,而颜氏的养母却把她许给了江都县尉吴湘,刘群气急败坏,就唆使他人诬陷吴湘。

《册府元龟》记载:李绅之所以一意孤行要除掉吴湘,是因为他曾想把阿颜送给上司李德裕

李绅曾屡次请求吴湘割爱,遭到拒绝。

李绅就诬陷吴湘有罪,将其杀害,结果李绅也没得逞,美女颜氏自尽身亡。

会昌六年(846年),李绅病逝于扬州,享年七十四岁。

大中元年(847年),吴湘冤案得以昭雪,朝廷削夺了李绅的爵位,判处其子孙不得入仕为官。

标签: 李绅

更多文章

  • 写下“谁知盘中餐”的李绅,后来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李绅

    诗词歌赋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诗人、词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需要灵感,而这灵感通常是来自作者的日常生活。唐朝时期,受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的文学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记叙自身的遭遇等。另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探索历史的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给予他人反思

  • 《伤农》不输李绅《悯农》,农民之艰辛仍然要去感同身受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徐先锋标签:李绅

    至于某些人抛出“我们几代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言论我是非常非常的反感,你几代人努力就要凌驾?就要优越?农民子弟考上大学哪个不是经过三代甚至八代人的努力,人家不努力?你有什么好优越的?垄断了优越资源却来讽刺挖苦普通百姓?在农民要自己集资修路,交提留款时代,义务教育学费时代,农民供一个学生上到初中高中,

  • 小学课本中写出《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让我们了解真实的李绅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李绅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传言,在小学课本中写下《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一顿饭只吃鸡舌头,一顿饭就要扔掉300只鸡头,浪费的食物在院子里面都堆成了山!你是不是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说李绅是个生活奢靡、滥施淫威的贪官酷吏,而被李绅写下的《悯农》这首诗也被说成了是鳄鱼留下的眼泪,惺惺作态。那么,李绅到底是不是如

  • 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吃一顿饭,要宰杀上百只鸡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李绅

    大唐诗人有才华而无德行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李绅是最突出的一位。《悯农》将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和悲苦表现得淋淋尽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唐诗,短短的四句话,就把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的悲苦全部诠释了,也指出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辛苦劳作的人不得食。在当

  • 陈子昂花高价买了一把琴,一摔成名,从此成了大唐第一“网红”

    历史人物编辑:唯剩荒芜终落尽标签:陈子昂

    古时候的人要想一夜蹿红,而后名扬四海,可比玩微博、抖音的现代人难多了。古代人只有当了官,或者诗文写得超级棒,才算得上名人。古代社会的文艺青年要想像小沈阳当年那样火得一塌糊涂,简直比找个三条腿的蛤蟆都难。现代人精于炒作之道,比起现代人来,古人一点也不逊色。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含有鲜卑血统,却口口声声说自己

  •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陈子昂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算起,历经九百年左右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初唐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唐初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卿卿我我和靡靡浮华的诗歌形式,通过寄情大山大河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以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为首的一大批中青年诗

  • 诗人陈子昂两次落榜,当众砸百万古琴,漂亮的营销让他一夜成名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陈子昂

    唐朝诗人陈子昂进京赶考,见一位老头卖一把古琴,竟喊价100万。路人纷纷围观,但又不知这琴是否真的价值百万,陈子昂灵机一动,干出一件爆人眼球的事情。陈子昂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一位谏官、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诗作,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则是他那首《登幽州台

  •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是一种人生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因为曾担任过右拾遗一职,后世也称其为“陈拾遗”。陈子昂的诗风诗骨大气磅礴,苍劲挺力,寓意深远,主张批判南北朝以来浮华绮靡和空无一物的文风。他与李白、孟浩然、司马承祯、卢藏用、王维、宋之问、王适、毕构、贺知章被合称

  • 陈子昂靠一场自我营销,成功进入唐朝官场,却斗不过一个小县令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年轻的时候,那就是个乡村古惑仔,从来不读书,就喜欢舞刀弄剑。由于他武功高强,所以总是在外面跟同乡的古惑仔们打架斗殴。这一不小心,就把人家给打残了。估摸着是被对方家长给讹上了,告到官府以后老陈家为此赔了一大笔钱。陈子昂第一次意识到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在那个和平年代,练武除了惹事儿,没什么太大用

  • 陈子昂为什么被誉为大唐营销鬼才?他用这种方法3小时名满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掉进书堆的小胡标签:陈子昂

    文丨柳汀雪一、营销鬼才陈子昂公元684年,长安。寒凉的秋风激起一地落叶,滚到一双黑色云头靴下。靴子的主人,是个白衣书生,正站在客栈门口,注视着街上你来我往的商贩,眉头隆起一阵凝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大凡货物,各自有价。而他陈子昂,自诩才华横溢,在这偌大的长安却无人问津,白白蹉跎年华。忽然,对面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