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小学课本中写出《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让我们了解真实的李绅

小学课本中写出《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让我们了解真实的李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欣悦 访问量:1962 更新时间:2024/1/21 12:09:09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传言,在小学课本中写下《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一顿饭只吃鸡舌头,一顿饭就要扔掉300只鸡头,浪费的食物在院子里面都堆成了山!

你是不是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说李绅是个生活奢靡、滥施淫威的贪官酷吏,而被李绅写下的《悯农》这首诗也被说成了是鳄鱼留下的眼泪,惺惺作态。

那么,李绅到底是不是如上面所说,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呢?

我们今天不说李白杜甫,就来了解一下李绅。

对于写下《悯农》的李绅,相信有很多人对李绅都不是那么的了解,更多人对李绅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

李绅写下了《悯农》这样的诗,道出了农民种地的不易和辛苦。那么你以为李绅其实是个富有才华,但是身份低微,辛苦种地的中下贫农吗?

中唐时期的李绅,在一众诗人中,官当得很大,和元稹张九龄一样,是少有的宰相,是位居从二品的尚书右仆射。

在《新唐书》上记载了,李绅,字公垂,中书令进玄曾孙,世宦南方。

在唐代,这个官阶可不算小了,唐代文官官阶分为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正四品起,又有上、下阶,共有二十九阶。可以说,李绅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也不为过。

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不仅可以保证衣食无忧,还可以作威作福,好像李绅真的具备了做贪官的潜质。而且李绅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去世了,缺少了家人管教的李绅也许真的会把路走歪走窄啊。

那么,长大后的李绅有没有如传闻的那样,生活奢靡、铺张浪费且大贪特贪?

答案是没有的!

写出《悯农二首》的李绅祖籍是亳州谯县,出生在他父亲任职的乌程县县衙之中;在李绅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去世,只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小时候的李绅读书很刻苦,很早便靠着写诗出了名。而广为人知、且流传至今的《悯农二首》是李绅年轻的时候留下的作品。

其一 其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不光诗写得好,做人做事也是十分的厉害。在李绅34岁的时候,便已经进士及第,放在现在便相当于初中毕业考试,做的试卷却是高考的试卷,结果还直接考进了清华北大。

年轻的时候的李绅能够写下《悯农》这样的诗篇,说明李绅很是在乎人间的疾苦,想要改变农民生活疾苦,改变这个现象只有去当官。

在李绅考上进士,本以为能够当官,能够展现抱负的时候,却被朝廷安排他做了个国子助教,也就是教书先生。

李绅被称为”短李“,虽然个子矮小却有着远大的志向,于是才教了几天李绅便辞职了。离开后的李绅来到了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做了李锜的幕僚。

在长时间的接触后,李绅发现李锜是个贪赃枉法之徒,看不惯的李绅多次劝阻,惹来李锜的不快,最后逼着李绅一起做这个贪赃枉法之事。宁死不从的李绅最终没有和上司同流合污,也侥幸从李锜的手下保住了性命,只是被关在了大牢里。

最后,李锜因为谋反被朝廷收拾了,李绅才得以逃脱。

有人想将李绅的事迹禀告给皇上,李绅却说,我这么做是为了公义而不是为了名声!最后便不了了之。

之后,李绅在长安做了小官,且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当时李绅和元稹、白居易一起推动了“新乐府运动”,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之一,而李绅在当时写出的《乐府新题》二十首已经消失在了漫漫时间长河之中,到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就这样,在李绅年过半百的时候,终于得到了唐宪宗的赏识,被提拔为翰林学士。但是伴随着官运,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大麻烦,也就是牛李党争。

其实说白了,李绅也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在当时,李绅、元稹、李德裕三人同时被重用,且三人关系较好;而后来的牛李党争,也就是以李德裕和牛僧孺这两人为首的朝堂上派系的斗争,李绅因为和李党大佬的关系亲密,也成为了重点打击的对象。

再后来,李党失势,李绅也受到了牵连,被贬职外放。

也许有人以为到了这,李绅就开始改变了,因为受到了打击,开始变得失去了最初的理想和抱负,开始改变了性格,变成了网络上传言的生活糜烂、贪污受贿。

其实不是的。

贬职外放,其实对于李绅来说,也是件好事。因为在朝堂之上,虽然靠近皇权,但是党派之争却使得李绅处处掣肘,有心改变,却无力回天。

外放之后的李绅没有因此而灰心,反而有了机会实施抱负和理想,在霍山治理老虎、在河南打击纨绔子弟、在宣武治理蝗灾旱灾,李绅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和好事儿,且自己的官职也是在这期间一步步向上升,到最后,被唐武宗拜为宰相,并封为赵国公。

天有不测风云,只做了四年宰相的李绅便因为中风不得不辞官。始终没有大展拳脚的李绅与公元846年去世,病逝于扬州,终年七十五岁。

纵观李绅的一生,他不仅没有贪赃枉法,面对贪赃枉法的上司,也是宁折勿屈。在朝堂之上,面对党派之争,即便被牵连外放,也从未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那么,传言的关于李绅生活豪奢、滥施淫威的恶名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这主要是源于两个故事了。

说李绅当了官之后,便忘记了当时的理想和初心,开始沉醉于花天酒地;且随着李绅的官职越来越大,权职越来越高,生活也变得奢靡、且对于手中的权力开始滥用。

有一次李绅请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吃饭,刘禹锡对于李绅的豪奢,写下了一首《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诗歌的大意是:佳肴美酒,歌姬美色,轻歌曼舞,李司空早已习以为常,养尊处优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可我刘禹锡却肝肠寸断,于心不忍。

似乎有着同是大诗人的刘禹锡的诗作为证据,李绅的豪奢便是事实了?但是这首诗的标题,实际上是宋朝人张冠李戴捏造出来的,因为李绅一辈子就没有当过“司空”一职。

在唐朝《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以后,他的远房叔叔求与李绅,李绅却不理人,直到这个远房叔叔自降辈分,自称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但是这个故事才离谱,因为《云溪友议》是一本笔记小说,可以说是就像现在的网络小说一样,不会像史书一样有着实打实的记载。

可以说以上两个关于李绅的负面记载,在其他的史料中根本没有出现和记载,基本可以断定关于李绅生活豪奢、滥用职权都是虚构的。

之所以有着抹黑李绅的传言流传,说他是贪官酷吏,也许是因为李绅当时被派到河南去,那边的治安非常差,且世家纨绔子弟很是作恶多端,而李绅对于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非常痛恨的。

在《新唐书·李绅传》中描述: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遁去。

也和牛李党争有关,在李绅临终前两年的时间里,曾经处斩过一个贪官叫吴湘,这个吴湘是扬州江都县尉,但是却贪赃枉法,强抢百姓女子;但是这个吴湘的哥哥吴汝却恰恰是牛党的人。而牛李之争最后以牛党胜出,那么失势的李绅在这时候又得罪了牛党,吴湘的哥哥便想给弟弟翻案,顺便打击报复这个李党的重要成员。

在李绅去世后,没有了为自己翻案的可能,而牛党势大,也基本大大减少了翻案的可能,于是关于李绅是个贪官酷吏的传言便流传至今。

但事实就是事实,虚假的事情任是说的在怎么天花乱坠,也弥补不了虚假的事实!

标签: 李绅

更多文章

  • 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吃一顿饭,要宰杀上百只鸡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李绅

    大唐诗人有才华而无德行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李绅是最突出的一位。《悯农》将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和悲苦表现得淋淋尽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唐诗,短短的四句话,就把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的悲苦全部诠释了,也指出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辛苦劳作的人不得食。在当

  • 陈子昂花高价买了一把琴,一摔成名,从此成了大唐第一“网红”

    历史人物编辑:唯剩荒芜终落尽标签:陈子昂

    古时候的人要想一夜蹿红,而后名扬四海,可比玩微博、抖音的现代人难多了。古代人只有当了官,或者诗文写得超级棒,才算得上名人。古代社会的文艺青年要想像小沈阳当年那样火得一塌糊涂,简直比找个三条腿的蛤蟆都难。现代人精于炒作之道,比起现代人来,古人一点也不逊色。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含有鲜卑血统,却口口声声说自己

  •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陈子昂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算起,历经九百年左右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初唐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唐初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卿卿我我和靡靡浮华的诗歌形式,通过寄情大山大河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以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为首的一大批中青年诗

  • 诗人陈子昂两次落榜,当众砸百万古琴,漂亮的营销让他一夜成名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陈子昂

    唐朝诗人陈子昂进京赶考,见一位老头卖一把古琴,竟喊价100万。路人纷纷围观,但又不知这琴是否真的价值百万,陈子昂灵机一动,干出一件爆人眼球的事情。陈子昂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一位谏官、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诗作,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则是他那首《登幽州台

  •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是一种人生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因为曾担任过右拾遗一职,后世也称其为“陈拾遗”。陈子昂的诗风诗骨大气磅礴,苍劲挺力,寓意深远,主张批判南北朝以来浮华绮靡和空无一物的文风。他与李白、孟浩然、司马承祯、卢藏用、王维、宋之问、王适、毕构、贺知章被合称

  • 陈子昂靠一场自我营销,成功进入唐朝官场,却斗不过一个小县令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年轻的时候,那就是个乡村古惑仔,从来不读书,就喜欢舞刀弄剑。由于他武功高强,所以总是在外面跟同乡的古惑仔们打架斗殴。这一不小心,就把人家给打残了。估摸着是被对方家长给讹上了,告到官府以后老陈家为此赔了一大笔钱。陈子昂第一次意识到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在那个和平年代,练武除了惹事儿,没什么太大用

  • 陈子昂为什么被誉为大唐营销鬼才?他用这种方法3小时名满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掉进书堆的小胡标签:陈子昂

    文丨柳汀雪一、营销鬼才陈子昂公元684年,长安。寒凉的秋风激起一地落叶,滚到一双黑色云头靴下。靴子的主人,是个白衣书生,正站在客栈门口,注视着街上你来我往的商贩,眉头隆起一阵凝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大凡货物,各自有价。而他陈子昂,自诩才华横溢,在这偌大的长安却无人问津,白白蹉跎年华。忽然,对面的一家

  • 陈子昂身居国家高官,却为何被一小县令活活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算是历史上唐朝知名的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这位大才子带领着唐朝诗人们冲破过去齐梁的糜烂风尚,真正开启了专属于大唐的盛唐之风,这一方面让诗坛将其视为先行者,开创了属于唐朝诗人们的时代,另一方面也是让国家变得焕然一新。陈子昂不但在诗歌上有如此成就,在政治上也是不断有建树,在二十多岁,他便是成为太后面前

  • 读书台上见“真”陈子昂,一块石头,遗臭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陈子昂

    初唐四杰之首之陈子昂,生于斯逝于斯。 最耳熟能详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独登幽州台,在各种因素刺激下感受到天地四方、往来古今的自己。在朝之时,陈子昂目睹武氏集团的作为而不能匡正,无端入狱所造成的心理打击,虽然在边疆叛乱之时慷慨从军,但前期的遭遇使得他不能无所触动。尤其是6

  • 高风亮节的“诗骨”陈子昂,有哪些轶事流传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文学家,字伯玉。是梓州的射洪人,也是今天的四川人。因为曾经担任右拾遗,又被后世之人称之为陈拾遗。陈子昂年轻的时候就很杰出,生在富裕之家,年少的时候相当侠士,因此不爱读书。后来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努力读书,因为对政治有着空前的热情还有远大的抱负理想,陈子昂在他24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