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云襄传:苏怀柔拉拢云襄,柳公权查官银被盗,幕后受益人却是福王

云襄传:苏怀柔拉拢云襄,柳公权查官银被盗,幕后受益人却是福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微谈说影视 访问量:2421 更新时间:2023/12/14 10:51:11

/微谈说影视 《云襄传》改编自方白羽小说《千门·云襄传》,此为电视剧剧情解读第四篇

剧情越来越有意思了,云襄借唐笑,查到苏家与当年骆家庄惨案有关后,苏怀柔的反应让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云襄跟苏怀柔对质,苏怀柔并没有否认父亲的所作所为,这让云襄陷入两难。他一直不想与苏家为敌,不仅因为和苏鸣玉的交情,苏怀柔的聪慧和不输男子的心胸气魄,也让他十分敬佩。

的确,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父亲早逝,幼弟无知,为了保住苏家百年皇商的偌大家业,多年未婚的苏怀柔又怎会是普通女子。

苏怀柔拉拢云襄

苏怀柔开始接触云襄就知道,一定要让他成为苏家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所以,在云襄苦苦追求的真相,即将被揭穿之际,为了拉拢云襄,她下了两步棋,都是为了绝处逢生。

首先,她传了苏鸣玉会长之位,以退为进。当然,一方面,是她看出云襄对苏鸣玉,与众不同的情谊,另一方面,也是把苏鸣玉和苏家家业都变相托付给了云襄。

其次,金蝉脱壳,坐山观虎斗,一举数得。

第一,如果只把会长之位传给苏鸣玉,而自己还留在南都,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垂帘听政”,外人不会真的卖苏鸣玉面子,这对要利用苏家背后的势力,来对付凌渊或者更厉害的对手的云襄来说,是个大麻烦。

第二,只有自己真的离开了苏鸣玉,他才能在云襄和柯梦兰的帮助下快速成长,真正成为苏家合格的继承人。

第三,苏怀柔离开南都前,对苏鸣玉说了一句颇有深意的话:

“吾心安处是吾乡,此去,我可能还会回来,也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前半句的“回来”意思是,在这场看不见幕后黑手的明争暗斗中,如果云襄输了,苏家也很可能会倒,那么她自然要回来力挽狂澜。

苏家作为百年皇商,怎么可能只是和南都本地知府、镇抚司、教坊司这些小官有交情,却没有一些京城的高官,为他们传递消息。百年皇商背后肯定有,在朝廷更位高权重的助力。这是苏怀柔没有对云襄,甚至苏鸣玉说的最后底牌。

后半句的“不回来”意思是说,如果云襄胜了,代表着苏家胜了,她自然不会回来。

她为苏家劳心劳力,操心了这么多年,累出了一身病,好不容易遇到挚爱的人钱荣,当然希望放下红尘俗世,和心爱之人浪迹天涯,一生一世一双人。

即便最后她病得太重,等不到云襄的结局,也不知道苏家的最后结局,也还有与凌渊有关的高手钱荣替她善后。

不管苏怀柔怎么做,苏家承受的风险都比云襄承受的风险低,所以,看透苏怀柔谋划的云襄,才对舒亚男说,这一局是我输了。

南宫放和柳公权

越往后查越接近真相,云襄逼得南宫放和柳公权出手了。

南宫放的身份很可疑,表面上,他是凌渊中人,实际上,他是福放在凌渊中的一颗棋子,不然,以他和舒亚男差不多大的年纪,怎么可能敢跟现任凌渊门主寇颜挑衅。

南宫放故意挑起凌渊内斗,想要夺得凌渊门主的位置,也是受了福王的指令。

所以才任由寇元杰在南都陷害莫不凡,劫官银搅弄风云,在手下叶枭他请示时,故意回复“无妨”,就是想看云襄背后的云台和寇元杰背后的凌渊相互争斗,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更加容易夺得凌渊门主的位置。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南宫放多半也对福王起了二心,一方面既想夺得凌渊门主之之位,另一方面也想要彻底摆脱福王的控制。

福王也察觉了南宫放的异心。所以,福王的第二大助力,柳公权出现了,身边还带着福王的女儿明珠郡主。

剧中提到,柳公权先是福王的门客,然后才是皇帝的心腹。官银失窃,柳公权表面上视受皇明而来查案,实际上是为了帮助福王盯着南宫放和云襄二人。

同时,福王故意让柳公权带着明珠郡主,就是从云襄和舒亚男的经历中知道,云襄不是一味遵守云台“不可动情”门规的听话弟子,所以用不知内情的女儿明珠郡主作为棋子,去接近云襄。

福王此举一箭三雕。

其一,明珠郡主可以接近云襄,自然也能接近舒亚男,他可以从舒亚男处得知凌渊的计划;

其二,可以趁官银盗窃案,舒亚男和云襄正处于互相怀疑之际,让明珠郡主趁虚而入,离间他们的感情,云襄少了舒亚男这个左右手,行事谋划自然会有所欠缺;

其三,不管能不能离间,舒亚男和云襄的感情,云襄的一举一动,他会更加了如指掌,从自己的亲生女儿处得来的消息,总是比学过千术的弟子莫不凡和半路培植的亲信南宫放、柳公权可信得多。

福王的谋划

莫不凡和福王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因为福王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云台门主。

这刚好解释了,云台众人连嫡传弟子云襄,也没见过他真面目的原因。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朝堂上做福王,只有少部分时间会留在云台做云台门主。

凌渊和云台百年前是一家人,叫做千门。千门的最高境界,是谋江山社稷于无痕无迹之中。以千得铢是为骗,以千得国是为谋,虽以千术窃天下,人尤尊其为圣贤。

因为千门中人总是觊觎朝堂想得天下,所以历朝历代皇权掌控者,都要想方设法除掉他们,可是千门中人遍布天下,根基深厚,总是不能连根拔起。

人心难测,经败于朝廷之手的千门中人,也渐渐分成了两派。云台行商,凌渊习武,两派明争暗斗,矛盾不断。

福王派南宫放去凌渊争夺门主之位,最终是想要一统云台和凌渊,恢复昔日的千门,而达到他最后,利用云台门主和朝廷福王的双重身份,悄无声息地谋江山社稷于无形无际之中。

福王也是骆家庄惨案的最终幕后推手,南宫放也不过是,他当年安排去给苏家送消息的一颗棋子而已。

云襄是他的嫡传弟子,他最清楚他的能力。他知道云襄就是他谋夺天下的计划中,最重要的阻碍。

不管苏家背后的人是不是福王,苏怀柔背后的苏家、南宫放背后的凌渊、柳公权背后的朝堂,包括自己的女儿明珠,都不过是福王谋夺天下的一颗棋子而已,而这唯一一颗不听话并且不受控制的棋子就是云襄。

云襄和福王最终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

我是微谈说影视,90后全职妈妈,独立撰稿人,专注书评、影评、娱评,关注我,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标签: 柳公权

更多文章

  • 柳公权60岁“蝉蜕”作品,明代被破坏殆尽,传世拓本少得可怜

    历史人物编辑:蜡笔小新动漫仓标签: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自幼酷爱书法,勤奋练字,据说他因练字,手上磨起了茧子,在他29岁时考上进士,为官之始,他也只是一个低级官吏,经过自己兄长的关系进入内府工作,后因唐穆宗偶见柳公权的书法,甚是喜爱,虽将柳公权召至长安。柳公权自己在总结前人的书法基础上,从“二王”的书法入手,经过研习欧阳询,颜真卿的书法,

  • 湖北这座寺庙,是禅宗四祖道场,内有柳公权书法石刻,却少有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文化人的生活标签:柳公权

    自公元526年达摩东渡以来,在这上千年的时候里,留下了众多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文遗迹,比如说“禅宗祖庭”少林寺、“禅宗祖茔”空相寺等等,但其实众观禅宗历史,有一个小县城却是不可忽视的地方,古语曾有云:蕲黄禅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而这里的“黄梅”就是指湖北省黄冈市的黄梅县,禅宗有六位祖师,而其中的四

  • 《云襄传》柳公权一语道破真相,凌渊是狂徒,而云台才是伪善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金豆梅标签:柳公权

    柳公权来到南都城后,很快便找到一些蛛丝马迹,顺着线索找到了叶枭溶银的船只,进行抓捕,而叶枭却跳水逃跑了。可是在城中却被柳公权发现,被官兵包围,情急之下叶枭吞了藏在口中的毒药,当场身亡了。案子随着叶枭的死成了悬案,但是柳公权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内卫统领也不是白当的,很快锁定线索云襄。当天夜里,他便带着

  • 《云襄传》骆家庄血案浮出水面,云襄成暗棋与柳公权里应外合

    历史人物编辑:金豆梅标签:柳公权

    柳公权明面上是奉皇帝命到南都调查水鬼劫银案,但实际上却是秘密调查福王暗地里的勾当。他与云襄达成协议后调查了水鬼劫银案的幕后凶手之后,然后到浙东一带调查了当年骆家庄的血案,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事情都与福王有关。云襄自洋州九死一生后想明白了很多事,结合自己得到的线索,再加上柳公权的结果,很快锁定了一个答

  • 有人说历朝历代都不推行柳公权书法,学柳体发展不出书法家?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柳公权

    这种说法有点奇怪,既然你说历朝历代都不推行柳公权的书法,那你能不能说说历朝历代都推行谁的书法了?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非常欣赏,也非常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能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今天的地位,与李世民的全力推举不无关系。这算是历朝历代推荐前人书法的一例。清代乾隆皇帝,建三希堂书房,收藏有王羲之

  • 《书法问集》1314、柳公权的柳体出自颜体,这个说法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笔记标签:柳公权

    “柳公权的柳体出自颜体”是一种说法,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每个人都有格子的特点。事实上,“柳公权的柳体”并不是直接继承自“颜体”,而是在多种书法风格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首先,需要解释一下“颜体”的概念。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所书写的字体就被称为“颜体”。颜体

  • 比柳公权还硬朗的魏碑《始平公造像记》,大气阳刚,像男人的字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柳公权

    书法史上,谁的楷书最具骨力?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唐朝楷书名家柳公权。柳公权的楷书以骨力著称,笔画斩钉截铁,大量的使用了方笔,属于比较硬朗的一类。不过,如果我们将目光再放远一点,来到南北朝时期的话,你就会发现,还有比柳公权更硬朗的楷书。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魏碑精品《始平公造像记》,这方笔,大气阳

  • 《云襄传》柳公权和福王同辈,明珠喜欢云襄?柳公权对明珠无感?

    历史人物编辑:金豆梅标签:柳公权

    明珠刚刚出现在剧中的时候,给人一种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一面,让人不自觉喜欢,刚开始以为他和会柳公权成为一对,但后来才发现他们的辈分不对,明珠管柳公权叫叔,就是说柳公权和福王同辈。这样一来也就充分说明他们不可能成为伴侣,而且明珠在遇到云襄以后,马上就表现出了她对云襄的喜爱。当云襄涉及水鬼劫银案以后,明珠

  • 苏味道写下一诗少有人知,辛弃疾效仿后,却创下一首宋词绝唱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苏味道

    在诗词的海洋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些美到极致的千古名句,比如辛弃疾的词作中,最受众人喜爱的永远是《青玉案》中的那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 从苏宅到三苏祠成语模棱两可的原型苏味道(唐),大概无法想象自己会有一个特

    历史人物编辑:利利历史标签:苏味道

    从苏宅到三苏祠成语模棱两可的原型苏味道(唐),大概无法想象自己会有一个特别有主见的后代。“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但模棱两可并不能成就政坛常青,曾登上相位的苏味道自己最终也在政争中被贬到四川眉州,并在这里传下眉州苏氏,经五代单传后,有了苏洵三兄弟,苏洵是三兄弟中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