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啥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绅会成为祸害百姓的贪官?

为啥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绅会成为祸害百姓的贪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某观文史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4/1/27 9:16:2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作者,后来变成了贪官,这是为什么?

要说能引起全农民共鸣的的诗,莫过于《悯农》了,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字一句都无一透露出农耕社会劳动人民的艰苦,那么能写出此诗的想必作者也是一个非凡任务,其实此人名字叫绅,他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可惜后来走上了歪路。

悯农的作者李绅生于公元772年,籍贯濠州,出世六年后老父逝世逐跟老娘迁往江南一带定居,由于年幼无父李绅的家一直过得很清苦,年守着三分薄田,日晒雨淋的种田只为填饱肚子,可能正是以为这一段难忘的回忆,导致李绅作出了这么一首千古好诗。所以说李绅半生都在务农,到了三十五岁不惑之年,终于有机会赴京赶考取得进士学位,接着就被当朝升为国子辅助教师,不久后李绅通过不断努力,荣任过尚书右仆射、地方节度使以及中书侍郎等官职,甚至有人还说他当过丞相。

据说李绅当官初期,还是挺安分守己的,做起事来有头有尾且懂得运用学识应付难题,但后来或许是自己出身贫穷的缘故不想再挨穷,于是画风就变了,李绅逐渐变得贪婪财物追求女色起来,根据古籍描述他在官期间曾在府中眷养许多身材苗条的女仆,由于他爱好诗词所以也结交了一些人墨客还包括一些知名诗人。

有一次,唐朝诗人锡前来他府中拜访,殊不知刚入座就迎面走来一个婀娜多姿的艺女,她翩翩起舞、歌声嘹亮、美貌动人,看得刘禹锡心情澎拜,当场就被迷得不要不要的,因此刘的诗兴立马大发,现场就染墨扶笔写下了一首《赠李司空妓》,内容大概为:“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通过此诗我们可断出李绅当时确实风流得很。

然而李绅除了贪恋男女之欢,还贪污腐败,有旧唐书记载,绅以进士为官,利欲熏心,生活放荡为人虚伪,可见与他当初写的悯农形象有天壤之别。据传李绅当年于扬州任重职,接到书生举报,诉本地船夫在渡河费上趁机抬价勒索,导致穷书生无法渡河,后来李绅对此事的处理方法则是将这些黑心船夫绑住手脚丢水里淹死了,为此人们就觉得李绅生性有点残暴。

坊间还流传,李绅有钱后一改往日穷苦形象,各种花费开销都弄得极其奢侈,穿衣服要最高等使用物品都是精挑细选从不吝啬花钱,至于吃方面更是夸张,李绅喜欢吃鸭舌头,所以在家的每一顿饭厨师们都要为他专门宰杀三百只鸭,取其舌头部分供其食用。至于钱财收入的来源,全是他倚仗官威鱼肉百姓之所得,时值有文献描述,李绅任职淮南节度使的时候,曾用各种残酷手段强征税收,极力压榨民脂民膏,因此迫得当地百姓不得不远迁他乡,以免遭到他的迫害。

留下来的百姓忍受不了李绅的暴政,纷纷跑衙门诉苦,底下官员没了办法,只能照样上报给李绅,他听完后满脸无情且淡定的表示这些小事情以后不用再上报等云云。846年,七十岁的李绅终于患病死在扬州,第二年他陷害朝廷官员的计谋被人揭发,后来唐朝皇帝依法判决他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就算此时他已经死去,但未还完的债务却要用子孙来替换。

至于李绅既写出《悯农》又变成贪官之事,个人觉得应该是穷怕的原因所导致,大家觉得呢?

标签: 李绅

更多文章

  • “双面怪“悯农李绅:一面“粒粒皆辛苦“,一面日屠300只鸡,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李绅

    “锄禾日当午”诗作者品行低劣生活奢华,又为农民打抱不平,"悯农诗人"李绅为人到底如何?李绅其人你未必熟悉,但他的诗文却享誉中外,留名千古,甚至被选为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中国讲究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然而纵观历史,却有许多文品人品极不相符的人,比如蔡

  • 说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最后竟这样,语文老师不敢说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直接让作者李绅,在群星璀璨的大唐王朝,即便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白居易等人之下也无法掩盖他的光芒。而在这首诗中,农民的辛勤劳作,质朴语言之下,更是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揭露的就是统治阶级对农民劳动果实的残酷剥削。字字泣血,更是让人心痛

  • 写过粒粒皆辛苦的悯农诗人李绅结局如何?语文老师不愿告诉你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李绅

    诗圣杜甫曾写过许多反应民间疾苦的诗句,比如著名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去世后,唐代又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悯农诗人,他就是李绅。提起李绅这个名字,可能一些人不是很熟悉,但他写下的这首悯农诗却家喻户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短短的25个字,把农夫劳作的辛苦和诗人对他们

  • 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如何成了贪官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李绅

    (说历史的女人——第1457期)如今,国家发出了珍惜每一粒粮食,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这是很英明的。其实,提倡节约,杜绝浪费,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这方面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比如“一粥一粒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但尤以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最为

  • 《悯农》作者李绅真的悯农?其实他奢侈腐败,一道菜杀三百只鸡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李绅

    引言《文心雕龙·原道》认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通俗来说,就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写文章在于书法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以人们常认为,文可以传情,也可以见人品。01但历史上还是有不少文不如其人的例子。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悯农二首·其二》的作者,李绅,这首诗言简意赅,表达了对农民的怜悯之情

  • 做官之后,痛恨贪恶之人的李绅,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李绅

    1.悯农作者在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从小时候就开始背诵一些古诗,无一不是流传下来的绝佳诗词名句,纵使很多首曾经背过的诗不能完整地背诵下来,但是里面的名句还是能朗朗上口,而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便是《悯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多被拿出来教育后人。我们在背一些名诗时,总会被要求将诗词的作者记住,

  • 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李绅

    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说起古诗,很多人应该背过,特别是小时候我们就要被各种古诗,小编小时候也是这样,被母亲关在屋子里面背书,背不出来不能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剩饭,一旦剩饭就会被母亲用李绅的《悯农》来教育我,说“粒粒皆辛苦”,那么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可是你们有

  • 《悯农》道出农民的辛苦呼吁大家珍惜粮食,作者李绅为何会成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李绅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孩子们背诵各种诗词,上百首的诗词中总有几篇给人印象深刻,其中的几句诗更是成为千古绝句。古代才子辈出,他们的诗词被后人传诵,直到今天也在影响着孩子们,其中《悯农》是一首人人都会背诵的诗,里面“谁知盘中餐,粒粒艰辛苦”这句更是对小朋友的影响深远,很多人就是这句诗,知道了农民伯伯种菜

  • 李绅写下千古名句“粒粒皆辛苦”,但他做的事,让人深恶痛绝!

    历史人物编辑:大咖美泉标签:李绅

    《卖柑者言》有言:"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提到《悯农》这首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首著名的诗作,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耕作景象也是令许多人为之动容。相信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曾学过这首诗,并对其中的精神内核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在很多人看来,能够写下"粒粒皆辛苦"这种

  • 李绅一顿饭吃300个鸡舌?纯属扯淡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李绅

    《悯农》的作者李绅,可以说是被全网黑得最惨的诗人。网上很多人说李绅生活奢侈,每顿饭要吃300个鸡舌!还有人说他蛮横霸道,不讲情理,做事骄横暴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李绅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史书考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绅六岁丧父,其母将其养大,并教授诗书。李绅少年时期就非常有才华,中过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