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作者,后来变成了贪官,这是为什么?
要说能引起全农民共鸣的的诗,莫过于《悯农》了,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字一句都无一透露出农耕社会劳动人民的艰苦,那么能写出此诗的想必作者也是一个非凡任务,其实此人名字叫李绅,他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可惜后来走上了歪路。
悯农的作者李绅生于公元772年,籍贯濠州,出世六年后老父逝世逐跟老娘迁往江南一带定居,由于年幼无父李绅的家一直过得很清苦,常年守着三分薄田,日晒雨淋的种田只为填饱肚子,可能正是以为这一段难忘的回忆,导致李绅作出了这么一首千古好诗。所以说李绅半生都在务农,到了三十五岁不惑之年,终于有机会赴京赶考取得进士学位,接着就被当朝升为国子辅助教师,不久后李绅通过不断努力,荣任过尚书右仆射、地方节度使以及中书侍郎等官职,甚至有人还说他当过丞相。
据说李绅当官初期,还是挺安分守己的,做起事来有头有尾且懂得运用学识应付难题,但后来或许是自己出身贫穷的缘故不想再挨穷,于是画风就变了,李绅逐渐变得贪婪财物追求女色起来,根据古籍描述他在官期间曾在府中眷养许多身材苗条的女仆,由于他爱好诗词所以也结交了一些文人墨客还包括一些知名诗人。
有一次,唐朝诗人刘禹锡前来他府中拜访,殊不知刚入座就迎面走来一个婀娜多姿的艺女,她翩翩起舞、歌声嘹亮、美貌动人,看得刘禹锡心情澎拜,当场就被迷得不要不要的,因此刘的诗兴立马大发,现场就染墨扶笔写下了一首《赠李司空妓》,内容大概为:“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通过此诗我们可断出李绅当时确实风流得很。
然而李绅除了贪恋男女之欢,还贪污腐败,有旧唐书记载,绅以进士为官,利欲熏心,生活放荡为人虚伪,可见与他当初写的悯农形象有天壤之别。据传李绅当年于扬州任重职,接到书生举报,诉本地船夫在渡河费上趁机抬价勒索,导致穷书生无法渡河,后来李绅对此事的处理方法则是将这些黑心船夫绑住手脚丢水里淹死了,为此人们就觉得李绅生性有点残暴。
坊间还流传,李绅有钱后一改往日穷苦形象,各种花费开销都弄得极其奢侈,穿衣服要最高等使用物品都是精挑细选从不吝啬花钱,至于吃方面更是夸张,李绅喜欢吃鸭舌头,所以在家的每一顿饭厨师们都要为他专门宰杀三百只鸭,取其舌头部分供其食用。至于钱财收入的来源,全是他倚仗官威鱼肉百姓之所得,时值有文献描述,李绅任职淮南节度使的时候,曾用各种残酷手段强征税收,极力压榨民脂民膏,因此迫得当地百姓不得不远迁他乡,以免遭到他的迫害。
留下来的百姓忍受不了李绅的暴政,纷纷跑衙门诉苦,底下官员没了办法,只能照样上报给李绅,他听完后满脸无情且淡定的表示这些小事情以后不用再上报等云云。846年,七十岁的李绅终于患病死在扬州,第二年他陷害朝廷官员的计谋被人揭发,后来唐朝皇帝依法判决他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就算此时他已经死去,但未还完的债务却要用子孙来替换。
至于李绅既写出《悯农》又变成贪官之事,个人觉得应该是穷怕的原因所导致,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