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绅写下千古名句“粒粒皆辛苦”,但他做的事,让人深恶痛绝!

李绅写下千古名句“粒粒皆辛苦”,但他做的事,让人深恶痛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大咖美泉 访问量:2987 更新时间:2024/1/21 8:40:32

《卖柑者言》有言:"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提到《悯农》这首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首著名的诗作,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耕作景象也是令许多人为之动容。相信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曾学过这首诗,并对其中的精神内核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在很多人看来,能够写下"粒粒皆辛苦"这种名句的作者也一定是一个怀揣着家国大义之人。

然而,事实却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在对《悯农》的作者绅进行详尽了解之后我们会发现,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官员,与之相反的是,他所做出的很多事情都足以让人深恶痛绝。那么,李绅是在种情况下创作的《悯农》?又为何会成为大家唾弃的对象呢?

在李绅六岁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后来,他也跟随母亲迁居到了无锡地区,而由于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看见很多农民顶着烈日辛勤劳作,因此,他也为这些辛苦的农民所深深打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粒粒皆辛苦"这一千古名句也成为了李绅内心的真实写照。当时,李绅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农民改变贫苦的生活。

在那个时候,李绅的年纪还比较小,因此,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天下苍生,改变生活环境,而由于李绅自幼丧父,他在整个家族中的地位也并不是很高,为了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加光明的发展前途,他族中的李元将也有着密切的交往,当时,为了与李元将表现得更加亲密,他还将其称作是自己的"叔叔"。可以看出,为了能够进入仕途,李绅也是付出了许多努力的。

然而,李绅的这种悯农之心却在他进入仕途并飞黄腾达之后消失殆尽了,慢慢地,在官场的侵蚀之下,李绅逐渐变成了一位贪官污吏,而随着官职的不断升高,李绅手中所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在这个时候,李绅早就忘记了自己年少时的种种远大理想,可以说,后来的他也成为了一个奢靡无度之人。据记载,李绅在成为高官之后,一餐所耗费的钱财就达到了几百甚至上千贯,而由于李绅爱吃鸡舌,因此,他每餐耗费的活鸡也达到了三百多只,当李绅来到民间进行巡视的时候,他也对百姓们疾苦的生活漠视不理。

在李绅的管制之下,很多百姓们也过着惶恐的生活。除此之外,在做了高官之后,李绅的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面对着自己曾经的"叔叔"李元将,他也不留情,在那个时候,李绅对于李元将十分懈怠,而只有李元将将自己称为是李绅的孙子,李绅才能够勉强与其进行会面。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姓崔的巡官与李绅有着同科进士的情义,但李绅却罔顾所谓的同科之谊,当时,由于这位崔巡官并没有主动拜见李绅,因此他也曾被李绅惩罚了二十大板。

从李绅的种种行为中就能看出,在做了高官之后,他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在后来的日子里,李绅还因一些特殊的原因而办了许多冤案,可以说,在民众百姓的心中,李绅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官。基于他的种种行为,后来,李绅的整个家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在李绅去世之后,他曾办理的一件特大冤案吴湘案得到了平反,因此,他的爵位也被完全剥夺,除此之外,李绅的后人也被勒令三代不许做官。对于李绅来说,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他能够心怀天下大义,并有着深刻的悯农之心,但在,接触到权力之后,他却完全忘记了自己为官的初衷。可以看出,对于李绅后人的惩罚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在李绅的影响之下,他的后人也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并危害国家的政治统治。

结语

虽然说在李绅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能够心系天下的人,但当他手中掌握了一些权力之后,他却将自己的初心忘得一干二净。虽然说在做官方面,李绅的晋升之路是非顺遂的,但这也无法掩盖他不是一个好官的事实。

从李家最后的结局中就能够感受到,凡是作恶的人最终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对于李绅而言,如果他能够坚持自己的本心,在做官之后依旧能做到体恤百姓的话,或许他也会成为一代名相。

参考资料

《李绅年谱》

《卖柑者言》

标签: 李绅

更多文章

  • 李绅一顿饭吃300个鸡舌?纯属扯淡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李绅

    《悯农》的作者李绅,可以说是被全网黑得最惨的诗人。网上很多人说李绅生活奢侈,每顿饭要吃300个鸡舌!还有人说他蛮横霸道,不讲情理,做事骄横暴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李绅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史书考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绅六岁丧父,其母将其养大,并教授诗书。李绅少年时期就非常有才华,中过进士。

  • 唐朝诗人李绅的B面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尘额汽车标签:李绅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属安徽亳州)人,生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父亲李晤曾任职乌程、晋陵(江苏常州)县令。李绅和诗人元稹、白居易常有来往,交情不浅,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著有诗集《乐府新题》,《全唐诗》现存四首。李绅六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迁居到无锡,目睹了底层百姓终日辛

  • 写下“谁知盘中餐”的李绅,后来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李绅

    诗词歌赋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诗人、词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需要灵感,而这灵感通常是来自作者的日常生活。唐朝时期,受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的文学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记叙自身的遭遇等。另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探索历史的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给予他人反思

  • 《伤农》不输李绅《悯农》,农民之艰辛仍然要去感同身受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徐先锋标签:李绅

    至于某些人抛出“我们几代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言论我是非常非常的反感,你几代人努力就要凌驾?就要优越?农民子弟考上大学哪个不是经过三代甚至八代人的努力,人家不努力?你有什么好优越的?垄断了优越资源却来讽刺挖苦普通百姓?在农民要自己集资修路,交提留款时代,义务教育学费时代,农民供一个学生上到初中高中,

  • 小学课本中写出《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让我们了解真实的李绅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李绅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传言,在小学课本中写下《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一顿饭只吃鸡舌头,一顿饭就要扔掉300只鸡头,浪费的食物在院子里面都堆成了山!你是不是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说李绅是个生活奢靡、滥施淫威的贪官酷吏,而被李绅写下的《悯农》这首诗也被说成了是鳄鱼留下的眼泪,惺惺作态。那么,李绅到底是不是如

  • 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吃一顿饭,要宰杀上百只鸡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李绅

    大唐诗人有才华而无德行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李绅是最突出的一位。《悯农》将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和悲苦表现得淋淋尽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唐诗,短短的四句话,就把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的悲苦全部诠释了,也指出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辛苦劳作的人不得食。在当

  • 陈子昂花高价买了一把琴,一摔成名,从此成了大唐第一“网红”

    历史人物编辑:唯剩荒芜终落尽标签:陈子昂

    古时候的人要想一夜蹿红,而后名扬四海,可比玩微博、抖音的现代人难多了。古代人只有当了官,或者诗文写得超级棒,才算得上名人。古代社会的文艺青年要想像小沈阳当年那样火得一塌糊涂,简直比找个三条腿的蛤蟆都难。现代人精于炒作之道,比起现代人来,古人一点也不逊色。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含有鲜卑血统,却口口声声说自己

  •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陈子昂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算起,历经九百年左右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初唐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唐初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卿卿我我和靡靡浮华的诗歌形式,通过寄情大山大河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以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为首的一大批中青年诗

  • 诗人陈子昂两次落榜,当众砸百万古琴,漂亮的营销让他一夜成名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陈子昂

    唐朝诗人陈子昂进京赶考,见一位老头卖一把古琴,竟喊价100万。路人纷纷围观,但又不知这琴是否真的价值百万,陈子昂灵机一动,干出一件爆人眼球的事情。陈子昂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一位谏官、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诗作,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则是他那首《登幽州台

  •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是一种人生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因为曾担任过右拾遗一职,后世也称其为“陈拾遗”。陈子昂的诗风诗骨大气磅礴,苍劲挺力,寓意深远,主张批判南北朝以来浮华绮靡和空无一物的文风。他与李白、孟浩然、司马承祯、卢藏用、王维、宋之问、王适、毕构、贺知章被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