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悯农》作者李绅真的悯农?其实他奢侈腐败,一道菜杀三百只鸡

《悯农》作者李绅真的悯农?其实他奢侈腐败,一道菜杀三百只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坤说历史 访问量:4168 更新时间:2024/1/21 8:33:44

引言

《文心雕龙·原道》认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通俗来说,就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写文章在于书法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以人们常认为,文可以传情,也可以见人品。

01

但历史上还是有不少文不如其人的例子。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悯农二首·其二》的作者,李绅,这首诗言简意赅,表达了对农民的怜悯之情,呼吁人们珍惜劳动成果。写出这样诗作的人,想必人品不会差,至少是关切百姓之人,但历史对他的人品却有很大的争议。

▲李绅画像

李绅出生在官宦世家,曾祖父是武则天时期的中书令,而祖父与父亲都曾任职过地方官,在李绅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中遭逢变故,抚养李绅的重担落到了母亲肩上。母亲是李绅的蒙老师,幼时的艰苦,让李绅接触到了农事生活。20岁时李绅离家求学,看见了农民怎样为盘中食物辛勤劳作,由此而创作了《悯农》。

▲武则天画像

二十七岁,李绅考中进士,由此开启了政治生涯。他的为官之路非常顺畅,由国子监一路上升到了宰相,官运亨通,但他并未作出任何有利于农民的政绩。渐渐的,也失去了那份对农民的体恤之心,利欲熏心的他最后成为了一个骄奢淫逸的贪官污吏。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据说李绅酷爱吃鸡舌,为此后厨每日都要宰杀300只活鸡。虽然此事不可考证,但空穴来风,也可见他平时生活有多么的奢侈。除了佳肴美酒之外,李绅的家妓也很多,曾经刘禹锡在他的家宴上看上了一名家妓,并向李绅讨要,李绅很爽快就答应了,司空见惯的典故就是指的李绅。这与怜悯农夫的诗人形象完全背离。

▲刘禹锡雕像

02

诗词中是一个怜悯百姓的诗人,现实中是一个不顾百姓死活的酷吏。不仅不悯农,而且还对百姓很苛刻。有一年,李绅治下的地方闹了蝗灾,庄稼尽失,百姓苦不堪言。但李绅对此并没有实行任何的应对策略,反而欺上瞒下。甚至为了给朝廷献上贡品,逼迫百姓在冰冷的河水中挖蛤蜊。因为李绅残酷不仁,百姓都很畏惧他,不少人渡江而逃。

▲李绅蜡像

不仅如此,李绅还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官场拉帮结派是常态,但李绅却是一个将过河拆桥发挥到极致的人。据说,在他还没有进入官场之前,拉拢了一个叫李元将的人,为了讨好他,见面就叫叔叔,极尽谄媚。但当李绅青云直上后,就翻脸不认人,迫使李元将叫他爷爷。

03

而这些事情似乎对李绅的政路涯影响不大,只是民间口碑不好。唐朝中后期,士族与庶族的形成了党派之争,士族以李德裕为首,称为李党,庶族以牛僧孺为首,称为牛党,史称“牛李党争”。李绅是李党,吴湘是牛党。为了整治吴湘,在他 74岁高龄时主持的吴湘案中,将贪污贿赂、强娶民女两项莫须有的罪名扣在了吴湘的身上。朝廷对此事生疑,派人复查,得知吴湘只是贪赃,而且数目不大,其他罪名都是强加之罪。但李绅还是执意把吴湘送上了断头台。由此,也把自己推下了政坛。

不过,历史上也有李绅刚正狠悍,深得民心的评论,尤其是在其好友白居易的笔下。白居易说李绅教化宣武镇人,使其从娇悍强横变得敦厚,也因为李绅的励精图治,让本来粮食歉收的宣武镇成为衣食丰足之地。所以,李绅离任时,当地百姓夹道奉酒送行,很是不舍。

▲白居易画像

李绅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他并不只是一个为民生疾苦而呼声的悯农诗人,更是一个政治家。所以,在看待他时应与杜甫、陆游等忧国忧民的诗人相区别。所以,才会造成后世对他的两种极端评价。

结语

吴湘最终得以昭雪。不过,已经离世的李绅还是被朝廷处以“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这样的惨淡结局,与李绅生前的极尽荣华,也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为官者,还是应当一心为百姓做实事,而不是将政界当成名利场。招致千古骂名不说,也会让家族与后代蒙羞。

参考资料

《文心雕龙·原道》

《悯农二首·其二》

标签: 李绅

更多文章

  • 做官之后,痛恨贪恶之人的李绅,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李绅

    1.悯农作者在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从小时候就开始背诵一些古诗,无一不是流传下来的绝佳诗词名句,纵使很多首曾经背过的诗不能完整地背诵下来,但是里面的名句还是能朗朗上口,而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便是《悯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多被拿出来教育后人。我们在背一些名诗时,总会被要求将诗词的作者记住,

  • 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李绅

    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说起古诗,很多人应该背过,特别是小时候我们就要被各种古诗,小编小时候也是这样,被母亲关在屋子里面背书,背不出来不能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剩饭,一旦剩饭就会被母亲用李绅的《悯农》来教育我,说“粒粒皆辛苦”,那么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可是你们有

  • 《悯农》道出农民的辛苦呼吁大家珍惜粮食,作者李绅为何会成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李绅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孩子们背诵各种诗词,上百首的诗词中总有几篇给人印象深刻,其中的几句诗更是成为千古绝句。古代才子辈出,他们的诗词被后人传诵,直到今天也在影响着孩子们,其中《悯农》是一首人人都会背诵的诗,里面“谁知盘中餐,粒粒艰辛苦”这句更是对小朋友的影响深远,很多人就是这句诗,知道了农民伯伯种菜

  • 李绅写下千古名句“粒粒皆辛苦”,但他做的事,让人深恶痛绝!

    历史人物编辑:大咖美泉标签:李绅

    《卖柑者言》有言:"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提到《悯农》这首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首著名的诗作,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耕作景象也是令许多人为之动容。相信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曾学过这首诗,并对其中的精神内核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在很多人看来,能够写下"粒粒皆辛苦"这种

  • 李绅一顿饭吃300个鸡舌?纯属扯淡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李绅

    《悯农》的作者李绅,可以说是被全网黑得最惨的诗人。网上很多人说李绅生活奢侈,每顿饭要吃300个鸡舌!还有人说他蛮横霸道,不讲情理,做事骄横暴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李绅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史书考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绅六岁丧父,其母将其养大,并教授诗书。李绅少年时期就非常有才华,中过进士。

  • 唐朝诗人李绅的B面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尘额汽车标签:李绅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属安徽亳州)人,生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父亲李晤曾任职乌程、晋陵(江苏常州)县令。李绅和诗人元稹、白居易常有来往,交情不浅,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著有诗集《乐府新题》,《全唐诗》现存四首。李绅六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迁居到无锡,目睹了底层百姓终日辛

  • 写下“谁知盘中餐”的李绅,后来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李绅

    诗词歌赋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诗人、词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需要灵感,而这灵感通常是来自作者的日常生活。唐朝时期,受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的文学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记叙自身的遭遇等。另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探索历史的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给予他人反思

  • 《伤农》不输李绅《悯农》,农民之艰辛仍然要去感同身受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徐先锋标签:李绅

    至于某些人抛出“我们几代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言论我是非常非常的反感,你几代人努力就要凌驾?就要优越?农民子弟考上大学哪个不是经过三代甚至八代人的努力,人家不努力?你有什么好优越的?垄断了优越资源却来讽刺挖苦普通百姓?在农民要自己集资修路,交提留款时代,义务教育学费时代,农民供一个学生上到初中高中,

  • 小学课本中写出《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让我们了解真实的李绅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李绅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传言,在小学课本中写下《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一顿饭只吃鸡舌头,一顿饭就要扔掉300只鸡头,浪费的食物在院子里面都堆成了山!你是不是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说李绅是个生活奢靡、滥施淫威的贪官酷吏,而被李绅写下的《悯农》这首诗也被说成了是鳄鱼留下的眼泪,惺惺作态。那么,李绅到底是不是如

  • 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吃一顿饭,要宰杀上百只鸡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李绅

    大唐诗人有才华而无德行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李绅是最突出的一位。《悯农》将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和悲苦表现得淋淋尽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唐诗,短短的四句话,就把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的悲苦全部诠释了,也指出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辛苦劳作的人不得食。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