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说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最后竟这样,语文老师不敢说

说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最后竟这样,语文老师不敢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梅说历史 访问量:4835 更新时间:2024/1/21 5:58:59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直接让作者李绅,在群星璀璨的大唐王朝,即便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白居易等人之下也无法掩盖他的光芒。而在这首诗中,农民的辛勤劳作,质朴语言之下,更是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揭露的就是统治阶级对农民劳动果实的残酷剥削。字字泣血,更是让人心痛。

而作为小学时,我们便要背诵的古诗,这也成为我们通过作者李绅去看唐朝,盛世之下的那段历史对劳动人民的压迫的楔子。他也激励着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被广为流传。“要对人民群众充满社会责任感,这也成为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源所在。”那么李绅能够有如此深的见解,他及至年长又干什么了呢?老师为什么却不敢告诉我们呢?

其实李绅并不是出身贫苦之家,反而其曾祖父可是唐朝宰相李敬玄,而父亲李晤也是县委书记的高位。只不过六岁时父亲去世,他便由自己的母亲教导。青年时期的李绅,并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涤荡污染,眼见农民终日劳作,便写下了《悯农》。可这远远不是故事的尽头,我们或许会以为自幼缺少父爱,体味民间疾苦的李绅会为我们带来不一样大唐气象。

但人是会变的。27岁的年岁他高中进士,能够对着国子助教的达官贵人们,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乐,辄去。离去只是为了更好的归来吗?在唐朝藩镇林立之下,他对李琦造反都能“杀我可以,作文休想”,这是文人风骨。

但接下来的李绅,却在权利之下利欲熏心,贪财好色,私相授受。随着职务的上升,他成为李德裕(李党)党下的重要一员,而作为同僚的还有元稹。对面的则是韩愈,互相攻讦之下,他早就忘却了《悯农》里的关切。845年,他年满74岁,出任淮南节度使,吴湘案被告发。而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作为世仇之家,更作为李党的重要一员,更兼之吴湘其妻美。私欲霸占人妻,呵呵要知道他已经74岁了,更为了讨好李德裕,他早就没了底线。在朝廷发回重审之下,他都强行将吴湘冤杀。

这就是李绅,一个年少时充满了正义感的人物,却在年长之后,几经宦海浮沉,迷失了自己,走上了歪路。所以,老师们在教育我们体味百姓疾苦,学习这首《悯农》的同时,也就不敢再提他这个人了。

标签: 李绅

更多文章

  • 写过粒粒皆辛苦的悯农诗人李绅结局如何?语文老师不愿告诉你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李绅

    诗圣杜甫曾写过许多反应民间疾苦的诗句,比如著名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去世后,唐代又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悯农诗人,他就是李绅。提起李绅这个名字,可能一些人不是很熟悉,但他写下的这首悯农诗却家喻户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短短的25个字,把农夫劳作的辛苦和诗人对他们

  • 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如何成了贪官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李绅

    (说历史的女人——第1457期)如今,国家发出了珍惜每一粒粮食,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这是很英明的。其实,提倡节约,杜绝浪费,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这方面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比如“一粥一粒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但尤以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最为

  • 《悯农》作者李绅真的悯农?其实他奢侈腐败,一道菜杀三百只鸡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李绅

    引言《文心雕龙·原道》认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通俗来说,就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写文章在于书法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以人们常认为,文可以传情,也可以见人品。01但历史上还是有不少文不如其人的例子。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悯农二首·其二》的作者,李绅,这首诗言简意赅,表达了对农民的怜悯之情

  • 做官之后,痛恨贪恶之人的李绅,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李绅

    1.悯农作者在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从小时候就开始背诵一些古诗,无一不是流传下来的绝佳诗词名句,纵使很多首曾经背过的诗不能完整地背诵下来,但是里面的名句还是能朗朗上口,而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便是《悯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多被拿出来教育后人。我们在背一些名诗时,总会被要求将诗词的作者记住,

  • 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李绅

    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说起古诗,很多人应该背过,特别是小时候我们就要被各种古诗,小编小时候也是这样,被母亲关在屋子里面背书,背不出来不能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剩饭,一旦剩饭就会被母亲用李绅的《悯农》来教育我,说“粒粒皆辛苦”,那么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可是你们有

  • 《悯农》道出农民的辛苦呼吁大家珍惜粮食,作者李绅为何会成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李绅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孩子们背诵各种诗词,上百首的诗词中总有几篇给人印象深刻,其中的几句诗更是成为千古绝句。古代才子辈出,他们的诗词被后人传诵,直到今天也在影响着孩子们,其中《悯农》是一首人人都会背诵的诗,里面“谁知盘中餐,粒粒艰辛苦”这句更是对小朋友的影响深远,很多人就是这句诗,知道了农民伯伯种菜

  • 李绅写下千古名句“粒粒皆辛苦”,但他做的事,让人深恶痛绝!

    历史人物编辑:大咖美泉标签:李绅

    《卖柑者言》有言:"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提到《悯农》这首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首著名的诗作,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耕作景象也是令许多人为之动容。相信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曾学过这首诗,并对其中的精神内核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在很多人看来,能够写下"粒粒皆辛苦"这种

  • 李绅一顿饭吃300个鸡舌?纯属扯淡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李绅

    《悯农》的作者李绅,可以说是被全网黑得最惨的诗人。网上很多人说李绅生活奢侈,每顿饭要吃300个鸡舌!还有人说他蛮横霸道,不讲情理,做事骄横暴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李绅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史书考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绅六岁丧父,其母将其养大,并教授诗书。李绅少年时期就非常有才华,中过进士。

  • 唐朝诗人李绅的B面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尘额汽车标签:李绅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属安徽亳州)人,生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父亲李晤曾任职乌程、晋陵(江苏常州)县令。李绅和诗人元稹、白居易常有来往,交情不浅,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著有诗集《乐府新题》,《全唐诗》现存四首。李绅六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迁居到无锡,目睹了底层百姓终日辛

  • 写下“谁知盘中餐”的李绅,后来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李绅

    诗词歌赋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诗人、词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需要灵感,而这灵感通常是来自作者的日常生活。唐朝时期,受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的文学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记叙自身的遭遇等。另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探索历史的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给予他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