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做官之后,痛恨贪恶之人的李绅,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做官之后,痛恨贪恶之人的李绅,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瞭望 访问量:940 更新时间:2024/1/21 8:34:06

1.悯农作者

在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从小时候就开始背诵一些古诗,无一不是流传下来的绝佳诗词名句,纵使很多首曾经背过的诗不能完整地背诵下来,但是里面的名句还是能朗朗上口,而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便是《悯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多被拿出来教育后人。

我们在背一些名诗时,总会被要求将诗词的作者记住,但是对于这么出名的一首《悯农》,我们却对它的作者并不熟悉,甚至老师们在讲解这首诗的时候,不会过多地提到这位作者,这其中到底有原因呢?

这首诗的作者是绅,他不是平民之子,也是有背景的人,他的祖父便做过宰相,虽说他的父亲没能恢复像祖父时期的辉煌,但也是一方父母官。

2.最初的李绅

按理来说,李绅的童年生活应当比普通人家要幸福,也许在六岁之前是这样的,但不幸的是,他的父亲早逝,之后他与母亲尝遍人情暖,过惯了苦日子,看到一点成功的希望他便会紧紧地抓住不放,除了正常的吃饭和睡觉,他其的时间几乎都在学习看书。

为了减轻生活的压力,他到佛寺去寄宿求学,庙里的僧人都非常欣赏他平时也对他照顾有加。

当时的大唐早已没有了当初的辉煌,到处纷乱。

在弱冠之年,他开始奔赴自己的前程,虽说之前的日子算不上多么舒服,但是他在真正独自踏上外面的道路时,他才亲眼见证了百姓们的生活,农民们兢兢业业劳作,放眼望去,没有什么闲下来的农田,但是还是会出现农民百姓们饿死的事情。

当时在位的唐德宗想兴民,充实国库让国家壮大,颁布了两税法,本意是想减轻穷人们的赋税负担,但是掌握这些事情操办的毕竟是地方官员,他们颠倒黑白,将自己的富田改写成贫田,让贫农们替他们背下了本该他们交付的税赋。

也就出现了情况越来越糟糕的局面。

于是他写下《悯农》诗,交付给当时的名士,名士非常欣赏他的才气和意志。

李绅终于考中了进士,想必当初他也是抱着为好官的想法和志气,他刚刚上任时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的上司李锜想自立山头,跟朝廷对立,就想让李绅帮他写公告,李绅誓死不肯,最后李锜将他关了起来,便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谁知道一个月李锜掀起的波澜就被平定,大臣听闻李绅忠心耿耿的行为,便想为他请功,李绅拒绝了,说他并不是为了功名才这样做,初初为官,正直大义。

“人心莫厌如弦直。”

3.发迹后的李绅

但是他在发迹之后,与从前判若两人,很明显的表现就体现在他对他曾经的友人,李元,李元来见他,不断地降低自己的身份,直到降到“孙子”一辈,李绅这才勉强应下。

有一日李绅在街上遇到不给他的车队让路的人,便将他抓了起来,谁知那人是皇族,此时的李绅将欺软怕硬表现得淋漓尽致。

曾经有多么感慨百姓农民们受到的苦楚,现在李绅就有多么残酷和无动于衷,他在当地苛捐杂税,敛入囊中,甚至有很多百姓无奈之下逃离家乡。而李绅拿着收敛来的财物,在生活上穷奢极欲。

他非常喜欢吃鸡舌头,吃一顿就需要宰杀很多鸡,甚至鸡的其他部位全部扔掉。

在晚年还造成一桩官员冤案,强安罪名,将其处死,后来宣宗上位后,这桩冤案才得以平反。

李绅留下一世骂名,甚至宣宗放言,他的子嗣不得入仕。

(想要看到更多历史章,欢迎关注作者历史真鉴)

参考文献:

《云溪友议》《唐语林》

标签: 李绅

更多文章

  • 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李绅

    强调“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敢说?说起古诗,很多人应该背过,特别是小时候我们就要被各种古诗,小编小时候也是这样,被母亲关在屋子里面背书,背不出来不能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剩饭,一旦剩饭就会被母亲用李绅的《悯农》来教育我,说“粒粒皆辛苦”,那么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可是你们有

  • 《悯农》道出农民的辛苦呼吁大家珍惜粮食,作者李绅为何会成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李绅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孩子们背诵各种诗词,上百首的诗词中总有几篇给人印象深刻,其中的几句诗更是成为千古绝句。古代才子辈出,他们的诗词被后人传诵,直到今天也在影响着孩子们,其中《悯农》是一首人人都会背诵的诗,里面“谁知盘中餐,粒粒艰辛苦”这句更是对小朋友的影响深远,很多人就是这句诗,知道了农民伯伯种菜

  • 李绅写下千古名句“粒粒皆辛苦”,但他做的事,让人深恶痛绝!

    历史人物编辑:大咖美泉标签:李绅

    《卖柑者言》有言:"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提到《悯农》这首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首著名的诗作,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耕作景象也是令许多人为之动容。相信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曾学过这首诗,并对其中的精神内核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在很多人看来,能够写下"粒粒皆辛苦"这种

  • 李绅一顿饭吃300个鸡舌?纯属扯淡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李绅

    《悯农》的作者李绅,可以说是被全网黑得最惨的诗人。网上很多人说李绅生活奢侈,每顿饭要吃300个鸡舌!还有人说他蛮横霸道,不讲情理,做事骄横暴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李绅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史书考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绅六岁丧父,其母将其养大,并教授诗书。李绅少年时期就非常有才华,中过进士。

  • 唐朝诗人李绅的B面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尘额汽车标签:李绅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属安徽亳州)人,生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父亲李晤曾任职乌程、晋陵(江苏常州)县令。李绅和诗人元稹、白居易常有来往,交情不浅,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著有诗集《乐府新题》,《全唐诗》现存四首。李绅六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迁居到无锡,目睹了底层百姓终日辛

  • 写下“谁知盘中餐”的李绅,后来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李绅

    诗词歌赋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诗人、词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需要灵感,而这灵感通常是来自作者的日常生活。唐朝时期,受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的文学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记叙自身的遭遇等。另外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探索历史的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给予他人反思

  • 《伤农》不输李绅《悯农》,农民之艰辛仍然要去感同身受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徐先锋标签:李绅

    至于某些人抛出“我们几代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言论我是非常非常的反感,你几代人努力就要凌驾?就要优越?农民子弟考上大学哪个不是经过三代甚至八代人的努力,人家不努力?你有什么好优越的?垄断了优越资源却来讽刺挖苦普通百姓?在农民要自己集资修路,交提留款时代,义务教育学费时代,农民供一个学生上到初中高中,

  • 小学课本中写出《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让我们了解真实的李绅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李绅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传言,在小学课本中写下《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一顿饭只吃鸡舌头,一顿饭就要扔掉300只鸡头,浪费的食物在院子里面都堆成了山!你是不是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说李绅是个生活奢靡、滥施淫威的贪官酷吏,而被李绅写下的《悯农》这首诗也被说成了是鳄鱼留下的眼泪,惺惺作态。那么,李绅到底是不是如

  • 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吃一顿饭,要宰杀上百只鸡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李绅

    大唐诗人有才华而无德行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李绅是最突出的一位。《悯农》将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和悲苦表现得淋淋尽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唐诗,短短的四句话,就把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的悲苦全部诠释了,也指出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辛苦劳作的人不得食。在当

  • 陈子昂花高价买了一把琴,一摔成名,从此成了大唐第一“网红”

    历史人物编辑:唯剩荒芜终落尽标签:陈子昂

    古时候的人要想一夜蹿红,而后名扬四海,可比玩微博、抖音的现代人难多了。古代人只有当了官,或者诗文写得超级棒,才算得上名人。古代社会的文艺青年要想像小沈阳当年那样火得一塌糊涂,简直比找个三条腿的蛤蟆都难。现代人精于炒作之道,比起现代人来,古人一点也不逊色。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含有鲜卑血统,却口口声声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