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孩子们背诵各种诗词,上百首的诗词中总有几篇给人印象深刻,其中的几句诗更是成为千古绝句。古代才子辈出,他们的诗词被后人传诵,直到今天也在影响着孩子们,其中《悯农》是一首人人都会背诵的诗,里面“谁知盘中餐,粒粒艰辛苦”这句更是对小朋友的影响深远,很多人就是这句诗,知道了农民伯伯种菜时的辛苦,这首诗呼吁人们要珍惜粮食。
很多人被这首诗影响,为里面的每一句每一字赞叹,可是很少有人会想到作者是李绅是个怎样的人,或许大家因为这首诗,会觉得李绅肯定穷苦人家的孩子,孝敬父母明白人间疾苦,珍惜粮食的人。但是大家想象的和现实中正好相反,历史上的李绅是一个大贪官,而且为了之间的利益祸害百姓,完全不顾百姓的疾苦,大把大把的敛财。
就是这样一人写出这首千古诗词,李绅的经历并不艰苦,他出生在官宦世家,家中世代为官,祖父曾经当过宰相,父亲虽然不是朝中命官,但是官也不低。他早年的时候确实是生活幸福,但是在年幼的时候父亲去世,从此家中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他便跟着母亲颠沛流离,为了谋生到处流浪,尝尽了民间的疾苦,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写出了这篇《悯农》,之后便被流传至今。
之后他努力学习,希望能考取功名,重振李家,中间考了好几次都没有中,直到27岁那年,终于中了进士,之后便进入官场,仕途一片光明,司马到节度使,再到宰相。他在刚入官场的时候,确实是个好官,处处为百姓着想,大概是因为他和母亲在流浪的时候感受了百姓生活的艰苦,不希望那么多受难,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敢于和其他的官宦为敌,伸张正义,可是在泥潭中的他并没有一直保持清廉。
他逐渐被这种官场的腐败风气影响,架子越来越大,不满足现状,面对比自己大的官,就是孙子,处处谦让各种吹捧,一旦遇上有人求情,各种摆架子,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毫不留情面。慢慢的他就彻底沦陷在这官场之中,鱼肉百姓,克扣百姓的税务,而且只要有人贿赂他不管对错,都会朝向贿赂他的那一方,导致很多冤案的发生,后来为官之后他也没有留下什么名作,只要这首《悯农》一直流传至今,终于知道为何老师当初在讲这首诗的时候,很少提到李绅这个人了。